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利用外资加快民族产业发展--引进外资不再是“饥肠辘辘”_长期投资论文

积极利用外资加快民族产业发展--引进外资不再是“饥肠辘辘”_长期投资论文

积极利用外资加快民族工业发展——引进外资再也不能“饥不择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引进外资论文,饥不择食论文,利用外资论文,工业发展论文,再也不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前段时间,本报曾对一些行业利用外资的情况作了连续报道。外资的引进,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它不仅弥补了我国经济建设中的资金不足,也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使民族工业在和外资的竞争中逐渐壮大发展起来。然而,我国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好外资,成了近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报在《外资引入纵横谈》告一段落之际,请几位专家学者谈谈他们的看法,权作以前连续报道的收束和补充。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是:朝着收益率高、安全性好的国家或地区流动。在我国,银行利率下调之前,因其收益率比国际上发达国家高出一倍以上,且安全性很高,故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中国。其中,既有长期投资,也有短期投资,比如游资大量进入我国等等。外资的大量流入,首先给我国带来的技术的创新,如美国的摩托罗拉在中国投资办厂,至少在无线电通讯方面给我国带来了技术的更新。使我国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来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的技术进步是很有好处的。其次是能带动我国企业管理朝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外资进入中国的同时,除了带来新的技术之外,往往还将其在国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经验带给我们,供我们学习、借鉴、提高。第三,引进外资在国内办企业,还能增加国民的就业机会。另外,外资的流入对国内外汇储备的增加等方面也很有积极作用。

由于我国投资环境好、回报率高,使得大量中、长期投资流入我国的同时,一些投机性极强的短期投资——游资,也已进入我国投资领域。与中、长期投资相比,游资的进入,只能有百害而无一利,它极易造成我国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增加国内货币的需求,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因此,在今后引进外资过程中,不能“饥不择食”,应尽量抑制投机性极强的游资的流入。另外,还应注意技术的更新,不能乱引资,不能搞重复建设,不能再引进一些别的国家已经淘汰了好几年的技术和设备。再者,应鼓励中、长期投资资金的流入,减少短期资金流入份额,将外资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最后,要使外资能够用在刀刃上,能够用在引资国经济发展最需要的领域或部门,能够不断发展和壮大引资国的支柱产业。

(本报记者 岑运东整理)

标签:;  ;  

积极利用外资加快民族产业发展--引进外资不再是“饥肠辘辘”_长期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