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生产运行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王浩然

农电生产运行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王浩然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对电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需求量的增加使我国农村在供电上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何加强安全管制,提高农电生产运行工程的安全性,是我国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对农村用电安全问题探讨已迫在眉睫,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农电生产 安全管理 注意事项

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得到了完善,农村供电的安全生产也得到了近一步的保障,但与此同也对农电生产运行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对相应的解决措施,如何安全管理贯彻农电生产运行的全过程是目前我国农电生产运行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农电安全管理现状

(一)注重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电力企业都将我国家颁布的决策部署贯彻到了企业之中,也始终将农电生产运行作为工作中的重点问题,抓规范、抓违章、抓建设并将安全生产机制落实到各级农村之中。在管理过程中,加强管理措施,下移安全管理重点,使安全管理机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确保我国农电安全生产运行能够平稳的持续发展[1]。

(二)管理得到规范

我国多数电力企业针对农电安全生产运行制定相应的标准,同时这些公司在运行中也是按照此标准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实际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同时,供电企业还建立了农电调研、监督、沟通、创优等一系列的评价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使我国在农电生产运行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3]。

(三)针对农电安全生产运行开展活动

供电企业,针对农电生产运行情况制定了安全评价准则,电力企业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对农电安全生产运行进行全面、深度地评价,为提高农电生产运行安全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应当认真的组织企业工作人员对供电线路、设施开展春秋季安全检查,将农电生产运行安全评价工作持续开展下去[4]。

二、农电生产运行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电网硬件配置低

当今,我国农村的用电来持续增加,但农村电网的设备并没有随着用电量的增加而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样导致了农村电网设备的无法满足现有的工作强度,这样当线路、设备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也就无法对线路、设备进行维护[5]。

1.由于受资金的限制,农村电网的改造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时间内 无法对其进行彻底的改造,因此电网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这增加了农电生产运行过程中事故的发生的概率。

2.我国在农电生产运行的有效统一管理做的尚且不够,电力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职权划分不够明确,这导致农电管理极容易出现盲区以及薄弱环节,这也是事故容易发生的原因之一。

3.一些人烟稀少的地区的供电线路经常会受到所害会被不法人员盗取。同时由于其它工程的需要,部分正常运行的供电线路周围经常会发生取石取土的现象,这对农电安全管理都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安全意识差

少数的农电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到位,他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轻视安全管理,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故障。同时,由于电力企业对农网安全运行和维护的忽视,导致了在农网没有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的规范也是导致农电生产运行安全事故增多的重点原因。

(三)线路广、点多、管理难度大

农电的供电线路庞大,分布广,线路会分布在农村的各个角落,因此在安装和检修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农电线路在安装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故障都会各不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在线路检修、故障整治、线路养护、抄表、安全管理上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这些工作落实也是困难重重。

三、安全管理中需要的注意的事项

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对管理的规章制度要逐步进行完善,确保实施过程的高效顺利。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农电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从根本出发,明确目标。当供电线路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所在,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安全管理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从问题的根源对问题进行解决。

(一)强化管理目标,建立安全防范意识

电力企业需要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分门别类的农电安全管理具体规章制度,将其进行分解,然后分别落实到各个乡镇、村落的各个部门的员工之中。同时需要针对安全管理制定奖惩制度,以季度或年作为考察期,将安全管理细则当作安全管理实施的有效依据。

为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应当开展普及安全知识培训活动,树立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常识,这样可以使安全管理机制逐渐走向平常化、标准化。例如在电路设备施工区上挂上工作区域闲人免进、高压危险且勿攀登等警示牌。有关电力的媒介应当对进入施工场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动态介绍,并增加宣传力度,这样可以使安全管理知识能够在工作人员以及老百姓中得到普及。

(二)提高安全意识,建立标准规范体系

农电生产运行安全管理不仅是一项具有危险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技术的工作。因此对新加入的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系统培训。依据农村供电所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新加入进行简单有效的教学。所需要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应当一边参加培训,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同时企业应当对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理的人员不能进行聘用,避免为日后的工作留下隐患。对于员工的去留问题,应当以实际操作的安全管理机制作为标准,工作突出的员工企业应当予以奖励,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使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时可以让老员工参与进来,增加老员工和新员工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提高老员工的知识储备,以及更新老员工的储备知识,提高所有工作员工的安全意识。

构建经济用电、安全用电、合理用电的网络格局。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农村用电户和农电管理企业安全供电工作的要求和意见,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用电情况依据《农村安全用电规程》、《农村低压电气安全规程》等相关规范建立适合应用于本地的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机制的制定,可以借鉴标杆线路、标杆供电所的建设经验,不断提高农电网的安全管理水平,使农电的生产运行逐渐变得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

(三)提高安全服务质量

用电居民对用电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安全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农电生产运行中,要加强对农民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漏电设备保护知识的普及。以往的农村的触电经验告诉我们,多数事故都是由于用电户的用电安全知识匮乏而造成的,因此加强在农村用电户中安全知识的普及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在农村用电中常见的安全事件以及安全知识应当在农村的大街小巷利用大喇叭进行宣传,提高人们对安全用电知识的掌握,这可以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近几年,我国农村用电发生了巨大变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农村电路网络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因此,必须增加对农村用电的安全管理,依据用电地点的实际情况,对农村的用电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这是提高农电生产运行安全管理的一条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新国.供电局营销活动经济分析[J].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12,10(13):14-15.

[2]李彦斌.魏蓬.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能力探讨[J].陕西电力,2013,12(8):22-23.

[3]樊成虎,李莉.强化理论在保障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陕西电力,2013,7(14):19-20.

[4]王继峰,秦亚军.供电企业农电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陕西电力,2010,8(4):50-52.

[5]郭情林,刘相成.农电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专题论坛,2011,11(17):144-145.

论文作者:王浩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农电生产运行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王浩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