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患者ANP、BNP的水平变化及培哚普利的干预研究论文_吴娜

长沙市第三医院心内科 湖南长沙 410015

【摘 要】目的:探讨心钠肽和脑钠肽水平与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以及培哚普利干预疗效。方法:68例高血压患者,其中伴左心室肥厚28例(LVH组),不伴左心室肥厚40例(NLVH组),测定两组ANP、BNP水平,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室壁厚度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培哚普利干预治疗,8周后复测上述各指标。结果:LVH组ANP、BNP水平均显著高于NLVH组(P均<0.05);培哚普利干预治疗后ANP、BNP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LVMI独立相关的指标是BNP,偏回归系数,bBNP为0.004(P=0.006)。结论:BNP可促进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及发展,培哚普利降压的同时降低ANP、BNP的水平。

【关键词】心钠肽;脑钠肽;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ANP、BNP不仅可以通过利尿、利钠和血管舒张的作用,降低血压及血容量负荷,起到调节体内水钠平衡的功能,而且可以对抗心室重构,从而起到维持心脏结构,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因此可能对EH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病理生理进程起代偿调节作用,在EH及其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中血浆ANP、BNP的水平,同时给予培哚普利进行干预治疗,探讨ANP、BNP在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培哚普利干预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男35例,女37例),平均年龄(53±10)岁。参照《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根据超声心动图,以LVMI男≥125 g/M2,女≥110 g/M2为左心室肥厚,将高血压病组分为左心室肥厚组(LVH组)共28例,男性1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4±10)岁,和无左心室肥厚组(NLVH组)共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3±10)岁。健康对照组共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3±11)岁,与高血压两组年龄、性别及一般情况均相匹配。

1.2 方法

入选高血压病组均禁食10-12小时于次日及服药8周后的清晨空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5ml,置于加有EDTA的抗凝管中,静置2小时后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装于EP管中标记,置于-70℃低温下保存直至集中检测血浆corin、ANP、BNP浓度。健康对照组于入选后以相同方法抽血待测,血浆corin、ANP、BNP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测定,试剂盒均由美国R&D公司提供;采用湘雅医院检验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EH患者用药前、后及对照组空腹肘静脉血进行检测,测定ALT、AST、Cre、BUN、FPG、TG、TC、LDL、HDL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探头频率为2.5MHz,测定治疗前后舒张期心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取测量的平均值。并按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LVMI。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LVMI与各参数间的关系判定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血浆ANP、BNP及LVMI比较

比较两组血浆中ANP、BNP的浓度,高血压LVH组ANP及BNP均较高血压NLVH组升高,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LVH组LVMI均高于NLVH组(P<0.05)。详见表2-2-1。

注:NLVH: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LVH:高血压左心室肥厚;ANP:心钠肽;BNP:脑钠肽;LVMI: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2.3 培哚普利治疗前后血浆ANP、BNP以及LVMI的比较

两组经培哚普利治疗8周后,高血压NLVH组血浆ANP、BNP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LVH组血浆ANP及BNP值均较前显著降低(P<0.01),LVMI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3-1,图2-3-1

注:NLVH: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LVH:高血压左心室肥厚;ANP:心钠肽;BNP:脑钠肽;LVMI: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2.4 影响LVMI的相关因素分析

将受试者LVMI作为因变量,患者ANP、BNP、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G、TC、HDL、LDL、Cre、BUN、ALT、AST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变量BNP入选,偏回归系数bBNP为0.004(P=0.006)。结果表明:排除其他相关因素的作用后,与LVMI独立相关的指标是BNP,LVMI与血浆BNP呈独立正相关。年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ANP、收缩压、舒张压对LVMI的影响不大。

3.讨论

许多临床研究中也发现BNP在EH左室肥厚患者中的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并且与反映左室肥厚的指标左室质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2-3]。血浆BNP水平可能反映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严重程度,并可作为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死亡风险的预测因子,可以成为高血压左室肥厚早期的诊断指标。本研究观察到血浆ANP、BNP水平在EH左室肥厚组显著高于EH无左室肥厚组及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NP水平是LVMI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证实了BNP可作为左室肥厚的预测指标,促进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

培哚普利是一种强大和长效的ACEI制剂,能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而不改变心输出量和心率,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较为理想的第一线药物[4]。用培哚普利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发现大鼠心肌组织Ang‖和BNP水平显著降低,血压和左心室/体重比值较未治疗组显著下降[5],临床研究也发现长期培哚普利治疗能显著降低血压和室壁厚度,说明培哚普利治疗也能有效的逆转心肌肥厚。本研究中用ACEI类药物培哚普利降低血压的过程中发现血浆ANP、BNP与治疗前比较也显著下降(P<0.05),这一结果与体外实验相符,培哚普利治疗8周后EH患者LVMI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治疗的时间过短有关。因此无法观察到左室肥厚逆转与ANP、BNP的相关关系,ANP、BNP是否能成为左室肥厚逆转的预测指标,还需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证实。

参考文献: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08):701-708.

[2]崔奕文,王青.血浆脑利钠肽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1):1231-1232.

[3]王联发,吴镇西,陈绍良等.脑利钠肽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关系.中华全科医学.2010,8(9):1100-1101.

[4]张宇清.如何看待血压变异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2):1120-1121.

[5]吴小盈,宋建平,李红霞.培哚普利和卡维地洛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AngⅡ和B型利钠肽的影响.高血压杂志.2004,12(1):80-82.

论文作者:吴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患者ANP、BNP的水平变化及培哚普利的干预研究论文_吴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