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晚期鼻咽癌临床观察论文_杜海旭

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晚期鼻咽癌临床观察论文_杜海旭

金华市中心医院 杜海旭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对于患有鼻咽癌疾病的患者,在实施介入封堵手术之后采取吉西他滨结合异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法的临床干预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22例患有鼻咽癌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讨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患者平均的划分至两组,常规治疗组当中的61例患者仅仅采取传统化的常规方法来进行治疗,实验治疗组当中的61例患者则在传统化的常规方法基础上采取吉西他滨结合异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法对其展开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实行结束之后将对两组患者其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结果:据统计,实验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之中仅有4例治疗无效的病例,常规治疗组的患者则有6例在治疗过程之中治疗无效,实验治疗组的患者在紧密治疗和吉西他滨结合异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法之后有效概率(93.44%)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有效概率(90.84%),并且实验组的患者不良反应率较低。讨论:鼻咽癌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使用吉西他滨结合异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患者,可以显著的提高安全性,又可以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关键词:患者 鼻咽癌疾病 干预效果 吉西他滨结合异环磷酰胺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3-ZYM

前言:鼻咽癌疾病其病情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并且很容易出现病情转移情况,患者一旦患病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治和治疗,否则病情很有可能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近几年来,吉西他滨结合异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法已经发展成为医院治疗工作之中积极推广的一类新型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较为明显。为此,本次将对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2例患有鼻咽癌疾病的患者进行探究与分析,详细的探讨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

我医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集了122例患有鼻咽癌疾病的患者,将这些患病者统一列为试验讨论的主要对象,收集患者的关键依据应当为:首先,患者的诊治标准应当符合有关组织规定的鼻咽癌疾病的诊治标准;其次,观察所收集患者的病症特征,应当经过检查确定我医院所收集的所有患者皆需要吉西他滨结合异环磷酰胺的治疗,同时排除掉其中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意识不清晰)、肝肾功能存在缺陷等方面的患者;最后一方面,我医院也获得了这些患者以及患者其亲属的允许。

收治的这些患有鼻咽癌疾病的患者其年龄的范围基本是在45.5岁~76岁之间。我院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划分至两个组,常规治疗组中的61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平均的年龄为(55.40±1.61)岁;实验治疗组中的61例患者,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平均的年龄为(54.10±1.41)岁,两个分组中的患者其基本信息经过检验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2方法:

2.1治疗方法

实验治疗组当中的61例患者采取常规静脉注射吉西他滨结合异环磷酰胺来进行治疗,吉西他滨1000毫克每平方米,异环磷酰胺1.2克每平方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规治疗组当中的61例患者则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1次0.25-0.5g,1日或隔日1次,一疗程总量5~10g。两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个周期。

心理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当中,我们医护工作者应当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疏通的护理方法。众所周知,患者和亲属通常会对病情和护理环境产生忧虑、紧张以及恐慌等消极情绪,甚至会对护理手段产生一些疑惑,因此,我们的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的所在病房,对于患者和亲属的提问进行详细的解说,提高患者对于疾病治疗过程的了解以及抗病魔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配合程度

3结果

3.1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之后的临床效果

据统计,实验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之中仅有4例治疗无效的病例,常规治疗组的患者则有6例在治疗过程之中治疗无效,实验治疗组的患者在紧密治疗和吉西他滨结合异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法之后有效概率(93.44%)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概率(90.16%),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2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

实验治疗组的患者以及家属对整个治疗路径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并且所有的数据经过检验之后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4讨论

众所周知,据相关资料的数据显示,当下鼻咽癌疾病的发病概率一直呈现上升的形式,针对于鼻咽癌疾病,怎样更加准确地治疗该疾病是临床医学当前最为关键的一个研究课题。目前,通常对患者的鼻咽癌疾病进行治疗过程中,同时采取吉西他滨结合异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加高效的治愈患者。依据本文的探讨可以得知,实验治疗组中患者的治疗无效的概率仅仅6.56%,该指标的概率远小于常规治疗组患者(9.84%),研究表明吉西他滨结合异环磷酰胺可以很好的一致DNA多聚合酶的产生,从而阻碍DNA的合成,以此来限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参考文献:

【1】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对铂类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胡少轩,何小慧,董梅,... - 《中华肿瘤杂志》,2014, 7(5):69—70.

【2】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诱导化疗后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临床观察.雷风,陆小军,李民英,... -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 7(3):11—12.

【3】含吉西他滨和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熟T/NK细胞淋巴瘤回顾性分析

。杨建霞 - 《山东大学》。2017.01.02.

【4】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及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吴瑾,乔文波,张清媛 - 《中国肺癌杂志》。2018.01.19.

论文作者:杜海旭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吉西他滨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晚期鼻咽癌临床观察论文_杜海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