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单元升级改造工程实践论文_卢永峰,李恩生

山东省莒县城市污水处理厂 山东莒县 276500

摘要:针对莒县污水处理厂规模由原来4万吨/日扩建为8万吨/日后的提标问题,深度处理采用混凝沉淀与过滤组合工艺,具体设计中选用斜板絮凝池提高处理效率,减小占地面积;选用纤维束过滤池强化出水效果,延长过滤周期。在工程建成后运行表明,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出水可以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深度处理;稳定达标

引言

莒县污水处理厂于2000年建成投产,规模为4万吨/日。污水厂采用三沟式氧化沟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随着莒县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有莒县污水处理厂4万吨/日的处理规模已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满足莒县的经济发展和淮河流域的环境污染治理的需要,对莒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由4万吨/日扩建到8万吨/日。

污水处理厂原采用T型氧化沟工艺,该工艺对污染物去除效率低,特别是除磷效果较差。为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扩建部分采用除磷效果较好的DE氧化沟工艺。该工艺将硝化、反硝化等一系列生物化学过程集中放在一个闭合环路中连续进行,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1],该处理工艺的年平均出水水质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除了SS,其他出水指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因此为确保出水全面稳定达标,在升级改造工程中增加深度处理单元。

图2 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图

根据工艺流程图,莒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设施主要包括:二氧化氯消毒系统、絮凝沉淀系统、纤维束滤池系统、紫外线消毒系统。其中,二级出水中的SS主要通过絮凝沉淀系统和纤维束滤池系统去除。

2絮凝沉淀系统

絮凝混淀池系统采用絮凝斜板沉淀池,为独立的两座,每座处理规模为4万吨/日,每座分为两地,每地又单独运行。絮凝沉淀系统的设计进水量为??2×44000m3/d,实际处理水量为2×40000m3/d,混合时间为2~5s,反应时间为12min。沉淀池上升流速为2.17mm/s、斜板面积472m2、斜板长度1m、布置形式为平行布置、反应池尺寸2×19.90×6.30mm、沉淀池尺寸2×19090×12.00mm。沉淀池层高度6.50m、保护高度0.60m,清水区高度1.40m、排泥斗高度1.20m、斜板高度1m。沉淀池排泥的控制方式按照周期与浊度。设有4套JYH3—600型软连微涡拦污混合器,60套JYFS—3型悬浮帘式涡街反应器,472m2 JYXB—265型高密度斜板及8套JYSS—1?型均布收水器。

2.1絮凝沉淀部分的优越性

2.1.1??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经济效益显著

由于涡街混凝沉淀给水处理技术中的混合、絮凝、沉淀部分都相应的采用了高效的处理设备,使整体技术与传统工艺技术相比具有混合高效、充分、絮凝时间短,沉淀池上升流量大,缩短了水在处理相应物种的停留时间,使处理效率提高。

2.1.2??处理水质优、社会效益好

污染水体处理中的混凝现象分为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沉析物网捕作用[2]。由于混合充分,絮凝效果好及沉淀池利用接触絮凝过滤网捕作用,因此出水稳定,水质好。

2.1.3??抗冲击能力强、适用水质冷

自来水体的冲击力主要包括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本工艺采用先进的“微水动力学亚微观理论”,加强了接触絮凝作用,使得沉淀池上升流速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独特的排泥特性使浅池的运行得以保证。

2.1.4??制水成本低

采用高效的混合及絮凝设备,比常规处理工艺节省。沉淀后水浊度低,减轻了过滤的负担,大大节约反冲洗水量,延长滤料更换周期。

3纤维束滤池系统

滤池处理系统采用高效纤维束滤池,高效纤维束滤池土建按8格设计,双排布置。水头损失为1.0m(高效纤维束滤池总进水渠与出水堰水位之差),管道及控制阀门设在管廊间内。

3.1??纤维束滤池技术参数

纤维束滤池的设计虑速为16.7m/h、强制虑速为20.8m/h、总过滤面积为150m2,单格过滤面积为30m2,共5格、布置形式为双排布置;单格尺寸:7.5m×2m×2m;滤层高度:0.5m、反洗水强度:8L/m2S、运行周期:12h;反洗时间:5min、反洗耗水量:216m3/次,反洗排水量为864m3/h。

3.2纤维束滤池运行方式

絮凝沉淀池出水进入高效纤维束滤池,滤池运行采用恒水位运行方式,即运行周期和液位达到设定值后即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分为水冲---气水冲---水冲洗三阶段,各阶段工作时间可以根据现场调试情况和进出水质进行调整。在自动运动状态下,滤池根据设定的运行周期和滤池液位控制反洗,两种情况的任意一种达到设定值后即进行反洗,每次只能反洗1格滤池,依次较流逐格反洗,反洗空气由罗茨风机提供,反洗空气经反洗进气阀通过布气系统进入滤料层。反洗水由离心水泵提供,反洗水采用滤后水。

高效纤维束滤池出水以后进入紫外线消毒渠消毒。

4效果分析

该深度处理单元可以加强对二级出水SS的去除效果,保证出水稳定达标到一级A排放标准(见表2)。

图3 工艺改造前后污染物去除率对比

由图可见,莒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单元改造后实际出水水质指标相比于改造前都有所提高,其中出水SS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提高了16%;TP的去除率也提高了14%。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出水可以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

5结论与展望

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具有工艺简单、设备可靠、管理方便、投资省、占地少、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稳定达标排放等优点。随着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加严以及中水回用水质要求的提高,一种好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无论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彭侠,卢永峰,郭一舟,等.双沟式氧化沟与三沟式氧化沟的实际运行效果比较[J].中国给水排水,2014,30(5):67-74.

[2]尹小延.化学污泥脱水性能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论文作者:卢永峰,李恩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莒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单元升级改造工程实践论文_卢永峰,李恩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