摘要:纵观建筑工程专业,其专业课之一即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隶属基础性课程,技术性较强。本文以课程发展实际为切入点,描述了这一学科教学现状 深入分析了教学中的缺陷,在掌握诱因的前提下,制定高效的解决方式,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在根本上为社会培养更多高高素养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方法;改革
前言:对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专业性较为突出,同时,与社会实践关系紧密,深受行业政策与所处区域的影响。这门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又涉猎多个学科的知识,如会计学与土木工程学,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此,要积极探讨教学模式,锐意改革,促使学生更加快速与准确地掌握知识重点与难点,为未来走向社会、投身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1基于学科角度正确认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课程特征
1.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特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具有一定的跨度性,是建筑工程与工程管理的核心课程,
涵盖多专业知识范畴,与造价员资格、预算员岗位资格等都有着的密切的联系。从研究对象分析,这门课程以建筑实物为目标,以造价为内容,需要明确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结合市场规律,掌握建筑产品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需要从市场动态、技术类型、经济原则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角度进行分析,凸显较强的综合性与经济学,技术要求较高,同时,与所处时期的政策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方向
对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其根本目的是向学生传授预算定额、工程造价以及工程量计算方面的知识,掌握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操作其,以期为工程造价以及招投标管理等课程等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储备。
2结合课程发展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发展实际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落实过程造价计价方法,结合社会发展,充分认识到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的局限性,尤其是掌握其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行业中得以实施,明确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现实价值,对招投标环节作用突出。这种方式主要是依托业主工程量清单,由承包商进行报价,也就是说,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这种计价对定额以及市场机制都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与要求,推广难度系数较大。为此,要积极优化与完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方式,有效发挥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3深入剖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3.1教学内容极具广泛性,教学要求高,难度大
《建筑工程清单计价规范》的实施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坚实的保障,发挥依据性作用,更显自身的先进性以及与行业的适应性。同时,又与定额计价方式共存,使得这一学科的教学面临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为此,对于新阶段的教学,教师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扩展,在讲解传统定额计价法的同时,重点分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二者进行综合分析与比对,足当前行业发展需求。
3.2《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凸显滞后性,很难实现对不同区域建筑市场价格信息的动态反映,与行业发展存在不适应性
鉴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自身较强的实践性与区域性,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依托工程主体,重点分析工程现行造价与定额情况,以此为基础,保障计价方式对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关注项目所在地的市场价格情况以及相关信息。但是,从当前情况分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凸显不完善性,无法实现对各个地区建筑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的准确反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经验,教学效果很难全面提升
对于当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教学重点为理论知识,重视对相关规则以及工程量计算方法的讲解,也就是说,理论学习是教学的核心。但是,一旦遇到实际的工程图纸,就凸显无助性,无计可施,也就是说,很难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到工程实践,这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3.4学生工程技术知识薄弱,很难实现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知识点的深入掌握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囊括多种学科知识体系,知识领域广阔,研究方向呈现辐射状态。工程造价以图纸与方案为前提,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计量与计价,实现对设计者设计目标的准确掌握,达到对施工组织方案的正确理解,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施工技术的支撑分不开。但是,学生对工程技术知识了解较少,给课程知识的学习造成阻碍。
3.5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认识存在误区,认识亟待增强与深入
针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思想上误差,将其学习简单归纳为图纸工程量的核算,对学科认识不到位,重视度不高,感性认识不到位,无法形成对工程量计价的系统性认识,制约知识体系的形成,在根本上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
4如何推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方法的改革
4.1重视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与热情
对于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其涉及的教学内容广泛,难度大,同时,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专业性突出,因此,教学兴趣大培养极其重要。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对工程造价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将现实工程引入教学实践,营造更加生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增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4.2以结合行业发展,及时完善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模式的调整与适应
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发展历程分析,实践性突出,同时,定额计价模式长期存在,影响力较大。基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获取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在招投标阶段的价值更加显著。基于此,新时期的教学需要结合行业发展,对教学内容与方向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内容丰富性与全面性,提升教学模式的适应性。
4.3分步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掌握两种计价模式的异同
首先,可以进行造价基础知识的讲解,不涉及两种计价模式的内容,目的是防止学生产生困难感,更加快速地接受这门学科。其次,多角度对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各自特点与优势,了解二者的差异,结合工程实际,全面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工程预算书的高效编制。
4.4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资源的丰富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
对于教学质量,与教学方式与手段息息相关。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定额与工程量清单计价两种模式涵盖大量知识点,教学难度较大。依托教学改革,加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方式得到应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教学生动性的增强,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效果突出,实现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合理融合,为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4.5增加实践教学,实现案例教学与软件教学的有效融合
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也要积极改变思路,,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合理增加实践教学,将其纳入课程设计之中,实现对预算的高效编制,在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与社会适应力。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取案例法。另外,要对相关软件的作用与应用技巧进行传授,实现真正意义的实践教学。
结束语:为了切实提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堂教学效率,要重视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改革,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融合,依托信息化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在根本上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专业性强、综合能力突出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秦丽云.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透过案例学造价教学方法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22):188.
[2]孙静.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35):33-34.
论文作者:王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课程论文; 定额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知识论文; 工程量清单论文; 造价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