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对策研究

大同市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对策研究

张胜[1]2004年在《大同市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大同市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确定以CODcr指标为总量控制对象,并从容量总量控制的技术路线出发,对大同市水环境功能区划进行了修定。计算得到大同市海河流域4个控制功能区地表水体CODcr的水环境容量和允许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同市CODcr现状排放量均超出了水环境容量的二倍以上,地表水体污染相当严重,污染事故发生的几率加大。据此,本文对大同市重点污染源排放CODcr削减负荷合理分配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实现总量控制的13条措施。进一步对大同市区域环境容量评估的结果表明大同市环境容量在逐年下降,与当地GDP增长出现负相关,提出了建立大同市环境预警机制的紧迫性。本文对水环境总量控制对策的研究对缓解大同市日益严重的水危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水污染严重地区在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付意成[2]2013年在《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大多数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生态服务价值的发挥。为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经济补偿、综合管理层面出发,对因缺水或水污染造成水生态破坏的流域进行治理,最大程度的恢复或补救受损流域的水生态功能,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方法与实现机制研究”,对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的理论体系、定量测算标准和完善实施机制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以永定河官厅水库以上流域为案例,进行了水生态补偿标准及实施策略的实例研究。首先,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影响评价的层面入手,结合流域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分析了流域水生态类型与特征;通过对治理修复型流域水生态补偿的概念特征进行阐述,构建了相应的流域尺度的水生态补偿理论体系。基于价值转移、社会公平和合作博弈等理论,进行流域水生态保护损益价值、水量水质控制、水处理成本等的分析研究,归纳提炼了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分类标准的计算方法。(1)合理界定了自然、人为因素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程度,提出基于断面水量用途、水质控制目标的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框架;(2)以社会公平机制、合作博弈为基础,利用参数区间最优、博弈理论对用水联盟最优水量的分配进行约束,构建流域整体用水部门的效益最大化水量分配模型,测算流域均衡用水补偿标准;(3)为促进流域整体治污效果最优,以水功能区典型断面的水质控制目标为基准,结合上下游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前提下,综合确定总治理成本-模糊风险-安全系数间的均衡曲线,给出基于治污投入的优化补偿标准。(4)针对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较低的状况,基于能值与价值之间的可转化性,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物产生量及上下游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为全面反映流域多元化的水生态服务价值,从价值转移的层面入手核算流域损益补偿标准:借鉴流域生境及物种多样性、不同水域相关功能属性的差异性,从河流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层面考虑,借助投入产出对应关系确定受益补偿标准;以限制发展机会成本、水源涵养损失机会成本为依据,提出了流域生态受损补偿标准计算方法。在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等要素的基础上,运用植被的去势(降势)典范对应分析和环境矩阵的CANOCO法进行流域物种组成和环境因素间的变量分析,提出了流域水生态恢复优先序判定的评价方法。以生态物理和经济社会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为基础,构建了ERP和PES的科学和实践平台,从系统合作的层面处理补偿管理中的相关复杂问题。从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实施机制的主要影响要素着手,针对补偿资金的使用、政策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监管3个方面,结合BMPs联合管理、整体优化思想给出反馈机制实施框架。选择永定河官厅水库以上流域为典型区,以2007年流域山西省、河北省出境断面的下泄水量为控制基准,通过确定污染物的入河量、流域水生态保护损益成本、区域均衡用水分配量,进行流域水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结合最优管理模式和系统优化理论,从研究区水生态环境最大程度改善层面出发,给出了基于社会机制、生态要素、管理体制的永定河流域水生态补偿实施及完善策略。

王惠玉[3]2013年在《大同市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水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探索解决海河流域水污染的新思路、新方法对于保障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以《大同市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项目为依托,分析大同市海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及至变化趋势,提出总量削控方案,为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得到大同市海河流域2006~2010年水环境基础数据,回归分析水污染物总量排放的情况,得出“十一五”期间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除工业废水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以各类规划中相关指标目标为基础,确定至2020年各项预测值的增长因子;以“十二五”期间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要预测内容,应用LEAP模型得到大同市至2020年水体污染物年排放情况;根据大同市水体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各污染物的削控目标,提出大同市水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及重点建设项目。大同市2011~202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呈稳定上升趋势,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畜禽污染源这叁种主要污染源对COD和NH3-N的分担率基本保持稳定;畜禽养殖业COD排放分担率始终在40%以上,对COD排放量的贡献最大;叁种主要污染源对NH3-N排放量的分担率均在30%左右。根据不同污染源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贡献率,以及污染源位置、排放口分布、河流环境容量等因素,最后确定两种削控方案。本文对畜禽养殖污染的估算可能存在偏差,而且未考虑农田耕作对水体污染的影响,其污染物的排放量、入河量的估算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

张崇清[4]2010年在《环境政策的有效性》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应对环境破坏,我国政府出台了众多环境政策,环境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具有公共政策的一般性,从公共政策角度系统地审视环境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完善环境政策。本文着重从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视角出发,以瓯海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为例,以实证的方式分析政策本身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其制度性缺陷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最后对完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政策提出对策性建议。

王卫平[5]2007年在《九龙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变化模拟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研究》文中指出以水环境容量为理论基础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当今水污染控制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急需要科学有效的开展水污染总量控制工作。因此,研究流域的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先通过水质评价确定了九龙江流域的主要水质超标因子,应用QUAL2K模型建立了九龙江水质模型,运用试错法模拟计算了九龙江干流段丰、平、枯叁个水期的水环境容量,最后提出了九龙江流域的水污染总量控制相关措施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污染源调查和水质评价,确定九龙江流域的主要水质超标污染物为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和大肠菌群,选择这4个水质因子作为水质模拟的指标。第二,应用QUAL2K模型建立了九龙江水质模型,把九龙江北溪干流划分为20个河段,把西溪划分为6个河段。对丰、平、枯水期模型的BOD氧化速率、氨氮硝化速率、有机磷水解速率和病原体衰减速率等参数进行校正,验证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适合九龙江干流的水质模拟和预测。第叁,对九龙江流域各水文站的历史监测流量进行水文频率计算,以90%、75%、50%保证率下径流量分别代表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的流量。根据九龙江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质目标,采用试错法定量模拟计算九龙江北溪和西溪各河段在丰、平、枯叁个水期的COD、氨氮、总磷、大肠菌群的最大污染负荷,作为管理环境容量。第四,对“十一五”末期2010年九龙江流域的水污染负荷与水环境容量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各河段的污染负荷削减量和削减率,据此提出流域内产业布局调整的建议措施。最后针对九龙江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保证总量控制目标有效实施的经济、技术手段和监督管理措施。

潘军峰[6]2005年在《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河流的干扰程度大大超过了世界上同类自然条件的国家和地区,许多河流面临水体污染、断流、生态系统恶化等严重的水问题,为衡量人类经济社会与河流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提出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是河流流域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水环境承载力,对于优化水环境、水资源的配置,协调区域生态建设、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与水资源、水环境的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水生态、水环境出发,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永定河上游水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首先将水环境承载力与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的纳污能力即水环境容量相结合,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从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媒介(水资源量和水体质量)入手,以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对象(人口、污染物质、人类活动等)为基础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最后以系统动力学为手段,建立了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并以桑干河流域为实例研究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对河流水环境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建立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

张小苟[7]2005年在《山西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出的《关于组织编制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要求,本着治理山西省水环境的污染,缓解山西省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目的,本文在水污染控制规划的理论指导下,按照治、用、保并重的流域污染治理策略,编制了山西省城镇污水治理规划,研究并提出了山西省城镇污水污染控制的工程方案和实施建议。 本文对山西省辖内22个市85个县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污水排放与治理现状等背景资料进行了调研分析:2004年山西省城镇污水排放量为254.81万m~3/d,年排放污染物COD33.5万吨,SS26万吨,BOD_5 19.5万吨,NH_3-N 2.1万吨,TP0.37万吨,而全省已建成并稳定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仅有17座,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4.39万m~3,目前处理量按设计规模的55%计算,处理率仅为22%,致使每天仍有约197.4万m~3的城市污水直排入河流,导致山西省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因此城市污水治理是关键。 本文根据山西省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山西省城镇化速度等,预测了2010年山西省各市县用水人口数;根据《室内给水规范》,同时结合山西省各市县给排水现状,确定了人均综合污水量标准;根据山西省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参考国内外城市的经验,确定了污水进水的COD、BOD_5、SS、NH_3-N、TP主要污染物浓度值;从而预测出2010年山西

李筱筱[8]2012年在《大同市重金属污染评价与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重金属污染形势较为严峻,自2008年以来,地域性血铅等重大重金属污染事件频繁爆发。“十二五”期间,重金属污染防治成为我国环保的重大战略任务。本课题以《大同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项目为依托,旨在摸清全市重金属污染现状,科学评价当前污染程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明确污染防治方向,为规划编制提供可靠依据。选择大同市工业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产排污系数法对污染源普查结果进行校核,得到全市范围的重金属污染物分布情况。大同市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气,2009年全市工业大气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达到35.38吨,占总排放量的95%以上;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量为207.9千克;未向环境排放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污染指数法和模型模拟方法评价大同市区域重金属污染,得出结论为大同市存在9个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分别为灵丘县武灵镇、柳科乡、东南河镇、赵北乡,南郊区西韩岭乡、水泊寺乡、古店镇,矿区和城区。结合污染趋势预测结果,提出区域防控、优化结构、加强污染监管、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和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等5个方面防治策略。本文建立的重金属污染防治评价方法是在基于产排污系数法和AERMOD模型调研区域重金属污染、等标污染负荷法和污染指数法评价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得出区域内重金属污染的主要防治区域、主要防控行业和重点污染物类型。模型方法克服了重金属空气含量基础数据缺失的问题,使得评价工作更为全面、客观,为重金属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也为后期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韩娜娜[9]2005年在《山西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河流的干扰程度大大超过了世界上同类自然条件的国家和地区,许多河流面临水体污染、断流、生态系统恶化等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河流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提出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是河流流域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水环境承载力,优化水环境、水资源的配置,协调区域生态建设、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与水资源、水环境的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水生态、水环境出发,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对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首先将水环境承载力与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水环境容量相结合,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从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媒介(水资源量和水体质量)入手,以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对象(人口、污染物质、人类活动等)为基础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最后以系统动力学为手段,建立了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并以桑干河流域为实例研究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河流水环境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建立河流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通过概念模型进一步建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工业、农业、人口、水资源、水污染5个子系统,共12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及子系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统的权重。 (2)从河流生态功能出发,指出生态需水量由生态基流、水面蒸发、入渗需水量组成,环境需水量由水沙平衡需水量、污染物自净需水量组成,而生态需水量对水质没有要求,只对水量有要求,而污染物稀释自净需水量不仅对水量有要求,而且水质也必需满足一定的要求。结合桑干河计算河流的生态需水量和环境需水量。 (3)建立了河流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污染物环境容量、生态环境需水量、水污染控制措施、水环境保护规划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模拟,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的建立与模型模拟能够对水环境控制措施进行量化,对改善桑干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水环境承载力生态需水量环境需水量系统动力学

陈丹[10]2015年在《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性的学术问题,而且是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目前关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对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总体上来看,目前还是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有很多内容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提纲,以矿业城市生态文明为视角,研究工作结合其他前辈的研究成果,拟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论出发,力图梳理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任务及主要内容;从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评价东部城市鞍山市、中部城市黄石市、西部城市攀枝花市的资源环境承载水平、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资源节约集约程度、环境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构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求解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并进行比较;同时运用排列图分析法,寻找影响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子,最后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政策措施和建议。论文整体包含有九章。每一章节力图能够进行合理的衔接,具体的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是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展开说明,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对国内外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如矿业城市理论、生态文明指标、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研究等,介绍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研究现状和研究的基础。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和技术路线,并给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第二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及内容。本章首先定位我国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的考量,结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明确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内容,即资源环境承载潜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本章从理论上阐述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和评价内容,为后续章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叁章,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归纳总结现有典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权数法、综合评价法,从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五个方面,分别对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叁个东部、中部、西部地级市进行评价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对叁大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有助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实证分析。第四章,矿业城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在国土开发之前应进行适宜性评价工作,有助于对开发活动进行科学引导,保障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章在归纳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叁个维度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单位面积非农业增加值、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比、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化率、人均住宅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比例、林地面积占比等13个指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第五章,矿业城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从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的角度出发,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即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六章,矿业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本章结合矿业城市的特点,从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治理、环境绿化、地质灾害等方面提取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万元GDP烟(粉)尘排放强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14个指标构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做好理论及实证铺垫。第七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水平评价。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的评价,本章引入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运用排列图法寻找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并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比较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第八章,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本章主要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叁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及展望。本章提炼和总结论文研究的结论,为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科学的政策目标。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问题,并对未来矿业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的做出工作展望。通过本文理论及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生态文明建设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权数法、综合评价法,从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五个方面,分别对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叁个东部、中部、西部地级市进行评价分析。鞍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近两年有下降态势;黄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呈向好发展趋势;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持续上升,呈富载状态。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叁个维度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第一产业比重、工业产值比重、单位面积非农业增加值、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比、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化率、人均住宅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比例、林地面积占比等13个指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鞍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水平最高,其次黄石市。就生产空间而言,鞍山市生产空间适宜程度最优,其次黄石市;就生活空间而言,鞍山市、攀枝花市生活空间适宜水平显着优于黄石市;就生态空间而言,黄石市生态空间适宜程度显着优于鞍山市和攀枝花市,鞍山市生态空间适宜程度略优于攀枝花市。3.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对叁大典型矿业城市资源节约利用水平的评价,有助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在构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均方差决策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叁者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呈下降或平稳态势。4.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矿业城市的特点,从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治理、环境绿化、地质灾害等方面提取万元GDP上业废水排放强度、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万元GDP烟(粉)尘排放强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14个指标构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环境质量状况,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做好理论及实证铺垫。鞍山市环境质量指数在波动中呈增长态势;黄石市环境质量指数波动很大,2008年以前呈上升态势,而在2009-2011年下降迅速,近两年又呈上升态势:攀枝花市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近年相对比较平稳,略有下降。5.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等维度深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的原因,鞍山市、黄石市、攀枝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均呈上涨趋势,黄石市、攀枝花市近两年上涨幅度减小,鞍山市近两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下降趋势;鞍山市和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黄石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变化趋势稍有差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均呈上涨趋势,环境质量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再平稳发展的趋势;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说明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受国家政策影响较为明显。另外,典型矿业城市的环境质量均是影响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厘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因素,运用排列图法分析矿业城市环境质量各影响因子;通过排列图法分析知,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发生地质灾害起数、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数、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投资、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从这个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地质环境是影响环境质量最关键的因素。6.矿业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体现矿业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更要体现每个矿业城市差异定位的不同,包括主要矿产资源种类不同、区域位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交通状况不同、先进技术不同、政策支持不同等。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方法的研究需要在评价指标的标准选择、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发展阶段差异、区域差异问题叁方面寻求突破。要提升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应建立促进矿业城市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实施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生态环境管理,深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本文创新点主要有:(1)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易定量化任务出发,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攀枝花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环境质量进行测算。(2)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适宜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环境质量测算的基础上,引入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测度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并比较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差异。同时运用排列图法,识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影响因子。(3)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具有其特殊性,本文将地质灾害发生起数、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数、地质灾害防治单位投资融入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使生态文明评价结果更接近现实。

参考文献:

[1]. 大同市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对策研究[D]. 张胜. 天津大学. 2004

[2]. 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D]. 付意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

[3]. 大同市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D]. 王惠玉. 浙江大学. 2013

[4]. 环境政策的有效性[D]. 张崇清. 复旦大学. 2010

[5]. 九龙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变化模拟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研究[D]. 王卫平. 厦门大学. 2007

[6]. 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应用[D]. 潘军峰. 西安理工大学. 2005

[7]. 山西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研究[D]. 张小苟. 太原理工大学. 2005

[8]. 大同市重金属污染评价与防治对策[D]. 李筱筱. 浙江大学. 2012

[9]. 山西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 韩娜娜. 西安理工大学. 2005

[10]. 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陈丹. 中国地质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大同市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