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人民性特质论文_张子妍

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人民性特质论文_张子妍

(福建省 福州市,350001)

摘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和人民性思想结合起来,人民性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突出政治建设,坚守人民立场;重视思想建设,坚持人民主体性;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服务人民水平;改进作风建设,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推进纪律建设,赢得人民信赖与拥护;夯实制度建设,保障权为民所用。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人民性

“一枝一叶总关情”,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心系人民,依靠人民,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一次次历史性飞跃。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党的历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充分彰显了人民性特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为人民造福的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内核,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各个层面。

一、人民性简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心系人民,执政为民,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的思想理论充分体现了人民性特质。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等。

(一)人民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民”是相对于一定阶级而言的。这里的“人民”构成了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民”也是一个集体概念,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构成了“人民”这一团体。正如《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那样,“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回顾马克思所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是社会主义的大多数人,他们属于人民的范畴。但“人民”也是个体概念。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注到每个人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强调每个人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民”是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对社会变革起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民”是突破了国界和地域的,具有广泛性。所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要联合起来。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2]为人类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马克思主义充分凸显了人民性。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价值上看,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根基。人民性如同一条鲜明的历史红线,贯穿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深刻阐释了“人民”的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人民性。邓小平理论充分关注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着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从实践意义上看,马克思主义人民性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指引,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是力量之源、执政之基,是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永恒坐标。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性特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生动实践中汇集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力量,形成了队伍强大、思想先进的执政党。

二、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概述

(一)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发展历程

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完善的。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率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运用“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形象比喻,表达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系统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指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重点研究了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如何在人民群众面前展现党的光辉形象,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严明党的纪律、规范党内行为的条例。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了重要阐述,指出要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主要内容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必须贯穿到党的建设各个环节。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涵盖了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六个建设层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方位,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内涵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并且为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明确了发展方向、指明了发展路径。而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强有力地推进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领导力量保证。

三、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人民性特质分析

人民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各个层面,为党团结带领最广大人民群众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提供了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

(一)突出政治建设,坚守人民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中国共产党需要将政治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应然追求和必然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充分肯定了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强调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严守相关政治纪律、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要“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3]

意味着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政过程中从政治入手,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人民的主体地位谋篇布局,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的政治立场,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作为自己的重要执政根基,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收获感和幸福感。

(二)重视思想建设,坚持人民主体性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从思想上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的鲜明特征和重要任务。通过思想建党,着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思想觉悟,做到始终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面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动摇理想信念,背离了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强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切实尊重人民主体性,将崇高的理想信念转变为执政为民的的实际行动。

(三)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服务人民水平

加强组织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有诸多发展与创新,切实提高了服务人民群众水平,体现了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

选拔有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和为民务实的党员干部能为党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巨大的力量。必须突出政治标准的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干部,选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力量支持。基层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分布最为广泛的党组织,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点工程不懈推进。

(四)改进作风建设,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都与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频次渐降。更为严重地是,党内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作风问题。如部分党员干部存在追求奢靡的生活方式、“三公”消费、大办婚丧嫁娶活动等作风问题。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等作风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建设,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光辉形象。不良的工作作风犹如一道无形的墙,将党和人民群众隔离开来。长此以往,中国共产党将失去深厚的根基、坚定的力量,所以领导干部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推进纪律建设,赢得人民信赖与拥护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党的建设扩充到了六个层面,纪律建设首次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共同被纳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铁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不断走向胜利的保证。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需要做到严守党的纪律、严明党的规矩,充分发挥规则的制约作用、规则的教育作用,需要实现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有机结合,需要立足群众、注重细节、把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处理好、把人民群众身边的难事解决好。要坚决打赢反腐攻坚战。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治国理政,反对和根治腐败是一场永不懈怠的持久战。铁的事实表明,反腐败是民心所向、正义所在。

(六)夯实制度建设,保障权为民所用

夯实党的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是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没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没有牢牢扎紧制度的笼子,就无法保障权为民所用。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民主集中制的落实有效地避免了个人专权主义,使党内充满了民主的氛围,保障了权力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的公开性、公平性,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之下,切实保障权为民所用。

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六个层面均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了人民性特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基本内涵、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怀揣人民至上的初心,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武装头脑,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掌舵人,凝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力量,书写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答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习近平.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

[3]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7,10(18).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戴焰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J].理论与改革,2018,1(11):21-22.

论文作者:张子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人民性特质论文_张子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