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驱动下的新文创设计论文

乡村文化振兴驱动下的新文创设计论文

乡村文化振兴驱动下的新文创设计

蔡 立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210037)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逐渐升温,乡村文创产品的发展逐渐被广泛重视,产品消费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当前乡村文创设计创新力不足,形式老旧单调,游客体验缺乏新鲜感。因此基于乡村文化振兴驱动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要建立新思路、新方法,探寻新文创对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传承发挥的重要性和价值。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新文创设计

文创产品设计是文化创意领域的重要内容,它的基础是创作、创造与创新,主导是文化和创意,它可以作用于各种形态的产业之中。近年来,文创消费市场不断繁荣,其中最为火爆的要属故宫博物院文创,作为国内的“网红博物馆”,凭借各路“萌萌哒”文创产品吸足了市场眼光,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这一现象反映出人们对文创产品不断有新需求、新喜好。“新”文创即文创的升级版,着重于表达视觉文化特征与创新,将风格更为突出的呈现,并更多使用现代时尚元素和新传播方式,使之形成新的面貌。

一、“新”文创新在哪里

1.概念新

文创产品设计是基于原有文化,结合现代元素创作出新的文化内容,随着人们对文创设计理念的认识逐渐加深,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的扩展。目前文创产品设计部分存在缺乏原创、产品雷同现象,缺乏新颖的设计概念。设计概念是设计师以独有的艺术、技术和基于对设计内容的全面了解,以及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提炼出来的主题,并使之成为设计的主导思想以贯穿整个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设计师与受众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更新,新的设计概念不断增多,设计师在确立设计概念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受众对象的知识背景和理解程度,也要考虑科技条件来进行创造,同时需着重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将文化创意特征更加突出的呈现。新文创提出了新的设计概念,体念了当地传统文化特色,也充分考虑了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

2.设计新

新文创的设计“新”主要体现在新创意、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运用。当今部分文创产品在设计时盲目迎合市场,产生不合理的设计表达和不规范的设计过程,设计作品粗制滥造。新文创需要重新衡量文创产品的设计标准,以生活为出发点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实现功能及感情上的新体验,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做出更新颖、更合理的文创产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设计手法、技术不断的补充,设计内容和形式也不断的丰富,新文创设计愈发重视新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完美融合。

试验所用岩石为花岗岩和大理岩,所有同类岩石试件均取自同一大块岩样,朝同一方向切割加工而成,通过切割机获得尺寸为75mm×75mm×150mm的试样,中间有效跨距长L=128mm,处于自然干燥状态。选取花岗岩和大理岩各4个岩样,都分作2组,每组2个岩样。分别对两种岩样做以下加工:第1组岩样不做任何改变,保持原岩试样;第2组岩样利用金刚石锯片在试件中部精心加工了一个深度2mm,宽度1mm的裂纹。

3.传播新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传播媒介在不断更新,传播方式也随之多样化。新文创传播的“新”体现在媒介融合,注重多种传播媒介的优势互补。一方面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提升线上传播的热度,另一方面强化线下终端主题化体验营销,两者都注重传播的创意性、趣味性、互动性,实现受众的广泛参与,如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生活馆、数字文创馆,为受众带来更有趣的互动体验。

生活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葬礼极为隆重。当一头象不幸遇难或染疾死亡,象群便会结队而行,在首领的带领下将死者运送到山林深处。雄象们会用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挖掘墓穴,将死者放入后,大家一起用鼻子卷起土块朝墓穴内投去,将死者掩埋。然后首领带着大家一起用脚踩土,将墓穴踩得严严实实。最后首领发出一声号叫,大家便绕着墓穴慢慢行走,以示哀悼。

4.营销新

优秀的新文创设计是基于对乡村传统文化内涵的把握。乡村传统文化有它的原生性和独特性,设计师在着手于文创设计之前,需做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文献检索,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背景、民间故事、文化风俗、乡土人情、民间手艺等,确定符合当地文化的特色定位。通过不断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整合自然与人文资源,使创意设计更有别具一格的个性,易于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基于乡村文化的新文创设计,必然少不了乡土情怀,将朴实的乡土之情融入到文创设计中,不矫揉造作,也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感情共鸣,打动消费者的内心。

二、新文创与乡村文化的关系

1.新文创源于乡村文化

社会经济价值。新文创设计赋予了乡村文化新的内容,被社会群众所理解接受,提升了乡村的文化认同度。这不仅促进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给乡村带来经济效益和文化知名度,也易于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摸索,开发出高品质、高服务、高回报的乡村文化产品,通过拉动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协同发展,为乡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新文创是活化乡村文化的重要工具

积淀已久的乡村传统文化由于碎片化和刻板化,渐渐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发展。新文创需要重新整合资源,在深度挖掘和创新性重塑中,结合现代元素,创作出易于社会大众所理解的文创产品。新文创使乡村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不仅有效保护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也加快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生态文明价值。美丽乡村的优势之一就是自然生态,这是城市空间所稀缺的,繁忙浮躁的都市生活让人更加向往回归自然,于乡村自然间放松身心,释放压力。乡村文创虽然以乡村文化与创意为主导,但也会充分考虑与生态环境等的融合,将自然环境与农产品等元素加以再设计,为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感。新文创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乡村文化与生态自然的结合,促进乡村生态文明的发展。

3.新文创对乡村文化发展的价值

新文创设计虽然以乡村文化为主导,但也重视自然生态与文态的结合。在文创设计过程中,抓住生态与文态的重合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在设计、生产、包装、运输等环节中充分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对自然造成的损害。将有文化烙印的生态作为文化资源的分支,使文化内涵不断升华,同时不断协调人、自然、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人们感受到乡村的新鲜空气和美丽风景的时候,也能体会到乡村文化的魅力。

第一,企业贷款困难。中小企业贷款困难是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中的最基本问题,之所以中小企业贷款困难,主要在于抵押和担保两项因素。具体来讲,中小企业抵押贷款办理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对企业的抵押物进行资产评估,这样之后,中小企业贷款才能生效。但是,我国已有的相关评估部门缺乏较为全面的评估系统,这就导致在对中小企业抵押物评估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评估程序繁琐,评估结果不准确,与当前的市场调研结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收费的标准高。

乡村文化是文创的创意之源。乡村文创的根基是立于乡村文化上的,以乡村文化为主体,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重点挖掘文化内涵,考虑生态与文化的结合,对人文资源进行创新性地整合利用,结合现代的技术手段,形成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文化标签,促进当地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基于乡村文化的新文创设计方法

1.深度挖掘乡村文化特征

新营销包括互动营销、体验营销、节日营销和主题营销等。以移动互联技术的“互联网+”消除了文创产品传统营销的时空限制,进一步拓宽了文化传播的空间,产生了新的营销方式。比如草莓音乐节、梅花节等节日营销和以休闲、养生、亲子、文化、宗教等为主题的主题营销,都通过“线上+线下”组合营销方式进行宣传,吸引受众,并产生了良好的互动体验,有效地传播当地文化的良好形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遵守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

文化传承价值。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就在于乡村文化的乡土特征、民俗特征,这是城市文化所没有的,它本身所特有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有着不可复制性与创新价值。新文创在设计的过程中,需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进行搜索、提炼、整理和复原,并注入新时代元素,创作出人们所理解、认同和有兴趣的设计。在赋予本土化传统文化内涵中,给乡村文化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实现文化传承价值,有利于乡村文化在时间空间上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创新,实现“科技+文化”

优秀的新文创设计必然要坚持创新。乡村文创设计要不断注入时代特征,要坚持创新为动力,要实现“科技+文化”的融合创新,紧跟技术潮流,加强新技术的引领和开发,并合理运用互联网和新传播工具进行推广,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和科技驱动的双赢目标,最终带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环境卫生学的实验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结合答辩的模式,能够增进教师与实验各小组的共同学习的能力,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协同关系[13-14]。同时,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课前为学生创设科学研究的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指导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式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处理信息,设计实验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做好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科研报告等。这一过程中,既增强了学生运用综合思维能力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

四、结语

新文创设计需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通过科技手段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新文创设计赋予了乡村文化新的形式和生命力,坚持以人为本,可以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带来经济效益,形成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范周.从“泛娱乐”到“新文创”“新文创”到底新在哪里—文创产业路在何方?[J].人民论坛,2018(22).

[2]刘平,杨杰.“互联网+”背景下文创产品的设计趋势及方法[J].大众文艺,2018(19).

[3]陈彤.海峡两岸乡村在地文创调查与研究[J].经济界,2016(06).

[4]张尚遥.乡村文创让古村落焕发新活力[J].就业与保障,2017(12).

[5]王云,石元伍.传统文化与文创设计研究[J].安徽文学,2018(10).

[6]章有国.“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文化的传承——以晋南D村为例[D].山西师范大学,2017.

[7]周杨静.南京特产生态包装设计的现状探讨[J].美术大观,2018(06):98-99.

作者简介:

蔡立(1994-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通讯作者: 杨杰(1973- ),男,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品牌传播与创意设计。

标签:;  ;  ;  ;  

乡村文化振兴驱动下的新文创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