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条件下学生个性化管理的新探索论文_杨加勇

“大数据”条件下学生个性化管理的新探索论文_杨加勇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222

  摘要:在育人工作中,学生个性化管理是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然而当下的实践常常面临这样一个矛盾:建立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的认知代价无比昂贵且难以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做出充分把握;“量产化”的管理虽然简便但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我院在“大数据”条件下学生个性化管理的新实践,为消解上述矛盾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与初步方案。

  关键词:“大数据”,学生,个性化管理,新探索

一、“大数据”的鲜明特征

  我们在实践中建立并使用的“大数据”,是指在学校时空范围内覆盖全体学生并贯通学生在学三年,通过组合、比照,能反映学生状态特征的数据。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我院已建立起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CRP(校园资源计划)系统,该系统在采集、整理、提炼、共享数据的同时,显示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数据规模大

  CRP系统通过互通互联的100多个功能模块(软件系统)和数十个数据源头,每天自动采集各类实时数据多达百万条以上,以多层扇面的方式覆盖整个校园,实时、全面地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CRP系统将学生所有的关键性状态数据化,并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集约整合,进而归纳和展示学生表现的现实特征。

  (二)数据立体型

  CRP系统确立了以学生个体为主轴,以课程学业、诚信积分、社会(专业)实践、奖惩情况、身心健康、校园消费等18个信息变量为发展基面,通过全程数据跟踪和横向比较,建成描述和表达学生个体当前以及三年发展状态的三维立体数据模型,通过计算机的“虚拟”方式,将各具特点的每一个学生令人信服地展示出来。

  (三)数据价值高

  CRP系统能在瞬间将数据分门别类送达到学生、教师和各级管理人员的电脑桌面,自动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有关信息,既避免了数据因拥堵和阻塞形成“数据垃圾”,让有用的数据及时传送给需要的人,又节省了大量花费在数据检索中的时间和精力,使“所见即所得”的数据跃变为“所见即所需”的数据。

  (四)数据可视化

  CRP系统在建设过程中融注了“视觉管理”的理念,可视、直观地呈现“大数据”,使得接受和理解信息如同看图说话一样简单明了,便于教师和管理者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大数据”的个性化管理价值

  “大数据”在学生个性化管理中的意义,主要不在于数据量的多少,而在于真正实现了“用数据说话”:通过大量真实和实时的数据,细化、量化每一项工作,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从粗放的共性到精细的个性这一根本性的转变,使学生管理个性化得以从理想变为现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利用“大数据”解析学生的“个性”

  学生个性化管理只能建立在对实情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常仅凭一些“情况”,或者是仅凭“印象”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在“粗放式”的学生管理中,学生常常被定义为“大同小异”,发生在学生个体身上的“与众不同”往往被忽略。然而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即使行为相同,成因也可能相异,若要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因材施教,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客观依据。我们通过数据纵向和横向的聚集,显示和比较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通过“大数据”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大数据传达的信息,既可能是一种结果,也可能是导致结果的因素。在大数据的指导下,我们通过透视表现特征(结果)相同但成因相异的学生,形成差异化的工作方案。在完整的数据支撑下,我们的基本对策是:对于前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主动联系家长,并将欠缴学费与学籍注册联系起来,严把制度关;而对于后者,则通过国家贷款的“绿色通道”,或通过奖学、助学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困难。

  从局部变为全部,由单一变为组合的数据采集和应用方式,催生了数据功能和工作策略的变化和扩展:所有的现实数据,既可按直接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又可作看似没有因果关系,但却相互联动的相关性处理。客观世界存在大量的事实与事实之间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现象,“大数据”使我们的管理思维从简单的因果关系中摆脱出来,转而将注意力放在更多的非因果关系的相关数据的发现和应用上,从而能更有效、更从容地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无法化解的特殊问题。

  (三)依托“大数据”实现对学生个性化的人文关怀

  学生身心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构成要素。我们以学生入学时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心理健康测试数据”为基础,结合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需求,为每一位学生开出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心理健康处方和用餐处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同时,通过对学生身心健康数据的动态跟踪,指导学生根据指标的变化持续地进行体育锻炼、心理调适和营养改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在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问题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通常的做法是由学生提供一张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来作为审批的依据。但事实证明仅凭一纸“证明”来加以鉴别并非明智之举,因为在一个缺乏诚信监督的社会中,出具的“证明”本身就难作“明证”。校园消费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彻底消除了我们在“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中的各种争议和纠结,使安排勤工助学或给予困难补助等经济援助不仅理由充分,而且简单易行。

  (四)借助“大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过程预警

  “大数据”应用于管理工作的核心意义还在于它的“预见性”和“预防性”,可将复杂的个性化管理过程,有机地纳入学校的规则管理当中,通过常态的预警机制,以制度约束确保管理质量达到标准。

  根据“有教养、有本领”的二元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应地制定了包括遵章守纪、学业成绩、诚信积分、缴费注册、社会实践、创新项目、职业资格证书等在内的学生毕业的质量标准,嵌入数据系统,通过系统运行集合学生在各类活动中产生的过程性相关数据,与毕业标准进行比照,并将比照结果实时告知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学生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一方面提示学生已经达标和尚未达标的项目,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矫正和调整;另一方面使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措施,开展目的性和针对性明晰、内容和方法具体的教育和引导。

  “大数据”既是一种资源或工具,更是一场革命。虽然我们现有的实践尚属肤浅,但已深深感受到其威力,也无法抗拒其魅力。我们欣赏“大数据”的力量,深信由它引领的校园“革命”空间无限,激动人心!

论文作者:杨加勇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  ;  ;  ;  ;  ;  ;  ;  

“大数据”条件下学生个性化管理的新探索论文_杨加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