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协同监督网络论文_吕远

构协同监督网络论文_吕远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32)

摘要:2010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为适应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深入整合监督力量、提高监督效能,努力建立完善了协同监督工作机制。以“保驾护航 保障监督”为目标,不断深化完善“协同监督”机制,形成了“四三三五”的协同监督工作模式,多次参与公司焦点、重点、难点工作,在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幸福发展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监督网络;企业;发展

一、工作描述

加强协同监督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内部管控和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推进,有利于整合企业内部的监督资源,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实现内部监督一体化和监督效能最大化。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思路,整合监督资源

公司紧密结合‘三集五大’工作,发挥纪检监察组织协调作用,整合纪检监察、审计、法律、财务、营销、人资、保卫、工会等8个专业的监督资源,选聘基层单位财务、法律、审计等专业人员为兼职监管员,并通过监管队伍常态监督、职能部门专业监督、重大项目专项监督、监管部门综合监督等方式,建立健全“三个机制”(发现问题的机制、纠正错误的机制和追究责任的机制),达到“三度”(拓展监管覆盖宽度、减少监督检查频度和加大考核查处力度)、实现“四个转变”(由反违法违纪向反违章转变,由“单兵”作战向团队作战转变,由重处罚向重考核转变,由单向考核向多重考核转变)。

(二)拓展延伸,建立监督网络

公司积极深化对监督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行政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两委”咨询监督等“四位一体”监督模式。通过职能部门对基层单位的“垂直线”监督,监督部门对同级职能部门的“水平线”监督,集体企业协同监督体系的“延伸线”监督,形成了监督工作模式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网络。

(三)巩固创新,完善监督机制

为加强对基层单位廉政风险防控纵向监督力度,公司依托协同监督工作团队,结合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研究监督关口前移的具体措施,在公司层面推行“三书两报告”模式(事前防范告知书、监督情况报告、事中监控提醒书、事后问题建议书、问题整改报告);在部室、单位层面逐步推行“一书三报告”模式(整改意见书、隐患排查报告、问题整改报告、监督情况报告),并进行补充完善,以加强对重大业务和重要岗位廉政风险的防控。

三、特色亮点

公司建立和完善了“协同监督”工作机制,形成了“四三三五”的协同监督工作模式。

(一)“四位一体”监督机制

建立了以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和“两委”(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民营资产管理委员会)咨询监督等四项监督为一体的综合监督工作架构。一是整合监督资源。将党内监督的党代表巡视、民主生活会、述廉评廉、三项谈话、作风建设等工作,行政监督的监察、审计、法律、财务稽核、营销稽查、保卫、人资等监督业务,民主监督的总经理联络员监督、团组长及专委会主任联席会、职工代表巡视和联系班组、厂务公开等活动,“两委”咨询监督的派出董事监事监督、职能部门指导咨询监督等内容全部纳入到监督工作体系中,实现了监督专业的全覆盖。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公司监督工作委员会和4个监督工作小组。监督工作委员会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研究监督工作重大问题,定期听取相关监督工作情况报告,了解和掌握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适时部署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三线合一”监督网络

构建了上对下纵向贯通、部门间横向协同,全方位、立体化、覆盖全面监督工作网络。一是搭建立体化监督网络,通过监督职能部门对基层单位的专业工作管控实现“垂直线”监督,通过监督部门对同级职能部门的业务管理监督实现“水平线”监督,通过集体企业监督体系对生产经营管理的监控实现“延伸线”监督。二是制定全方位监督内容,针对“三个关键环节、六个重点领域”,按照综合、专业、职能三个层面,制定了237条危险点,实施纪检部门主管、监督部门协管、监管员兼管模式,开展差异化分类监督,保证了监督工作的“无死角”管理。

(三)“点线面”三种循环模式

全面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问题的发现、分析、整改等环节进行三级控制,实现了监督工作的闭环管理。一是基层监督“点”循环,通过兼职监管员对本部门(单位)危险点进行的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在内部实行问题上报、提出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反馈的“问题整改微循环”模式,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二是专业监督“线”循环,通过监督部门对基层单位的专业监督、针对重大项目开展的专项监督及对日常监督存在问题的回头看监督,保证在专业范围内将问题控制在发展阶段。

(四)“五制”监督保障措施

建立实施了切实保障监督工作相互协同、无缝衔接、运转有力、责任落实的配套机制和手段,促进了监督机制的规范运行和“落地生根”。实行联席会议制,每季度召开监督部门联席会议,交流监管情况、通报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同时安排对公司监督重点工作执行情况的检查事项,针对重大监督事项,召开公司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听取监督工作情况,指导工作开展。实行监察建议制,对于发现的问题,由纪检监察部门向责任部门(单位)下达《监察建议书》,限时完成问题整改,保证监督工作实效。实行考核追究制,监督部门对责任部门(单位)、兼职监管员进行工作预考核,纪检监察部门对监督部门、责任部门(单位)和兼职监管员进行绩效考核,并对失职、渎职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确保了工作责任的落实。

四、具体案例

通过实施协同监督工作,公司监督工作理念得到根本转变,监督功能全面增强,监督质效持续提高。

(一)保障重点工作监督

监督各单位班子集体决策公平、公正,要求各驻点监督人员列席参加招聘单位全体员工动员会、班组长会议、领导班子等会议,随机与干部员工交流沟通,及时反馈领导组相关信息,并每天上报当天的监督工作日志,由公司党政负责人审核,重大事项即时报送公司监督领导组。

(二)强化难点问题督办

针对“三集五大”体系建立以来公司内部流程不顺、协调不畅、效能不高的问题,通过协同监督平台开展内部服务提升工程。为消除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和部门之争思想,建立了“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的协调联动机制,通过找差距、抓整改、定标准,开展制度梳理,查找涉及多专业、多部门(单位)配合的管理制度、流程27项,专题建立内部服务提升专题网页,组织所有部门、单位开展集中学习,并对照重点认真排查制度落实过程中执行与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19项,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建议28条,有效改善了业务办理环节中的拖沓现象。率先在省公司系统内制定出台了《首问负责制实施办法》,明确首问负责的事项内容、人员职责、办理程序、责任追究等,并将执行情况列入绩效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有效遏制了推诿扯皮等现象的发生。

五、实践效果

随着协同监督工作格局从“单线”实施到“四线”运行,监督工作从专业独立作战到团队协同作战,公司作风建设、依法治企、规范管理、从源头预防违规违纪行为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尽管在不断探索协同监督工作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但在其体系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深入探索和研究,努力提高监督管理水平,为公司的健康、和谐、幸福发展保驾护航。

论文作者:吕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构协同监督网络论文_吕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