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评价的现状及优化方案论文_王榕

小学语文作业评价的现状及优化方案论文_王榕

王榕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小学 重庆 409000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一直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语文基础功底打扎实,学生才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不费力气。而学生要巩固语文知识,不仅仅靠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更要靠课后作业的练习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后作业一定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长期以来,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未对学生的作业设计给予过多的关注,导致了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存在很多问题,起不到布置作业本身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068-01

一、目前小学语文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课后作业的目标不明确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将作业布置视作是对应期中期末考试的练习方式,完全背离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宗旨。课后作业的布置应该让学生感到语文是丰富有趣的,而不是让学生感到枯燥,反感。尤其是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识字能力、思考能力已经不同于低年级的学生,课程也是多方面的,有写作课、阅读课、朗读课、欣赏课等等,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按照课程的类型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作业,而是依然让小学生抄抄写写,这样的作业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无法起到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二)课后作业的数量多

对于语文课程,所有小学学生最恐惧的印象就是生字本,往往很多教师都是让学生将课本后的生字拼音抄写很多遍,认为“熟能生巧”。这样的做法却恰恰起到了反作用,很多学生十分抗拒这种方式。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字的抄写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语文学习的需求了,而教师依然固执地认为“质变引起量变”,却因为过于关注课后作业的数量而忽略了课后作业的质量。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完全提不起兴趣,也就失去了布置作业的初衷。

(三)课后作业的形式单一

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时,往往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背诵,朗读,抄写,甚至连一些有关课文理解的内容也要学生抄写,没有新颖的方式,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但是长期下去,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反感和厌恶;另外,很多教师也忽略了班内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一个班级的作业全部布置成一样的,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的差异。作业设置得过于简单,对于基础知识较扎实的学生没有任何的提升作用;作业设计得过难,又无法让能力较弱的学生跟上学习进度。教师这样笼统并且单一的课后作业设计,极有可能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健全,作业的质量度也会大大下降,进而会直接影响到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课后作业的评价敷衍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要经历教师设计、学生做题以及教师评价和学生改正四个环节。并且这四个环节是无缝连接才能持续前进的,学生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教师收回作业后应当认真批阅学生的作业,从作业中发现学生在目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下一次的作业布置中有针对性地练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因为教师给小学学生布置的作业存在着形式单一、重量不重质等问题,直接导致教师在收回作业后只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批阅简单的“优”“良”“差”等级,无法从作业中得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不能根据作业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或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导致了四个环节的断裂,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二、目前小学语文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发展对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抛弃“因考试而布置作业”的心态,而是要探索全新的发展模式。

(一)明确作业设计的目标

笔者在现状中提到,很多教师忽略作业设计的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善课后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明确作业设计的目标。课后作业是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的检查、巩固以及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鉴于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与本节课所属的课文、单元目标保持一致。

(二)减少作业设计的数量

对小学学生来说,课后作业不仅有语文一门学科,更有数学,英语,科学等等,繁重的课后作业常常让小学生不堪重负,而量大的后果必然是质量的下降。因为数量过大,学生顾不上完成作业的质量,只当是“应付”,完全失去了课后作业的意义。鉴于这种状况,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时,要提炼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就算教师要布置生字的抄写,可以让学生弹性安排次数,因为多次重复的目的是让学生记住,再多出的重复则是浪费时间,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抄写次数的设置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再者,教师经常硬性要求学生要写几篇文章或是读多少本书,让学生有一种在完成任务的感觉,十分痛苦,所以也可以采用较为宽松的方式,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让学生自己安排时间进行阅读。对于读后感的撰写,不限制篇幅,有感而发,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定期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对读书量大的学生可以在班内给予表扬,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也可以激发其他同学的竞争意识,合理安排时间,增加自己的阅读以及写作量。

(三)丰富作业设计的形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仅仅指学生的课堂学习,也指学生的课后学习。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唯一不变的主旨就是要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运用课堂展示、情景教学、小组互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教师也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固定单一的书面作业是最让他们感到烦躁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设置课后作业时,要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实践。

(四)注重作业设计的评价

没有良好的作业评价,教师就无法得到教学反馈,更没办法在下一次作业设计中关注到学生的薄弱环节并针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训练。笔者认为,每次的作业收回后,教师都应该细心观察学生作答情况,并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小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能力了,所以教师在每一次的作业设计后,都要及时统计情况,关注学生感受,如果有学生感到不适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的语文作业不应该是单一的、枯燥的,教师要多灵活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学习是十分有趣的,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让所有的小学学生都能爱上学语文,享受做语文课后作业。

参考文献

[1]董双2013《浅析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学周刊》第20期。

[2]魏玲2018《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学周刊》第20期。

论文作者:王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作业评价的现状及优化方案论文_王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