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肖海斌,李琳

肖海斌 李 琳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 湖南湘潭 411101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术对于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40例较大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胸肩峰动脉皮瓣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软组织缺损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胸肩峰动脉皮瓣修复的方法在对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效果明显优于使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皮瓣修复;不同类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观察

  对于手部的皮肤软组织的缺损而言,是在目前外科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以及各类电器的使用不断普及的前提之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情况也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1]。皮瓣修复的治疗方法在目前得到了普及,但皮瓣修复的种类较多,对于皮瓣类型的选择往往会影响到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治疗效果[2]。我院分析了手部皮肤缺损患者使用不同皮瓣修复类型的治疗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2月-2015.2月间收治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所有患者经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性患者的数量为22例,女性患者的数量为18例,患者的年龄为16-45岁,平均年龄为25.98±3.65岁。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数量为2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16-44岁,平均年龄为23.69±2.98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的数量为11例,女性患者的数量为9例,年龄为18-45岁,平均年龄为25.58±4.85岁。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需要使用皮瓣修复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彻底的止血以及清创的处理,若患者出现了骨折的情况,需要对患者进行骨折内固定的处理,若患者出现了肌腱断裂的情况,可以对患者的肌腱进行常规的缝合治疗,若患者有需要,可以对患者的皮瓣移植的位置的动脉以及静脉进行分离处理。

1.2.1 观察组患者的皮瓣修复方法

对于观察组患者而言,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胸肩峰动脉皮瓣修复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以患者的锁骨中外的1/3下方的24mm的位置对于患者的下方皮瓣进行设计,在患者的深筋膜的下方位置按照由远到近的相关原则对于患者的皮瓣进行相应的游离,同时需要将患者的胸肩峰的动脉包含在患者的皮瓣内部,在此过程中注意到皮瓣的蒂宽度应在7cm左右,并对患者的手部创面进行治疗。

1.2.2 对照组患者的皮瓣修复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股前侧皮瓣修复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临床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髂骨上棘以及患者的髌骨外部的上缘连线中点作为轴心,并需要将轴心点的位置靠近患者的皮瓣上部的中心位置,并对于患者的皮瓣外侧进行相应的切开,在切开到阔筋膜的下方对于患者的皮支血管进行相应的确认,对于患者的皮支血管进行有力出力,直到患者的股外侧动脉降支,并在患者的皮瓣内侧进行切口处理,在患者的深筋膜下方进行相应的分离。

1.3 疗效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疗效标准需要按照周浩[3]等研究过程中的疗效标准进行制定。显效:患者的缺损位置完全修复,手腕关节的生理功能以及外观完全正常。有效:患者的缺损位置基本恢复。手腕关节的外观以及功能基本正常。无效:患者的缺损位置没有恢复,手腕的外观以及功能出现严重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对于较大面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而言,在临床上一方面会对于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患者的手部外观受到较大的影响,对于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因此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极为重要[4]。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股前外侧皮瓣的血管蒂往往较长,同时口径也较粗,在此位置能够为患者提供面积较大的皮瓣,位置方面也较为隐蔽,也能够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感觉神经。但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操作显得较为复杂,对于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因此无法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5]。但使用胸肩峰皮瓣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在对于皮瓣切取时显得比较简单,并且安全性也较高,同时供区更加隐蔽,因此在临床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取得相比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月辉.应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四肢功能部位深度电烧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1):1575-1576.

[2]贾建忠,李国耀,张津生等.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食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0,24(2):122-123.

[3]周浩,周荣博.不同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210-210,211.

[4]张伟峰.不同类型皮瓣修复上肢深度电烧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29-230.

[5]邓建平,黄雁翔,裴春燕等.不同类型的岛状皮瓣在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2):143-145.

论文作者:肖海斌,李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  ;  ;  ;  ;  ;  ;  ;  

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肖海斌,李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