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青春+共成长”青创赛模式促公司创新发展论文_王婷

论“创青春+共成长”青创赛模式促公司创新发展论文_王婷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一、背景情况

青年是人生中最活跃、最有朝气、最富有创造精神的年龄阶段。当前在电力改革的新形势下,深化电网企业创新发展对当代电网青年提出了新要求。为响应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和在国网公司“四个创新”发展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围绕公司改革发展和青年成长成才,国网南昌供电公司从2015至2017年连续三年大力举办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高位推动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以下简称“青创赛”),凝练出“创青春+共成长”青创赛模式,为青年人搭建了创新的舞台,打造助力公司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主要内涵和做法

“创青春+共成长”青创赛模式主要内涵包括“共享+互助”搭建青年创新舞台、“载体+办法”拓展青年成长渠道、“创新+创效”凝结公司创新发展正能量。其做法可归结如下:

1、“共享+互助”搭建青年创新舞台。

国网南昌供电公司现有35周岁以下青年员工1235人,占职工总数的32.9%;就南昌公司本部来说,近五年新进140余名青年员工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部分青年员工学历、理论水平高,极富创新精神,是创新创效的主力军,公司高度重视青年员工创新工作,以“创青春+共成长”青创赛模式,在青年创新创效发展中作了积极的尝试。

一是以打造青年创新孵化基地为依托,汇集青年人才,实现资源“共享”。公司制定并出台《青年创新孵化基地管理办法》,按照“有带头人、有阵地、有活动、有特色、有制度、有成效”的工作思路,将“有想法”“善思考”“情投意合”的年轻人聚集到一起,成立创新团队,围绕每年大赛主题开展创新创效活动。二是以深入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为契机,激活360°创新思路,实现资源“互助”。有效利用党和群团组织优势,变青创赛一方的“独唱”为工会、团委以及多部门的“大合唱”,多方协调;以劳动竞赛提升技能、以“三比三看”活动和QC挖掘亮点、以攻克攻坚项目解决制约公司发展难题,多管齐下,为青创赛提供更多的互助资源。

2、“载体+办法”拓展青年成长渠道。

(1)寻找载体,想“法子”。为把青创赛落到实处,公司团委结合实际,开展“我秀我创意”青创赛头脑风暴会,青年创客们分专业按照运维检修、营销服务和经营管理、大数据、大云物移等多专业智慧众筹、思想碰撞、集思广益,“撞击”出青创项目思路;举办青创赛启动会、发布会,青年创客们围绕创新背景、研制过程、项目成效、推广价值路演发布,公司领导和专家人才交叉点评帮助改进;组织学习国网公司、省公司青创赛项目集结手册,提炼心得、总结经验、拓展思路、分享成果。

(2)完善机制,铺“路子”。一是第一时间组织宣贯国网公司和省公司青创赛方案,制定南昌公司青创赛方案,成立以该公司党政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团组织牵头,各相关专业部门通力配合,各项目单位(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构,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二是结合实际运用好大赛评分机制,逐条对照完善项目成效和推广价值。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将青年参与项目所取得的成绩、推进公司经济效益的成效纳入青年成长评价体系(优秀专家人才、评优评先、年度绩效等)。

(3)建强队伍,树“梯子”。一是抓骨干带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积极激励近几年新进高素质高学历青年骨干参与到青创赛活动中,为他们描绘成长蓝图,以历届成功典型案例激发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抓活动带动。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组织优势,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项目攻关活动、召开创客分享会,以“五小”微创新为切入点,营造“人人都是创客、细微之处见创新”的浓厚氛围。三是抓人才带领。发挥百花大讲堂、专业培训、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中的人才效应,并推荐和选拔到青创赛队伍中来,推动创客队伍建设。

(4)建设阵地,搭“台子”。一是建设教育阵地。建设党团员活动室、青年之家等,开展各类思想教育活动,从思想上引导青年不断学习探索、争先创新、勇于拼搏,将个人进步同公司发展结合起来,寻求实现成长价值。二是搭建创客阵地。各单位团组织推动,在基层一线建立青年创新孵化基地。南昌公司今年500余名青年38个创客团队在青创专业领域广泛开展技术攻关,重点孵化创意项目,深度挖掘创新成果。三是依托先进阵地。各基层单位分管领导、各专业专家和领军人才深入青年创新团队,依托海萍劳模工作室、曾庆汇•敖昌萍大师技能工作室,以结对互助、师徒带教、名师讲堂等方式为青年攻关提供支持与帮助。

3、“创新+创效”凝结公司创新发展正能量。

“创青春+共成长”青创赛模式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年参与创新创效的热情,推动青年员工学习创新、实践创新,实现从工作理念到工作方法、从管理手段到实现方式的全面创新。一是以青创赛为载体,成为“青年梦”的助推器。连续三年青创赛开展以来,青年员工越来越重视专业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有效的引导青年“发现-思考-交流-解决”的思维习惯,逐步将青年员工培养成为开放、高效、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青创赛搭建的历练人才的舞台,为众多优秀青年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他们逐步成为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和后备人才,进入公司业务和管理干部梯队。二是以创效成果为目的,为“企业梦”做出积极贡献。“创青春+共成长”青创赛模式下共建立青年创新孵化基地和青年创新工作室共13个、青年创客团队58支,历届青创项目共76个,获国网公司、省公司奖项共8个。就去年国网公司铜奖获得项目《共享用电》申请国家专利高达35项之多,极具推广价值,南昌公司正在深入开发加速成果转化,预计创造经济效益达908万元;且该项目陈设在南昌公司《电与文明》展厅中,并在向国网公司舒印彪董事长介绍展示中获高度好评。

“创青春+共成长”青创赛模式正逐步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效益田”、创新资源的“聚集源”和创新攻关的“主阵地”,激励青年员工用青春的激情和智慧为公司贡献力量。

三、成功经验

国网南昌供电公司通过“创青春+共成长”青创赛模式,培育了一批青年人才、孵化了一批优秀青创项目、打造了一批创新阵地,助力公司创新发展做出了贡献。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重视:

在推动“创青春+共成长”青创赛模式中,公司坚持“三级管理”“三个突出”“三个结合”和“四个到位”。

一是“三级管理”即公司高位推动、团委及各专业部门协同助推、项目所在部门(单位)纵深推进。

二是“三个突出”“三个结合”即突出经济效益,把青创赛活动同企业经营目标结合起来,通过大赛全方位挖掘生产潜力,促进经济技术水平提高;突出解决生产难题,把青创赛活动同优化生产经营、推进技术进步、消除瓶颈制约结合起来,解决公司攻坚发展难题;突出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把青创赛活动同争当“青年岗位能手”、争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结合起来,促进青年人才成长。

三是在大赛动态管理上,做到了“四个到位”,即专人负责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信息反馈到位。

论文作者:王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论“创青春+共成长”青创赛模式促公司创新发展论文_王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