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交通工程土建施工项目的起步比较晚,在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是决定交通工程土建施工的主要因素,所以,要对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对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交通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
现在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对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相关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非常重要,关系到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在对相关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交通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增强对相关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做好技术控制,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在交通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混凝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工程材料,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所以,在交通工程中也是一种基础性材料。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主要有材料的搅拌,运输材料,浇筑混凝土,养护等过程。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比较容易受到一些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环境的温度,湿度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牢固性和稳定。
1、交通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概述
交通工程施工存在施工难度大与投资的成本高等特点,因此,一定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进而保证交通项目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保障我国交通工程交通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促进我国交通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混凝土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合理的选择施工材料,科学的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和混凝土的供应,借鉴先进的技术,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严格的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养护,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并且可以适当的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性能,从而保证整个交通工程的质量。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进而保证交通工程土建项目的施工质量。
2、交通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2.1荷载引起的裂缝
交通工程中的道路桥梁在使用阶段需要承受较大的动静荷载。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道桥表面会出现因荷载作用产生的直接裂缝,也会出现荷载变化所引起次生应力造成的次生裂缝。通常情况下,这些裂缝的存在一般不会危及道桥安全,但是如果受压区混凝土出现起皮或有沿受压方向的短裂缝,往往是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的标志,是结构破坏的前兆。
2.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具有一定的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体积就会发生变化,若混凝土变形受到约束则在混凝土内将产生应力。如果由温度变化导致的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要产生温度裂缝。从混凝土施工角度来讲,造成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化热散失较慢、养护不到位、蒸汽养护工艺错误或冬季施工措施不当。
2.3收缩引起的裂缝
收缩是混凝土工程最常见的裂缝产生原因。根据收缩原因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塑性收缩、干缩、自生收缩等等。其中塑性收缩主要发生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期间混凝土水化反应剧烈,分子链形成,同时骨料因为自重原因下沉,导致混凝土失水收缩。塑性收缩产生的量级很大,同时若骨料下沉过程中受到钢筋阻挡,会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影响交通工程特别是桥梁工程的质量。干缩裂缝产生于混凝土养护失水的过程中,混凝土构件表面失水快、收缩大,混凝土构件内部失水慢、收缩小,导致混凝土表面拉应力的存在,而混凝土在硬化初期只有很低的抗拉强度,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构件表面就会出现干缩裂缝。此外,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存在会对混凝土的收缩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样会加剧裂缝的产生。
2.4沉降裂缝
沉降裂缝的产生与交通工程基础有一切关系。道路桥梁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当交通工程基础不满足承重要求时,或者分期修建的交通工程左右半幅时,新建桥梁荷载或基础处理时引起地基土重新固结,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现象,使得混凝土构件中产生附加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构件就会出现结构开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道路来讲,不均匀沉降可能会造成地面塌陷,影响行车安全;对桥梁来讲,可能会造成桥梁结构裂缝,破坏桥梁整体结构稳定性。
2.5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交通工程特别是桥梁工程中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如果保护层厚度控制不足或混凝土浇筑质量出现孔洞、蜂窝等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均会出现钢筋锈蚀现象。因钢筋锈蚀物氢氧化铁体积比原来增长约2~4倍,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混凝土保护层裂缝会为水分、空气与钢筋接触创造有利条件,导致钢筋进一步锈蚀,扩大裂缝深度、长度,进而影响交通工程的结构稳定性。
3、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优化措施
3.1施工混合料的压实技术
在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决定混合料的压实程度的是由混合料的碾压温度以及采用的碾压的方法所决定的。因此在对路面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洒水的过程中应该保证质量。应该根据压路机的形状进行形式,并且尽量采用较长距离的碾压方式,这样的碾压方式对路面的损害相对较小。在养护实践中,一般会遵循稳压、复压、终压的方式进行碾压。稳压时选用的碾压机重量相对较小,在碾压的过程中注重保证匀速,一般会进行两次稳压。在进行复压的时候选用的压路机较第一次碾压重量要重很多,这样的碾压效果比较明显。在进行终压时一般会选用吨位型号更大的压路机,这样的碾压方法进行碾压五六次,注意在碾压的过程中不要变化速度,在行驶过程中也不宜出现刹车或者掉头的情况,避免影响路面的质量和光滑程度。
3.2选择先进的裂缝修复技术
在公路和桥梁的混凝土中,一旦产生了裂缝,那么就要及时进行修复。在具体过程中,首先要看裂缝的宽度是多少,通常情况下,裂缝的宽度要是小于0.2mm,就要采用直接修复的办法进行处理。如果裂缝的宽度大于0.2mm,这时候要用把表面封闭起来的办法来处理裂缝。要是裂缝的宽度不稳定,有变大的可能,这时候就要用灌浆修复的办法进行,在灌浆的时候,使用的材料以柔性材料为主,这样才能够保证裂缝修复的强度达到要求。如果裂缝的宽度大于0.5mm,要用开槽法来进行修复,然后要用聚合的砂浆来填充裂缝。通过研究发现,很多裂缝如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采用的就是低压注浆法来进行修复。施工人员在具体修复的时候,要注意几点:第一,混凝土的裂缝表面有一些要求比如说耐磨要求,风化要求,防渗要求等,就要先处理表面。第二点,有些裂缝会把桥梁的强度降低,这时候一定要使用灌浆处理的方法。
3.3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管理属于企业的永恒主题,想要工程质量达到顾客的要求,就必须自上到下健全完善交通工程土建工程的技术管理体系,让工程项目从开始招投标指导完工验收的各个环节施行有效科学的技术管理,这样才可以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保障。同时,制订有效的规章制度,比如工程技术管理方法,图纸核审机制,技术交底制度以及文件审核制,让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确保各级的技术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出现施工技术问题后能够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工程的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交通及土建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提升交通工程安全性,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水平提升。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对工程建设质量影响较大。在今后的土建及交通项目实施中,必须对混凝土施工各项技术要点做好分析和标准把控,确保混凝土施工能够得到可靠的技术保障。良好的交通及土建工程建设,不仅是确保交通安全的基础,更是体现社会稳定的基石,为此,今后的工程建设要以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为条件不断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正君.北京地铁工体站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16.
[2]谷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3]孙雍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4]钟辉.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7(12):121~123.
论文作者:史传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工程论文; 交通论文; 土建论文; 应力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