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手动穿刺活检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肖芳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省 418000

【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手动穿刺活检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选取85例我院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手动穿刺活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取材成功率为100%,每例患者穿刺进针1次至2次,每针取材长度(3.18±1.76)cm,85例患者,良性淋巴结32例,占37.65%,恶性淋巴结52例,占61.18%,1例未确诊,占1.18%,术后病理或诊断与穿刺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手动穿刺活检,具有简便、微创、准确性及安全性高的特点,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作为疾病首选定性诊断方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手动;活组织检查

在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能对针尖的位置及穿刺的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视,是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必要手段[1],而针对超声引导下手动穿刺活检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在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选取85例我院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手动穿刺活检患者,分析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手动穿刺活检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选取85例我院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手动穿刺活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4例,女41例,年龄20岁至79岁,平均年龄(56.48±12.87)岁。

纳入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肺疾病者;局麻药物过敏史者。

1.2方法

仪器:Philips iU Elite超声诊断仪,L12-5线阵探头,穿刺针:Magnum18G一次性切割式活检针(BARD公司生产)。

方法:靶淋巴结部位有腹股沟、腋窝、锁骨上窝、颌下,颈部,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位,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出来,通过超声,对靶淋巴结大小、形态、便捷、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进行观察,在选择穿刺路线时,要尽量避开神经及血管。消毒、铺巾,给予患者局部麻醉(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超声监测下,18G切割针手动进针,退出针芯的时机为针尖到达病灶边缘,进行反复提插并对组织进行快速切割,需要注意的时,在切割取材时,提前抽吸液化区或避开液化坏死区,退针时机为实性病变区域多角度取材成功后,在10%甲醛溶液中使用针芯将活检标本推入固定,通过对取材长度的观察,对进针次数进行选择,1次至2次,然后将穿刺标本送至病理科[2]。穿刺结束后,按压穿刺部位5分钟至10分钟,30分钟后,如果患者穿刺部位没有出血症状才可离开[3]。

1.3观察指标

恶性淋巴结、良性淋巴结。

2结果

2.1穿刺取材结果

85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穿刺进针1针者52例,2针者33例,每位患者组织条总长1.1cm至9.1cm,平均长度(4.19±1.77)cm,每针组织条长度0.3cm至8.2cm,平均长度(3.18±1.76)cm,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2病理检查结果、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85例患者,良性淋巴结32例,占37.65%,恶性淋巴结52例,占61.18,1例未确诊,占1.18%。52例恶性淋巴结中有40例为转移性癌,原发肿瘤部位肾2例,肝2例,卵巢2例,甲状腺6例,鼻咽部4例,消化道9例,肺15例。12例淋巴瘤,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霍奇金淋巴瘤。32例良性肿瘤中,20例反应性增生,8例肉芽肿性炎,3例急性化脓性炎,1例其他病变。

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结果:恶性淋巴结51例,占60.00%,良性淋巴结34例,占40.00%。

病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见表1。

表1 恶、良性淋巴结病理结果

3讨论

造成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较多,在临床上,明确淋巴结性质在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淋巴结手术活检对患者损伤大、风险高,再加淋巴结自身特点,加大了手术活检难度[4]。而穿刺活检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痛苦。

本文结果中,病理检查结果,85例患者,良性淋巴结32例,占37.65%,恶性淋巴结52例,占61.18%,1例未确诊,占1.18%,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结果,恶性淋巴结51例,占60.00%,良性淋巴结34例,占40.00%,一致性较高。病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超声引导下手动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5]。超声引导下手动穿刺活检能清晰的监测穿刺过程,动态的显示针尖位置,提高了穿刺的精确性及安全性。并且手动穿刺进针次数少,取材充分,针对较小淋巴结,手动穿刺更具优势。并且操作者还要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切割手法要迅速,根据淋巴结大小对切割的次数及长度进行确定,保证组织切割的合理性。

所以,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手动穿刺活检精确性及安全性高,可作为淋巴结病变首选定性诊断方法,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房立柱,董宝玮,梁萍,等.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9):613-615.

[2]陆安时.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1967-1968.

[3]钟洁愉,陈芸,王美薇,等.超声造影引导浅表炎性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8):729-731.

[4]戴维德,吴明晓,陈秀华,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剌组织学检查联合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与粗针组织学检查在浅表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2):147-149.

[5]苗泽辉,李洋,刘勇,等.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黑色素瘤1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4):717-718.

论文作者:肖芳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手动穿刺活检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肖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