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中尺度与形态的探讨论文_张驰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中尺度与形态的探讨论文_张驰

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从野外生活到室内生活的变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人类发展从低级逐渐向高级进化,对室内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为人类遮风挡雨的需求,更加要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建筑从形式上来说,是一种空间上的构成,建筑的内部空间决定了建筑的使用功能,完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内部空间;空间尺度;空间形态;

1建筑内部空间的尺度和形态

建筑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人类活动创造一个空间环境,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室内空间的尺度和形态与人类活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1 建筑内部空间尺度的发展变化

人们对建筑内部空间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各种各样满足人们需求的空间尺度变化的产生,从古至今,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以及设计理论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空间学说,也构建出了风格多样、形态迥异的建筑内部空间形态。建筑史的发展,可以说就是建筑室内空间尺度和形态的发展史。从古代封闭静态的空间到现代开放流动的空间,无不标志着人们对室内空间的越来越深层次的理解。建筑内部空间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从精神层次考虑,更多的着眼于空间上的交叉、引申以及变换等等[1],以冲出层次上的界限,使建筑内部空间逐渐向复杂化。开敞化、动态化以及感性化方向发展,并能够形成一些现当代的室内空间特点。

1.2 建筑内部空间的尺度和人的感受之间的关系

空间有三个度量要素:高度、长度、宽度,其中高度是影响室内空间形态的最大因素,对高度的合理设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室内空间的高度而言,分为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即实际高度,过高会使空间缺少亲切感,过低又会产生压抑感;相对高度的尺寸需要结合平面的实际面积来考虑,不仅仅着眼于建筑的实际尺寸[2]。

一般来说,在建筑的绝对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平面面积越大,空间就会显得越低矮,相反,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空间的高度和面积之间的比例,就会使二者形成一种相互吸引的感觉,这种感觉能给人以亲切感。对于空间的高宽比而言,比例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比如高宽比大的空间,高而窄,竖向方向比较强烈,会使人产生一种向上的感觉,这种空间尺度能够激发人们产生崇敬之心。

1.3 功能不同的建筑内部空间尺度的把握

一般情况下,建筑室内空间的体量大小是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来确定的,除了一些用来进行特殊活动的建筑,例如纪念堂、教堂等等为了体现出一种宏伟博大神秘的气氛,可以不被使用功能限制的设计建筑室内空间的体量。

室内空间的尺度感应和房间的使用功能是相对应的,比如用来居住的房间,如果设计了过大的室内空间,将会很难给人亲切感和宁静的居住气氛,所以用来居住的房间,只要能够满足居住功能的合理性就可以满足室内空间的尺度感。再比如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如果设计的空间过低或者过小,就会给人一种压抑局促的感觉,为了满足公共活动空间的使用功能要求,建筑一般会被设计成较宽大的空间。也就是说,大多数建筑只要按照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建筑空间尺度进行合理的设计,就可以获得合适的空间尺度感。

一些有政治纪念性的建筑,从功能上要求能够容纳上万人集会,要营造博大、宏伟、庄严的氛围,所以对空间的要求是高而大的空间尺度感。

2 建筑内部空间的形态和人的感受之间的关系

空间形态的不同表达的建筑性格特征也不同,方形、圆形的规整几何空间给人一种平稳、端正、庄重的感觉,而不规则的建筑空间形态则给人一种自然、随意、流畅的感觉;封闭式的空间表达了一种内向、隔世的感觉,敞开式建筑空间表达的是自由、爽朗的感觉;高耸的建筑空间表达了一种神秘威严的情感,低矮的空间给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等等[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给建筑空间形态进行设计的时候,除了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之外,还要考虑到建筑空间带给人的心理暗示,这样才能在设计功能比较合理的同时,又能带给人恰如其分的心理感受。下面举例说明各种形态的室内空间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1 空间的围、透处理和人的感受之间的关系

大家一般都有经验,一个房间如果四面通透,会使人感觉视觉开敞,如果四面都是墙壁,就会感觉封闭沉闷,所以一个空间的设计是透还是围,会使人产生不同的精神感受,甚至是情绪变化。在当代建筑中,围和透一般是结合设计的,例如大多数的建筑,在朝向比较好的一面,总是本着能透不围的原则,而朝向不好的一面,则相反。又或者在环境比较好的那面,一般会选择透,而环境不好的那面,则会选择围。

2.2 室内空间的不同分隔方式和人的感受之间的关系

功能比较单一的空间一般不会存在分隔空间的问题,但是对于大空间而言,功能比较复杂,这时就需要对室内空间进行竖向或者横向的再分隔。空间的分隔需要整体把握,使分隔后的空间既是原有空间的一部分,也能有足够的新功能使用能力,空间分隔需要突出空间的变化和层次,要尽量避免平均化,丰富空间形态[4]。

2.2.1 利用列柱进行空间分隔

在室内设置列柱是进行空间分隔的一种方式,列柱可以设置一排,将空间划分为两个,也可以设置两排,将空间划分为三个,列柱的间距越小、柱子的尺寸越大,这种分隔感就越强烈。对于设置单排柱的空间来说,要避免将列柱居中布置,因为如果将列柱设置在了正中,那么就会把原来的空间等分成两部分,等分的两个空间不存在主从关系,就损坏了原本空间的完整统一性,所以对于单排列柱来说,要避免将柱子设置在正中间。正确的分隔方式是将列柱偏向其中的一侧安排,这样突出了主体空间,也有利于房间功能的使用,同时房间主次关系一目了然,加强了整个空间的完整统一性,比如酒店的休息空间和会客空间就是用这种方式分隔出来的。双排列柱的设置则要选择中跨大、边跨小的设计方式,使空间的主从分明,突出主要的空间,避免均分或者任意一边的边跨大、中跨小的情况。

2.2.2 利用夹层对空间进行分隔

分隔室内空间也可以采用添加夹层的方式,列柱分隔空间是从纵向上分隔空间,而采用夹层的方式分隔空间则是从横向上将空间进行分割,夹层分隔是很常见的一种分隔方式,控制夹层的高深比,特别是夹层高度和整体空间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空间的功能完整性、整体关系协调统一性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夹层的高度理论上不能超过整体空间高度的一半,就是说夹层下面的空间要比夹层上面的空间低,这样能够保证人们登上夹层比较方便,此外也能给夹层下面的人一种亲切感,但是夹层的高度也不是说越高越好,夹层下面的高度过低会让人感觉压抑,是房间产生拦腰截断的感觉,所以控制好夹层的高度比例是关键。

3 结束语

从技术上来说,本世纪以来工程结构从理论经验上升到科学,结构形式也能够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把受弯构件转化成受拉构件或者受压构件,进而出现我们叹为观止的高空百米悬索结构、薄壳结构、网架结构等空间结构。更加有桁架式楼层的大厦,使空间充分解放出来,获得了可以达到数十米的大跨度楼面空间。从而解放了室内空间,使室内空间的尺度形态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

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材料的进步,使得建筑空间的设计成为了当代建筑的时尚,设计师们纷纷将建筑空间尺度和形态的设计作为开拓人类生活新环境的途径,空间是为人类活动设计的,不管是从结构上还是材料上,不管是通透性上还是分隔装修上,都是为了容纳人并且陶冶人而设计的,既要达到人们对房间功能性的要求,又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参考文献:

[1]薛健.创意空间[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 吴昊,陈珊.流动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 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新城市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 刘森林.当代室内空间形态[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

[5]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6] 尹思谨.光环境、色环境、质环境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4.

论文作者:张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中尺度与形态的探讨论文_张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