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育研究论文

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育研究论文

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育研究*

徐 红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 信息时代,政府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文章从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结合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分析信息素养与创新型人才培育的关系,讨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如何与创新型人培育相合,并提出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信息素养;创新型人才;图书馆

在新形势下如何让大学生能够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和压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创新需要获取知识,知识从信息中得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为人类获取信息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人类信息的有效利用带来了新的困难。

1 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最早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在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的。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信息素养提出明确的定义,即具备信息素养的个人应该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能够查找、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要的信息[2]。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又有新看法。2003年9月,联合国信息素养专家们在布拉格会议上发表了“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素养社会,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会议中明确指出:信息素养正成为一种全社会的重要因素,是人们投身社会的一种先决条件,如果没有信息素养,信息社会将无法发挥其潜能[3]。信息素养是一种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是一种对多个学科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都能进行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再结合自己所需进行学习,从而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发挥、个人自身能力得以提升。信息素养涉及艺术、经济、历史、哲学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背景,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是一种科学的知识结构。

坚持政务活动的公开透明化是保证行政人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实现公正廉洁的重要条件,也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推动行政问责制高效实施的前提。然而,当前部分行政部门为了避免出现在犯错误后被问责或是追求司法责任的情况出现,在执行部门工作的过程中采取不公开政策。这对行政问责制的深入发展形成了阻碍,因为问责主体在发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准确地找到负责部门来解决问题。

2 创新型人才的特点

创新是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为基础,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异于常人、常规见解为导向,在特定的环境中,以获取有益效果为目的,进行创造新事物和改进事物的一种能力[4]。大学生想要发展、想走在时代前列,就要具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新时期,创新型人才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对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此规范自己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拥有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含的潜在本质力量的精神力量。创新型人才在创新意识方面的主要表现:一是对问题具有敏感性,在一些平淡无奇的事情中总能察觉出不同寻常事情;二是对问题的认识有独特性,提出来的观点或看法不同寻常但又能被别人乐于接受或是认可;三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疑惑的事情,创新型人才往往会积极主动地关注它、了解它,并为了弄清楚它们的因果关系会提出各种问题;四是有持续的研究心和深厚的创新兴趣,创新型人才对待问题总能乐此不疲地去了解、学习、研究。这类人才往往是热衷于各种创新活动,并从活动中能得到满足。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创新型人才的成功,就是对这一句至理名言的验证。

输出描述图像的DOT脚本文件应是可以被Graphviz渲染得到一个二叉树。根据DOT语法,主函数有2种,graph是无向图,digraph是有向图。在无向图中用—表述结点之间的关系,在有向图中用—>表述前一个结点指向后一个结点。要绘制的二叉树结点之间的连线并无箭头,因此选择无向图graph,用—描述结点之间的关系,DOT脚本内容如图5所示.

2.2 具有创新思维

2.2 影响因素分析 将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行为问题有关且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意义的因素包括: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关系、管教态度、管教方法、社区环境、父母对子女期望、学习成绩、社区环境共8个因素。见表1。

2.3 创新能力

1.药品选择红磷不好。资料表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低于这个浓度熄灭,高于这个浓度能继续燃烧,所以用红磷误差较大。

除此之外,创新型人才还应具备持久的观察力、要有创新的激情和热情,勇于将创新思维变为现实的拼博精神和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灵活的思维,能有效地激活自身的潜能,能在不经意之间绽放出异于常人的创新性火花。创新性思维能够摆脱传统的惯性思维,跳出既定的模式,把海量信息经过筛选、整合转换成有用信息去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起点,是求新求异的意识、是求真求实的意识、是求变的意识。因此,创新型人才应该培养其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增强对信息的敏感力、洞察力。

3 信息素养对创新型人才培育的影响

3.1 信息素养对创新意识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人对信息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与自己的知识结构相整合,通过判断和思考产生出新的观点或是新的方法,去解决现有问题。对信息的收集、融合、判断、思考、转化的过程就一个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和有用信息的吸收、分析、转化形成新观点。

学生在学习各个学科的时候或是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时候,往往会利用旧的分析标准和综合方式,而后在学习或是分析综合过程中逐步形成新的分析标准和综合方式,这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在信息获取能力方面能够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对自身的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

3.2 信息素养对创新思维的影响

信息素养是一种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和各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素养的提升能拓宽人的思路,引起创新的兴趣,激怒创新的欲望。

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不甘落后勇于创新,敢于按照自己的判断去实践自己的设想。艾萨克·牛顿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当苹果砸到他头的时候,他捡起苹果,内心思考着:“为什么苹果不会落向旁侧,而是垂直落下呢?难道地球对它有一股吸引力?”他按照自己的判断、自己的设想,将生活中其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运用自己的丰富的知识,采用异于常人的论证方式,去证实自己当初判断和设想,最后他提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3.3 信息素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门课程,大部门由图书馆馆员进行该门课程的讲授。在信息时代,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不断提升。因此,在学校层面,要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所有任教教师在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鼓励并督促任教教师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在图书馆层面,要进一步优化任教教师的队伍结构,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在个人层面,任教教师要自觉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树立起终生学习的理念。

4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有效策略

信息素质是人类后天培养的一种伴随终身的能力。大学时期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佳时期[7]

4.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而言,他的一切行为需要通过他的大脑,一定有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动机。[6]”这种愿望动机实质上就一种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可能来自外界,也有可以来自身的思想、激情、念头。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常常受外界海量信息的刺激,从而激发他创新的愿望。信息素养就是创新行为的愿望动机。海量的信息经过具有信息素养的人的收集、筛选、思考、判断、提炼等一系列的处理,最终形成新观点。这些对信息的敏感性,表现出学生追求新知识、处理新信息的热情,与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敏感度、创新兴趣、创新激情是息息相关的。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辨别能力,实际上也是创新知识的处理能力、辨别能力。学生若缺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辨别能力,那他的创新能力也是相对薄弱或是缺失的。

4.2 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丰富资源的优势

受社会发展、信息技术进步、资源日益丰富等诸多因素的驱动,图书馆已从传统服务、被动服务逐步转向主动服务的智慧图书馆发展。智慧图书馆是指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向读者提供其所需的资源或服务,整个过程以一种自动的、人性化、交互式和个性化的方式提供,甚至并不用读者提出服务请求或输入查询指令,就能通过历史信息、聚类信息或其他数据分析,为读者提供相应服务[8]

4.3 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教育方式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具有丰富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是高校储存资源相对较为完整的一个部门。图书馆所有资源的建设都是满足全校师生教学、科研服务,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随着图书馆内的馆藏资源不断充实、结构不断完善,图书馆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效应将不断地延伸和扩大。互联网的接入使得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为广大学生提供新鲜资讯,让其掌握更多的国际、国内动态,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一定的基础。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创造的能力[9]。近年来图书馆不断翻新改造,馆内空间布局更加人性化,为学生学习、独立思考、小组探讨、知识交流和经验分享提供了更多的独立空间,如创客空间、研修室、研究写作室。智慧图书馆还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信息;智慧图书馆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前沿思想搜集并整理出来,向学生提供服务,让学生主动去寻找它、发掘它,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创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科研及创新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现代的图书馆既能提供独立阅读思考的空间,又能提供个性化的需求服务,同时还有汇聚学术前沿资源供学生学习,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4 发挥图书馆专业信息资源优势

图书馆收藏的专业期刊、会议论文集以及专题论文均为实效性较强的文献,为学生提供更快、更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图书馆专业学术资源,更能引发学生思考,保障学生的创新活动位于学科前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能拓宽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不竭动力。

4.5 将信息素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有机结合

开展读者信息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现有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方式、形式形成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一是常年向刚入学的新生提供新生入馆教育,带领学生走进信息素养之门;二是开展文献信息检索公选课,培养捕捉有用信息,并利用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向学生提供各类信息检索、信息利用的专题讲座,同时训练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四是与创新创业专任教师合作,共同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如开展嵌入式教学、论文综述训练等;五是面向全校学生举办各类创新实践活动,给学生创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为适应信息社会,他们理应先成为具备信息素养的人,进而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高校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具有教育职能和信息职能,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将信息素养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作用,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从表2 看出,单株产量与各性状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依次为有效荚数>单株粒数>茎粗>百粒重>有效分支>主茎节数>底荚高度>生育期>株高。其中,有效荚数、单株粒数、茎粗、百粒重、有效分支、主茎节数、生育期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底荚高度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各农艺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有效荚数与单株粒数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达0.976;单株产量与有效荚数、单株粒数,茎粗与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节数、有效分支的相关系数在0.4以上。表明,植株茎干越粗壮,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支越多,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就越大,单株产量就越高。

参考文献:

[1]李爱武,柳晓春.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4):1-5+12.

[2]American I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I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Iiteracy.FinaI report[R].American:Association American Iibrary,1989.

[3]孙平,曾晓牧.面向信息素养论纲[J].图书馆论坛,2005(4):8-11+106.

[4]陈敬全,孙柳燕.创新意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周文涛.营造创新环境 培养创新能力[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5):39.

[6]王锦贵.论信息素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4(1):33-37.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8]聂慧.高校图书馆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3):97-98.

[9]刘炜,刘圣婴.智慧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框架初探[J].图书馆建设,2018(4):91-95.

[10]缪晓燕.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8(2):24-25.

[11]高岩,李文福,郝春东.大学生信息素养对创造性倾向的影响:文理分科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5):768-772.

[12]陈德云,王军,范莉萍.基于MOOC的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策略[J].河北科技图苑,2019,32(2):84-87+74.

[13]常志坚.基于“互联网+教育”新常态的学前教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策略[J].陕西教育(高教),2019(3):36-37.

[14]戴理达.全球竞争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对接职业胜任力的路径研究[J].教育导刊,2019(3):82-87.

[15]肖租秀,洪月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42-145.

[16]曹树金,王志红.中美城市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中阅读推广策略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16,9(1):11-16+22.

[17]徐红.嵌入式服务——高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新途径[J].工程技术研究,2016(8):233-234.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Xu Hong
(Guangdong Engineering Polytechnic 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Government is laying more stress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bas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Proceed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talen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discusses how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ollege libraries can be integrated with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innovative talents,library

中图分类号: C9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2789(2019)17-0204-03

基金项目: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般课题项目“微时代下毕业设计信息收集微视频教学设计与开发研究”(KY2017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徐红(1982—),女,图书资料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学,阅读推广。

标签:;  ;  ;  ;  

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育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