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论文_郑泽峰

浅谈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论文_郑泽峰

湖北省建工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桩基础施工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升土建施工承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必须要对桩基础施工进行重视,如此才能对整体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性进行保证,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土建施工

1桩基础技术概述

1.1桩基础技术应用特征

施工人员对桩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若其中存在问题,那么桩基础技术的使用便能够发挥一定的帮助作用。如果在施工时碰到一些硬度较大的物体,比如岩石或是土层等,可以通过高群桩承载力或是竖向单桩承载力进行解决,以上两种方式可以有效承受一些负荷比较高的压力,类似高层建筑中的竖向荷载,一旦负载过于偏颇,那么便可以通过桩基础技术将负载沉降减小,如此一来便可以将建筑物倾斜度减小。对桩基础技术进行使用时,能够对可能存在的水平负载进行抵抗,这一类水平负载的主要来源为风或是地震,这时运用桩基础技术便可以对建筑稳定性进行保证,也可以起到抗震的作用。

1.2桩基础技术施工的前期准备

①针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和水文情况进行考察,换而言之即对周围的地质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施工现场的气候与土地硬度等内容,查看湖泊最高水位线和地下水最低位置,将以上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明确施工的实际地质条件,并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进行保证;②进行施工所需技术的准备工作。在实际施工的前期阶段,需要实现拟定施工方案,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规划,按照之前所考察的地质结果,对施工时间、施工工艺等进行确定。如果施工过程中有地下管道,那么需要对其进行保护。③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与放线定位。进行管桩的固定以前,要先将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且将施工现场所存放的物品蒸汽摆放,将一些施工无关的物品进行清理。其中放线定位,也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所有管桩进行固定,使其能够保证原有位置不变,通常这一环节多使用网格复位法,即将线整齐摆放,并按照线的摆放位置对管桩位置进行调整,然而因为管桩的高度不同,有时也会在上方标记基准点,从而对每根管桩的范围与位置进行确定。

2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

2.1预制桩施工技术的运用与方法

运用桩基础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时,一定要保证施工现场各种原材料和形式结构的紧密结合。桩基制作主要就是借助打桩设施来完成工作的。整个桩基制作工作几乎都是使用打桩设施进行的,因此制桩难度并不是很大,因此适用领域很广。这一材料的缺点就是进行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时,可能会对附近的环境产生污染。因此在能使用钢制桩的区域尽量使用钢制桩,但这一类型的桩对于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要想更好的保证桩基础的质量,则在打桩工作中,一定按照先桩顶后桩尖的顺序来打桩,且在灌注工作中也必须按照这样的工作顺序。只有严格按照这一次序进行工作,才能够保证桩基尖端方向符合标准。进行预制桩施工时,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有锤击沉桩、振动沉桩、静力沉桩和射水沉桩法。但是在实际运用静力沉桩和振动沉桩技术进行施工时,会对土层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要想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就必须在施工前指派工作人员彻底清除多余的土质。不仅如此,施工企业在做好预制桩施工的规划工作的同时,还必须保证施工者熟知土建施工的具体内涵,这样才能保证桩基数量以及各桩之间的距离与标准一致,并且更好的促进预制桩施工的科学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灌注桩施工技术

首先要测定桩位,而桩位的设置要根据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来确立,这也就要求在定位的时候要严格的进行测量,然后按照施工图的要求进行平面的计算,标记和确立每根桩的位置; 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是不可控制的,为了保证桩基的确定性,在施工前要对标记的位置进行反复的检查,避免位置出现偏移。在确立好施工地点后,就要进行埋设护筒工程,护筒的主要目的是固定桩孔的位置,防止地面水的流入,防止坍塌等,为了达到护筒的效果,我们护筒的材料选用上就要慎重考虑,包括钢板的厚度、护筒的大小等都要符合现场施工的规定; 在护筒的深度设置上要根据不同的土层性质进行不同的设置,一般在砂土中的深度要高于粘土中。

泥浆是施工中的辅助材料,主要用于护壁,但是护壁对桩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护壁的价值,我们在泥浆的配置上要采用合适的比例,正确的方法和步骤; 同时还要考虑土壤的性质,根据不同的性质进行不一样的配制,从而有效的保证其粘性。对于灌注桩的成空方法我们一般采用回转钻成孔,而回转钻成孔分为正循环和反循环回转钻。两者的相同点都是由钻机回转装置带动钻杆和钻头回转切削破碎岩土的,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由泥浆泵往钻杆输送泥浆,而泥浆言孔壁上升,最后流入泥浆池,经过处理后进入循环池; 后者是利用泵吸、气举、喷射都措施抽吸循环护壁泥浆。在桩基成孔完成后要对钻孔进行清理,清理孔底的成渣等废弃物,一般采用换浆法和掏渣法对孔底进行彻底的清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桩基的质量。待孔底清理干净后要进行最后的吊放钢筋笼,钢筋笼的制作严格的按照规定的标准,不管是在钢筋材料的选用上还是钢筋的间距上都要符合施工的条件,在吊放的时候,要保持其垂直度,避免在放置过程中损坏孔壁,安放正确后再对其浇筑混凝土图,使桩基具有稳定性。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大部分都是采用灌注桩的施工工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放线定位桩基础

运用桩基础工艺进行施工时,放线定位是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能够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放线定位包括水准点定位和桩位定位两种。实际进行放线定位作业时,要保证放线作业的独立性,并尽量将其和施工作业区分隔开,两者分离才能防止其相互影响。在水准点定位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次检查每根桩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仔细测量每根桩的高度是否达标,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必须科学确定点位,只有保证点位的科学性,才能保证钻孔工作后,混凝土和钢筋笼放置的顺利进行。成孔方式十分多样,每一方式都有其自身特征,在施工期间使用最频繁的是干作业成孔法,这一方式能够将人工挖孔和机械钻孔的优势结合,但在挖孔时最好不使用碎土和砂石土,并保证孔的深度在0.9~1米的范围内,挖孔结束后就要防止钢筋笼,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完成这些工作后便能产生灌注桩。这一施工方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前必须考察当地环境,根据岩层的强度确定施工方式和冲击钻的冲程,防止出现钻孔问题。一旦出现了钻孔问题,则要立即在孔内浇筑混凝土,一天以后再次钻孔。结束桩孔施工后,应彻底清理孔内,防止孔内有残渣,降低其各方面的性能。清孔时要用专业设施,时间一般为一刻钟左右,有时还应结合工程实际确定是否要开展二次清孔工作。

结束语

建筑行业想要可持续长久发展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效率。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重点施工环节为土建工程,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之后,能够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坚实基础条件。桩基础技术不断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内应用,对提高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效率具有推动性作用,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军.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7,02:114.

[2]张磊.分析建筑工程中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214.

[3]陈金森.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02:109.

[4]张铭,赵旭.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02:106.

论文作者:郑泽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论文_郑泽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