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博大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BIM又叫建筑信息模型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新技术,国内的发展还不完善。但是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往往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借助于BIM技术,分析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并提出基于BIM的造价确定方法。
关键词:BIM管理;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1 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造价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目前主要使用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工程项目投资额的确定基本以定额为参照标准,材料单价按照早期标准确定的额度。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往往出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一定程度上导致“三超”问题的发生,给投资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1.2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欠缺落实
有数据表明,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的成本费用只占到所有费用的25%,但是这两个阶段内的造价管理工作对整个造价控制效果的影响可达到70%~85%。所以现有理论认为,在项目开始决策和实施之后,对造价控制得越早,对整个项目的影响越大,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就越好。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就可以在使用阶段对工程造价不管不顾了。目前,大家都在讲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却不多。目前大部分项目的运营维护阶段,前期的造价信息往往都封存起来了,后期进行维修改造时,拿出来加以参考的并不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工程计价的多次性很难做到
工程项目建设一般要经过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项目发承包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形成投资估算、概算造价、修正概算造价、预算造价、合同价、结算价和实际工程造价。尽管多次性计价能够保证工程造价水平逐步细化和逐渐接近实际造价,但也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较大负担,造成现实中较多施工企业仅注重合同价和实际工程价,对于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注重程度较低,往往造成现实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出入较大,造成预算超支。造成超支的原因是对估算的准确性把握重视性不够及成本数据的可靠性也不足。
2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 决策环节
BIM技术在决策环节的应用,主要是收集项目方案与财务数据,并合成规范的信息文件,修改符合项目方案的差错数据,保证企业方案的最大效益,大大提高了决策环节的工作效率。BIM数据模型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估算投资的合理性,它可以在数据模型中依据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再与以往的数据模型、造假方案相结合形成最恰当的估资总量。假如是在多个估资方案中选出最优的一个,可以通过BIM技术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从而选出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方案。
2.2 施工阶段
将计划投资额当作造价控制目标值是此阶段造价控制的基本思想。在图纸会审过程中,通过利用BIM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不同专业的数据整合工作以及多维碰撞检测工作。有利于更加直观清晰的发现问题,有效降低工程变更与返工的损失。基于3D-BIM模型基础上再加上成本与实践就能够成为5D-BIM模型,建设单位可以科学合理的安排资金计划与进度计划,然后对工程进度款支付情况进行及时审核。通过利用BIM模型中材料数据库积累的信息,施工企业能够在施工阶段根据签署合同条约严格控制材料的用量,有利于保障材料价格的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限额材料的作用。
3 基于 BIM 的工程实例分析
3.1 项目概况
某房地产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 55700m 2,其中:人防地下建筑面积5700m 2,地上建筑面积50000m 2;该项目由1号楼(28 层,82.65m)、2 号楼(27 层、79.75m)、P3 平台以及人防地下车库四部分组成。本文以1号楼的地上土建工程部分为例,分析和探讨基于BIM 技术平台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3.2 设计阶段
本文主要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分析BIM对工程造价控制价值。
3.2.1 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此阶段中,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在鲁班算量软件中搭建初步 BIM 模型,快速统计基本工程量信息,导出“案例工程. tojz”文件,直接导入鲁班造价软件中,实现工程基础信息的无缝对接。基于“鲁班通”价格信息平台准确查询工、料、机市场价,快速编制初步工程概算,为限额设计和价值工程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可以将各个专业的BIM 模型导入到碰撞检查软件中,如 Navisworks,提前发现不同系统的管件碰撞问题,减少或者避免由此而引发返工所造成的成本浪费与工期延误。
3.2.2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以土建部分为例,编制施工图预算时,从 BIM 模型中导出“案例工程. tozj”文件,然后在鲁班造价软件中直接提取工程数据,避免手工录入所可能造成的人为错误,保证数据传输中的完整性、一致性。“案例工程. tozj”文件同时包括了工程量信息、进度计划以及三维图形文件,并在造价软件的 BIM 模型中可以直接选择构件显示,打破了以往传统造价软件的文本格式,为后续施工过程的进度款支付、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和劳动力计划及限额领料的实施提供方便。
3.3 竣工移交阶段
在传统模式下基于2D- CAD 图纸的工程结算工作相当繁琐。老的预算员基本上都是手工计算,而且计算书格式还不尽相同,导致核查难度很大,资料丢失或不全亦屡见不鲜。BIM 技术的引入将彻底改变工程竣工阶段的被动状况。BIM 模型的准确性保证了结算的效率,减少双方的扯皮加快结算速度,同时也是双方节约结算成本有效手段。
4 总结
首先应看到BIM/BLM 技术自身的推广面临着一些问题。虽然 BIM/BLM 技术的研究在国外起步比较早并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高校及大型建筑设计院开始触及BIM/BLM技术研究与应用大部分建筑企业还仅仅处于“听说过”阶段,绝大部分造价人员还习惯于传统造价模式缺乏系统的 BIM/BLM 技术培训。推广应用BIM/BLM信息化技术需要提供和形成制度上保障。
参考文献
[1]唐文颖.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2:59-60.
论文作者:丁杨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模型论文; 技术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