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

关于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

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思想道德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我国学校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之中,形势的发展要求高校德育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仅就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发表几点看法。

一 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系统构建

关于21世纪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世界上许多教育组织和人士都在做深入探讨。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在中国召开了一次“21世纪人才素质理论研讨会”,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的七条标准: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具有与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这七条面向21世纪的人才素质培养目标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素质教育是一种对受教育者进行全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设定是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和对我国现行高校教育状况的客观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由多元素有机结合的系统,是一个集合体。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提出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发展本质的正确把握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服务的理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是教育的竞争。重视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三是现代教育理论,其中包括发展性教育和素质教育理论。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终身接受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回归人的本质,做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就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趋势。人的素质可分为自然性素质、心理性素质和社会性素质这么几个层次。素质教育主要是在后两个层次中层开,其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艺术素质。这是构成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它们都是素质教育目标在不同侧面的体现,它们之间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的每一基本要素本身又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也都各自分别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各系统都有自己的构成要素和具体内容,如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理论素质、法纪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精神,专业技能素质和人文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包括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包括艺术才能和审美能力。每一个子要素都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些要素与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而较为完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系统。

上述相互关系表明,素质教育目标体系首先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特征。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总是由许多基本要素或子系统组成,每一个子系统都应围绕着母系统的总目标协调运转,如果各要素或子系统都各自为政,独立运行,离开总目标而单独追求自身的最佳效益,则不一定能保证母系统的整体效能。例如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显然是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系统中的并列要素,但两者同样需要相互照应,才能相互促进,不可厚此薄彼,有所偏废,否则两者中哪一个目标体系的效能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一方面应该注意使高校素质教育目标大系统中的每个局部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定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宏观协调与合理规范,采取适当措施,使诸要素相互协调,达到平衡,勿使其偏离总目标,从而破坏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系统的整体性,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发挥。

层次性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系统的又一重要特性。任何复杂的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性结构。各系统能否正常运作及其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系统的层次结构是否合理,以及下一层次的战略目标是否服从和服务于上一层次的战略目标。

以子系统德育目标来看,我国德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四有”新人。但是要解决好德育目标的层次性问题,一方面,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的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成长规律有所侧重,在总体目标下应有各阶段具体目标要求,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正如人们所概括的那样,各阶段的重点应是“小学讲故事、中学讲历史、大学讲理论”;另一方面,应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个体差异,从普遍性要求到学生个体品德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求体现层次性,使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起点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更高的层次。

相关性是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系统的又一重要特征。系统内部各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间往往发生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同时任何系统与要素都有其外部环境系统,要素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称为外部联系,所有这些系统与环境,要素与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高校素质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都有各自不同的规范要求,但是都应以素质教育总体目标为价值取向,这些规范要求都必须在素质教育总体目标要求下进行,这些子系统如果结构紊乱,彼此冲突,就会直接影响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系统的正常运转与整体功效的发挥。例如:知识经济的来临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把道德教育放在人、社会、自然这个更广阔的背景上认识,要求我们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思考和改革。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三者统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要求。21世纪人才的素质,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更需要责任感、义务感、开放心态、创新精神,需要具备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

二 思想道德素质在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目标系统的建立,其最终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其目标。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在素质教育目标体系这个大系统的运作过程中,各基本要素,各子系统在整个系统中的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在整个素质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素质教育系统的发展方向。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但决定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而且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高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江泽民的“七一”讲话与他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希望当代大学生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与他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希望当代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是一脉相承的。以上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是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通过政治素质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使他们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通过思想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法纪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意识,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法律基础知识,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与违法犯罪作斗争。通过道德素质教育,引导教育学生了解社会道德准则与规范,掌握做人标准,使他们不断提高分辨善恶,为人处世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

其次,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素质教育目标系统的性质。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不同阶级都非常重视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来塑造本阶级需要的理想人才,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就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核心内容的素质教育,否则的话,就会背离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宗旨和目的。正是因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而,素质教育目标系统的整体性质也就必须保持与之相同的性质。大系统与其基本要素性质的同一性是保证该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最基本的条件。

最后,思想道德素质是保证素质教育能否健康和谐全面推进的关键。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作为一个系统要使其达到效能的最优化和最大化,就必须注重系统中各基本要素的协同作用,发挥其整体效能,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是达成系统功效最优化的基本保证。但素质教育主体的特殊性,又决定了该系统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之所以这样讲,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由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新的形势以及我们所承担的伟大职责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从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地位。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只有政治上合格,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否则就会断送社会主义。从小的方面来说,思想道德素质与素质教育系统中的其它要素息息相关,确立思想道德素质的统帅地位,才能做到身体素质与心智素质的融洽,智商与情商的和谐。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强身健体、审美育美、劳动锻炼时,不管他是否意识到,他的一切活动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思想道德品质的制约和支配。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地那样,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坚定,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

三 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法

德育方法与德育目标是内在的统一关系,实现德育目标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德育方法,只有确定和掌握与德育目标相适应的德育方法,才能将德育目标变为现实,德育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德育教育的效果往往与教育方法是否得当直接相关。因此,实现21世纪高校德育目标,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21世纪高校德育方法。

高校德育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学校、家庭、社会为支撑环境的教育大系统中进行的,高校德育方法可以概括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元互动模式。”教育者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大学生)是德育过程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性的思想告诉我们,德育教育作为把握人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教育,其重要内容、基本任务是研究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的,它以转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外在的教育必须经过教育对象的认同及能动选择,才能内化,转化为实际行为,任何外界的作用和影响如果不经过主体自己的评价选择就不能实现,教育对象的任何一个进步实际上是通过自己的意愿取得的。德育实践也告诉人们,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仅是靠“灌输”,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主体自身建构的。其形成主要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包括积极的外部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主要依赖于主体的学习、思考、体验、体悟、践履活动。主体性的能动精神,不仅使人获得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力,而且落实在行为上,内化为自身内在素质。高校德育过程实际是德育过程与学生修身过程的统一,学生介入高校德育过程的,不仅有认知因素,而且有情感因素、意志因素、行为因素。德育过程的特殊复杂性要求学生必须成为“过程主体”。教育者的所有活动只是为学生的修身创造了外在条件,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修身结果怎样,还得看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德育任务才有完成的可能。

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法要注重采取启发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能力,努力实现高校德育的系统性、实践性、法制化、个性化、现代化。

1.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尚未完全摆脱市场经济冲击下的被动局面,这与我们的德育方法理念尚未实现更新有关。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主要注重抽象理论和行为规范教育,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要在继续搞好理论和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具有信息化、开放性特点,互联网正以一种全球化的存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思想意识等,“上网”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学习生活方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对象面对大量经各种途径传播的不同倾向的、互相冲突的思想文化,如果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简直无法进行选择。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正在由一元转向多元,社会生活变得多元多向、复杂难辨,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简直无法生活。知识经济提出了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的问题,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既有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有不断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能力,达到高智商和高情感的平衡。因而学校德育应以培养学生自我道德修养能力为基础,自主养成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德育观念。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德育必须尽快将过去那种简单的抽象理论和行为规范教育转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具体生动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贴近社会生活,展开活生生的思想道德分析和判断,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包括思想道德辩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

2.注重启发式教育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一个重要素质在于创造性,高校德育教育要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由“填鸭式教育”向“启发式教育”转变。早在2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强调教育的前提条件是主体“愤”,“悱”的内在需求,教师起到的是“启”、“发”的教育作用,他用启发式教育方法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圣贤”。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为创造力而教”,“为创造力而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启发式、输导式教育乃大势所趋。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学校德育方法的改革。这些新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道德认知水平,训练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鼓励学生道德实践,重视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过程,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行。启发式教育要求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始终自觉地将学生置于德育过程的主体地位,采取措施吸引学生自动投入德育过程,主动探索问题、寻找答案、反省自我、完善人格,以实现德育目标。

3.加强高校德育的系统性

在宏观上,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综合德育体制,形成一个相互作用、不断协调、目标一致的综合德育网络。在微观上,要在学校内部创造、优化育人的小环境。其一,高校德育要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家庭相互协同教育,即学校德育要走向社会,社会要参与德育。首先,注重家庭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学校德育应与家庭教育密切联系,如学校成立家长联谊会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为社会细胞的德育功能。其次,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校德育服务,创建学校和社会机构一体的共同配合、共同活动的文明社区。实践证明,建设良好的社区德育环境对学生塑造良好道德品质有着深远意义。再次,建构学校社会一致的德育目标,共同的价值标准。学校德育倡导的即是社会所鼓励的,学校所批判的即是社会所惩罚的,社会政策导向与学校的德育目标互相配合,步调一致,才能形成合力,德育才有良好的效果。其二,在学校内部,构建在党委领导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形成各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各个教育环节,各种教育途径的德育功能,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校内环境。

4.加强法制化管理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高校德育应实现法制化管理,法制化管理是一种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德育方式。它通过执行制度、管理行为去教育学生,完善学生人格,是一种现代教育方式。但是,长期以来,这项重要工作一直处于不完善的状态,主要的问题是制度不完善和有章不循。这种状态既费时费力,又做不到公平公正,使管理混乱,学生受不到应有教育。因而,凡可以实行法制化管理的德育工作和活动,都应制订相应制度,实行法制化管理。这样做,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能力。当代国外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国家重视和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促进德育与法制建设相结合。近年,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法律所固有的权威性、强制性为学校德育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把德育的内容融于具体的法规与准则之中,不仅要有严密而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保障,而且要有严格的纪律与管理使之落实在行动上,从而使德育教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5.采取个性化的方式

所谓“个性化”,即高校德育尽可能采取个性化的原则和方式开展工作。21世纪的高校德育,一方面要尽最大可能实现系统化德育和法制化管理,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实现个性化德育,给学生个性发展以足够的空间,极大地促进个体潜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注重研究个性特征差异,从而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并针对个性实行深入细致的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的形成在“具有健全人格”和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础上,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这个目的只有实行个性化的德育原则和方式才可能达到。例如,心理咨询将成为德育新的生长点。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生活节奏加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日趋激烈,也越来越全方位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学习工作的压力,都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针对个人主体的心理教育和咨询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6.采用现代化设备技术和方法

高校德育必须继承和发展以往的传统经验,这是必要的。但是,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顺应全球信息化的客观现实,因势利导,主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尽可能采取现代化设备和方法改革德育方法和手段,努力实现收集处理德育信息手段现代化,德育信息传播现代化,德育环境和德育场所建设现代化,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的育人环境。应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如可以制作具有德育教学内容的CAI、CD、VCD等多媒体课件,把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直接引进德育课教学,建立德育教学过程的即时交互教学或网络化教学新模式,实现师生之间观点、知识、资料和信息的双向交流与互动,从而有效地克服德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我打你通”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现代高科技发展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大量先进的设备和手段,中外德育的实践和理论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21世纪的高校德育应以更加积极的、开放的心态,尽最大可能去学习和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技术和方法,以便使我国高校德育的方法手段达到现代化水平。

7.注重实践性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基本特点是知行合一。知行不一,不能把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品质,不能用内化了的道德准则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向、方式进行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就不能称之为“有道德”。道德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阶段:“教”是学习道德要求,“育”是培育养成,将道德准则内化为道德品质,转化为道德行为。高校的教育工作,着眼点在于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养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落脚点是道德行为。如果从教育的过程来看,智育过程主要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而德育过程主要是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它包括知、情、意、行诸环节。道德教育应贯彻“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原则。只有实现这四个环节的良性循环,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如果人为地割裂其相互联系,就会造成知行脱节,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应试教育”机制下的德育,片面强调认知系统,轻视情感陶冶,意志培养和行为训练系统,只注重认知,忽略行为养成,而且认知情况又往往只凭卷面分数来衡量,由此教育机制方面存在的弊端而引发的“高分缺德”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高校德育要大力加强实践性环节,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将道德教育个体化,通过亲身体验,反复实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道德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德育人,教学生如何做人既是德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德育必须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上发挥主导作用,最终检验德育质量的尺度也将落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分数的高低上。

21世纪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为了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科学化,需要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地探求。

标签:;  ;  ;  ;  ;  ;  ;  ;  ;  

关于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