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项目课程的实践论文

中职电子技术项目课程的实践论文

我们要全面推进中职课程改革,实行一体化教学方式,将理论、实验、实训教学融会一体,选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去关注和推进学生的职业技能。

中职电子技术项目课程的实践

◎姚立新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目前从电子信息产业用工情况来看,电子电工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非常紧缺,因此开发出能与地区产业相对接的电子技术项目实训课程非常迫切。电子技术项目实训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体现课程和岗位能力的对接,旨在使职业技术教育更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区产业培养适合的专业技术工人。

一、课程理念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职教理念;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坚持校企共同开发为原则。

二、课程框架

1.课程设计。

根据知识能力的形成特点,紧贴人才培养目标把整个课程分解成三个层次:基础性实训、技能性实训和综合性实训。

2.课程方案。

根据教育部职成司《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的“电子技能与实训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无线电装配工初、中、高级的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结合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制订了“电子技术实训”的实施性教学大纲。

三、课程内容

1.教学内容。

(1)我们坚持以职业综合素质为本位,以职业岗位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统计局及各相关地方政府(管委会)官方网站为主要来源,查找2013年以来健康旅游相关政策、创新举措及实施效果。以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11年)开展的总共超过2000份旅游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和中国卫生杂志等有关健康旅游的报道与分析,进行鉴别、分类和归总,保证资料的全面、真实和客观。

(2)内容选取上参照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对接生产实践岗位,贴近学生实际,以项目实训模块教学为主导,结合本校实训条件实际情况设计相应教学内容。

2.教材资料。

(4)实训指导书、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

(2)自编校本教材。

学生译文1:Chinesehasthe customof eating Yanxiaoand enjoyinglanternson thefifteenth night of thefirst month.

(3)参考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

完善当前水利管理政策及法律法规,将人饮工程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确保项目工程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2];二是要努力获得电价的支持。目前人饮工程中,电费支出占据主要的成本支出,农村人饮工程在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只有得到电价的支持,才能实现运营成本的节约,才能为工程发展提供更强的经济保障。

(1)选用规划教材。

3.教学设计。

(3)企业校区教学模式。

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我们打破了原有的学科教学体系,将实训教学划分为项目模块,将实训教学分解为基础性实训、技能性实训和综合性实训(含技能鉴定、竞赛)模块,创建了层次化的教学体系,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机制。

(2)学期授课计划。

内容模块顺序、对应的学时、学期安排、基础性项目实训、技能性项目实训、综合性项目实训。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

通过分解具体的实践任务,使得学生完成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单个知识点的实践简单易学有利于拉齐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起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实训室教学模式。

(2)采用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方法。

(4)实训教学使用课件,推广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

安排学生到系部电子实训工厂—江苏省启明星科技公司校内实训基地,真正实现了学生零距离适应工厂化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的要求。

(1)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安排学生到对口的企业校区参加顶岗实习,在实际生产线上进行产品的安装与调试。

从概念的引入过程看,第一学段的5个版本是对具体的平行四边形物体抽象、分类或概括,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外部特征.第二学段的全部版本是在探究平行四边形元素之间关系特征的基础上,从内部特征方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第三学段教材则多基于生活素材直接给出概念.

2.教学方法。

(1)采用渐进式项目教学体系。

采用渐进式层次化的教学体系,将实训教学分为三大模块,即:基础性实训、技能性实训和综合设计性实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

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中,中国致公党(以下简称“致公党”)因成立时间最早(1925年),且在海外(美国旧金山)以及与洪门有历史渊源等特点,向来为学者所关注。从纵向看,关于致公党历史的研究开始较早,民国时期便有相关著作对其早期历史进行阐述。新中国成立后,致公党的历史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不被重视或因诸多限制而长期停步不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致公党的历史研究全面步入正轨。从横向看,在政党史的研究范畴中,致公党的历史研究相较于清末政团、民国初期政党、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研究还较薄弱,存在论述框架较单一、缺乏对事件的细致考察、囿于政治性而对事件语焉不详或张冠李戴的现象。

把整个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较大的项目,每一个项目中包含若干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又包含若干个工作任务块,通过这些项目与模块的教学,使学生置身于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的环境中。

各部门表示,要多措并举,进一步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坚持平等保护的立法价值取向,给予民营企业同等发展条件和机会,不搞歧视性规定。全面清理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和规范性文件,对民营企业的不合理要求,要及时废止和调整完善,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法裁量基准,灵活掌握执法尺度。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方便民营企业干事创业。创新拓展公共法律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3)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分信息、计划、决策、执行、检查和评估的六步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电子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对项目的评估与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交流协作能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

(2)校区企业教学模式。

将多媒体课件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制作图文声色并茂的教学课件,使枯燥的理论形象化,使教学内容图形化,让实践教学变得栩栩如生,学生易于理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评价。

根据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制订了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多元化的评价。

学生学习情况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学期综合项目考核

(2)多形式的评价。

本文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有无加载幅流风机对满载地铁车厢乘客的舒适性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工况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幅流风机开启、空调出风温度为20 ℃的动态工况(即工况二)下,乘客的舒适度最佳;在幅流风机开启、空调出风温度为22 ℃的动态工况(即工况三)下,乘客的舒适度亦表现较佳。因此可知,幅流风机对地铁车厢的舒适度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亦需综合匹配多方因素才能使乘客舒适度达到最优。研究成果可对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实训产品评定、考试、答辩、技能考核

(3)多角度的评价。

知识目标: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于给药后7 d采用改良Garcia法[19]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包括自主运动(0~3分)、鼠笼攀援(1~3分)、前肢对称性(0~3分)、活动对称性(0~3分)、触摸触须反应(1~3分)、触摸双侧躯干反应(1~3分)等6项,总分为18分,分数越低表明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五、课程教学效果

1.职业技能: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

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有关《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这一内容的授课当中,学生将接触到国内外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生命与自然和谐的理解,增强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同时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美的表现力,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它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学习中的感知和欣赏方法;最后,为了保持课堂的活跃性并反映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某幅作品。如“孟特芳丹的回忆”,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职业素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礼仪、职业道德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

六、特色创新

1.课程内容模块化。

全面实行了一体化教学改革,将理论、实验、实训教学融会一体,选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技术课程。课程内容组织以模块化教学为载体,教学过程采用模块化教学,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学知识、练技能,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

天线的带宽为3.1~12 GHz,但在3.3~3.8 GHz,5~6.1 GHz,7.9~8.8 GHz的频段内的回波损耗大于-10 dB,分别有效抑制了WiMAX系统,WLAN系统和ITU信号对于UWB系干扰,符合三陷波特性。天波回波损耗如图1所示。

2.实训过程企业化。

实训过程管理引入企业“8S”管理,要求学生实训过程中严格遵守实训操作安全制度规范,安全第一,有序生产,保持实训室清洁、整齐,做到校内实训和企业生产环境相对接。

(3)农村基层组织(村委会)。大力发展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3.校企合作体化。

校企合作“教、学、做”三合一,形成电子电工类专业群及专业链,实现了“瞄准市场设专业、围绕专业办基地、办好基地促专业”的良性循环。建立了由行业、企业人士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规划的制定和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保证了电子电工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中等专业学校)

标签:;  ;  ;  ;  ;  ;  ;  ;  ;  

中职电子技术项目课程的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