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跨国经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_跨国经营论文

发展跨国经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_跨国经营论文

发展跨国经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调整论文,跨国经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丰富的市场供应极大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市场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应当看到,当市场的供应超出了市场的需求,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之下,经济就很难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稳定的增长了。由此看来,要想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克服市场需求所带来的约束,那么就只有调整旧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产业结构方面看,我国基础产业滞后,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势头不足,解决这一结构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发展我国的跨国经营。发展跨国经营可以充分利用和消化国内剩余的生产能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跨国经营,瞄准高新技术、高科技产业,又可以带动国内产业的升级。

一、发展跨国经营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结构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阻碍,有些行业的生产和加工能力都大大过剩。比如VCD行业、 纺织行业、制药行业等行业的生产加工能力都远远超过了国内的需求, 其中VCD行业,供需之比接近3:1;纺织行业67%的生产能力过剩;制药行业, 生产能力是市场需求的1.7倍。而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综合国力的提高,不可避免地还会出现其他过剩的生产加工能力,因此,如何消化国内过剩生产加工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将是一项长期任务。而发展跨国经营则能在产品出口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输出设备和技术,从而将部分国内过剩的生产加工能力和适用技术转移到国外,这样不仅能够将剩余生产加工能力消化吸收,还能够为国家创造利润,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供资金,有助于改造传统工业和落后工业,进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转换的良性循环。上海某无线电厂在非洲某国开设电视机厂,将国内早已饱和了的黑白电视机的生产流水线转移到那儿生产,此举不仅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还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这项工作,将在今后几年内将一些成熟的生产线产品(如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国外。

在以利用、消化国内剩余生产能力为目的的跨国经营中,应当注意选择适当的目标国(地区),这些国家(地区)最好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地区),正在面临着经济建设的任务,急需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工艺。而且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保持着很好的外交和经贸关系,这使得到那些国家去经营的企业会在政策上得到一些优惠或倾斜。发展中国家中的越南及非洲、拉美的一些国家就是很好的选择。

二、发展跨国经营 有利于带动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调整高层次的表现,要求将资源按照产业梯度配置到技术水平更高,附加值更大,产业关联度更强的部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将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要去世界市场上寻求资源,并有效地组织和运用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这就需要进行跨国经营。

发展跨国经营不能只满足于消化吸收国内剩余的生产加工能力,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高科技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中去。在国外,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一些高科技产业已经处在了世界领先水平,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要在国内自己搞这些产业,那么只能由零开始,但如果我们走出国门,到国外去发展这些产业,利用当地的科技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那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从而推动国内的产业升级。

为了起到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作用,发展跨国经营要瞄准世界最新的科技动态。比如能源领域的替代能源、燃料电池;农业与食品领域的基因工程食品、水产养殖、无土栽培;信息技术领域的并行处理、光学计算机、生物芯片、智能媒介、神经网络、宽带网络、电子货币;材料领域的陶瓷发动机、超导材料、智能材料;医学领域的基因疗法;交通领域的高速列车、高超音速飞机……。

开展跨国经营,发展高新产业,对我国会有如下好处:

1.带动国内产业升级

技术水平落后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产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扭转这一局面就可以使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如果能够走出去,投资于国外的技术开发行业,就可以系统地掌握国外先进技术以及技术进步的促进机制,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趋势,依托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新兴产业部门,从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如首钢于1988年购买了国际著名的冶金机械设计公司美国麦斯塔工程设计公司70%的股份,从而获得了国外先进的轧钢和连铸优势。

2.引发技术外溢

技术外溢(Spillover )是指先进技术的拥有者在一些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输出的技术,这些技术一旦被别人吸收,也就导致了技术外溢引起的技术进步。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领先优势,常常对高新技术的输出有着严格的限制,但如果由我国参股或控股的公司在那些国家注册成立, 就能够在“干中学”(Learningbydoing),从而掌握先进技术,推动国内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利用国外资源

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缺口大,所以应当利用国外丰富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这些在国内不可获取的资源可以由设在国外的中资企业获得,并为发展我国的高新产业服务。

4.利用国外企业的经验曲线和历史优势

经验曲线指的是在给定的技术和设备规模条件下,由于“熟能生巧”所带来的成本优势。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收购国外企业,充分利用其经验曲线和历史优势来获得效益。如北京联想、山东浪潮集团跨国经营的成功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另外要指出的是,跨国经营的形式不一定要设立工厂企业,也可以与国外研究机构联合,在科技发达地区(如美国的硅谷)设立实验室,利用国外先进的设备、高级研究开发人员进行高科技领域,特别是我国比较薄弱的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其成果则为我所用。这样就可以使我国的高新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并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将这些技术产业化,以对经济结构、支柱产业进行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三、现在正是我国发展跨国经营的契机

我国跨国经营的发展近年来有所增长,但还是比较落后,这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也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资料表明,一国企业向外投资与国内引进外资,即“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比例,发达国家是1.4:1,发展中国家是0.13:1,我国仅为0.05:1,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要加大发展的力度。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来看,中国发展跨国经营的条件已经成熟,而且目前正是发展跨国经营的有利时机,主要表现在:

1.国际政局稳定

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的两大主题,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许多国家对外国投资者的利益都给予国民待遇等法律上的保障。目前稳定的政局使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流入放宽了限制,允许投资的领域不断扩大,而且还明确规定不对外资实现国有化,不少国家还以建立出口加工区、给予税收优惠等形式吸引外国投资。

中国已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与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多年以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上确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形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和尊重。我国又把坚持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使中国的大市场日益为世人瞩目,各个国家都非常愿意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美国总统克林顿作出今年六月提前访华的决定就是因为他认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实在太重要了”。

2.某些技术有一定优势

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总体水平不高,但在某些生产环节上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拥有一些技术较先进而国内市场已经饱和或基本趋于饱和的装备(如 VCD 生产线),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 特别是一些适用技术,对发展中国家有较大吸引力,这有利于转移过剩生产能力。

我国基础研究的领先也为跨国经营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产业要升级就必须发展高科技,没有基础研究的理论武装就不可能理解、运用高科技,更谈不上在国外涉足高科技产业从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

3.跨国经营的开展有资金上的保障

中国现在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雄厚的外汇储备为跨国经营的开展提供了资金来源和保障。不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自有资金,具备了开展跨国经营的能力。而且,跨国经营不一定要有许多资金的支出,因为在海外投资不一定要独资,也可以是合资;不一定要控股,也可以是参股。还可以凭借企业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充分利用当地贷款或从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以少量的资本控制大量的资金,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如1986年7月, 中信公司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有限追索杠杆租赁”的方式,从国际银团贷款1.4亿澳元,购入澳大利亚波特兰炼铝厂10%的股权,1987 年至1988年即获利数千万美元,被国际经济界誉为“中国海外投资的成功先例”。1986年9月, 中信又依靠贷款与加拿大企业合资购买并经营塞尔加纸浆厂,不到三年就全部还清了贷款。

4.东南亚金融风波提供了进入其市场的绝佳机会

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波使东南亚各国元气大伤,各国货币纷纷对美元大幅贬值,许多企业濒临倒闭,目前许多欧美企业在东南亚市场上大肆收购兼并这些企业。中国也应当利用这一时机,在东南亚市场上收购兼并一些企业,一方面可以容易地进入东南亚市场,另一方面,一旦东南亚经济复苏,将会带来很大的收益。中国现在进入东南亚市场有两大优势:一是人民币坚挺;二是风波期间中国政府庄严承诺人民币不会贬值,没有导致东南亚货币进一步贬值,正如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所言“这使亚洲国家感激不尽”,这一点对我国企业进入东南亚市场是非常有利的。

5.海湾地区重建将提供进入其市场的机会

海湾问题和平解决,战争虽然阴影尚存,但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于是战后的重建工作必定会被摆上议事日程。海湾地区石油蕴含量丰富,重建的资金有保证,但那里的工业却不发达,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那里开展跨国经营和国际承包,在帮助重建的同时,利用其资源和资金,转移消化过剩的国内生产能力,进入该市场。在本次的海湾危机和上次的海湾战争中,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和平解决,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海湾国家包括伊拉克的尊重和友好,这对中国在那里开展跨国经营是十分有利的。

结构问题关系到效益、通胀、就业、资源和环境等大问题,现代经济的增长将始终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发展跨国经营是解决这一结构问题的一个积极的措施,这就要求到世界市场上去开拓、组织、利用资源,转移过剩生产能力,发展高新产业,以技术进步推动国内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中国应当及时抓住现在的有利时机,发展我国的跨国经营事业。

标签:;  ;  ;  ;  

发展跨国经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_跨国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