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与联动发展研究

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与联动发展研究

曹扶生[1]2000年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与联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在这一进程中,东部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东西部地区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经济合作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 世界一些大国在发展过程中都普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综观这些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程,除中央政府有力支持外,发达地区支持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是一条重要经验。这为我国实施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示。现在,东部地区参与支持西部大开发条件具备、基础夯实,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区位、市场等方面优势,东部地区具有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等方面优势,优势互补为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新的对外开放的环境,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要有新思路新机制,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从单个企业之间的协作转向产业联动型的合作,从短期项目投资合作转向长期资产纽带型合作,从政府推动转向市场与政府推动并举,从生产性项目合作转向多领域综合型的合作。近期可从五个方面入手,构筑东西部地区经济联动发展新局面。一是联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二是共同开发自然资源;三是实施产业梯度转移;四是加强科技教育方面的互补与合作;五是共同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为推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国家要采取多方面政策措施予以支持,西部地区要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良好体制环境与条件,东部地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直接投资力度,实施跨地区的企业购并,多形式、全方位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同时,还要建立东西部地区政府间重大经济政策的协商机制和协商渠道,确保东西部地区合作顺利进行。

徐子青[2]2010年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经济联动是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趋势的产物,也是响应国家实施全球观发展战略要求和区域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区域化特征日趋凸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加速呈现,但仍然面临着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区际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现实问题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等现实风险。推动区域经济联动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有机融合的重大举措,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长远之策,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联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与系统论、控制论、协同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特征、演化机理、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论证。本文认为,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由目标协调、结构整合、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子系统组成的有序运行的交互系统,是一个由资源要素流动、企业集聚扩张、产业结构转换、政策制度变迁、空间模式演变构成的多维动态的整合过程,是一种能够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推动经济高效运转、协调区域关系、优化区域布局乃至重新定位区域功能的发展模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状况是可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进行衡量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偏差是可通过建立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系统运行机制进行控制的。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联动为主线,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一体推动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合作互动的实证分析研究为路径,提出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大背景下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外联动的发展模式、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重点领域等。本文研究旨在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模式,为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经济区联动发展提供实践的范例,以期通过推动各类大小不一经济区内外联动,形成全国“合纵联横”的区域一体和谐发展格局。

罗亚[3]2006年在《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劳动力迁移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东西部差距依然很大,而且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这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相背离。但即使是为缩小东西差距,也绝不能牺牲一方的经济利益而换来另一方的经济发展,因此东西合作与联动发展的新设想便应运而生,它力求东西部通过经济、技术、要素等多方面的合作达到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目的。本文以全国三大地带、九大经济分区和省际单元为研究的空间尺度,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GIS技术和统计模型的支持下,从重要的经济要素——劳动力角度探讨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内在机制与模式。 第一章,分析了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述,目前我国从劳动力角度对东西部经济合作所做的研究还很缺乏,尤其是定量研究方面。因此,本文用计量模型来研究东西部劳动力迁移的动力机制,探询适合于中国东西部要素流动的模式,从而推进东西部经济合作,这一选题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第二章,首先对人口迁移数据的质量及来源和研究区域划分范围的界定进行了研究,然后对迁移劳动力的估算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框架设计。 第三章,从空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基于GIS技术,分别用迁移量、联系强度、首位联系、劳动力吸引率等指标对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劳动力迁移进行了流量分析;用劳动力迁移主流向、劳动力迁移选择指数、迁移熵、迁移平均方向和迁移环形方差等指标揭示了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劳动力迁移流向的时空演变规律;用迁移平均距离探究了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劳动力迁移的空间结构,最终得出1985年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劳动力迁移的时空规律。 第四章,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在空间统计学理论的支持下,首先通过各指标上的迁移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迁移曲线,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逐个进行了探讨,发现具有相似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区域之间的劳动力迁移在劳动力总迁移中占了很高的比例,而且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更能吸引劳动力迁入。然后以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为基础,构造了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综合因素对劳动力迁移影响机制的分析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东西部地区之间劳动力迁移的机制。得出如下结论:距离因素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重要因素,并且这种阻碍作用有增无减;经济因素中人均GDP、经济收入和市场潜力与劳动力迁移正相关,而迁入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失业率和职工平均工资与劳动力迁移负相关;自然因素中平均降雨量、NDVI、耕作制度、平均气温与劳动力迁移正相关,而人地比和海拔高程与劳动力迁移负相关;社会因素中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先期劳动力迁移数量与劳动力迁移均正相关;目前中国劳动力迁移的内在驱动主要是经济因

石晓利[4]2007年在《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是区域经济利益增长要素在区域空间的具体表现,是突破单个区域资源与生产率制约的有效途径,是区域经济合作最实质的内容,是区际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中部地区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特点的差异性等合作的有利条件。中部地区的联动应以产业链合作为主导,以农业、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现代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合作为纽带,构建中部三个基地和交通枢纽的重要基地,实现中部地区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延长优势产业加工链条,发展中部地区的物流网和原材料市场,从而推动中部六省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实现中部地区的快速崛起。本文立足中部地区的社会经济特点,以考察中部地区联动发展的难点和重点为切入点,以实现中部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把握区域联动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和大量的统计数据,在综合分析中部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指出中部地区联动发展的困境,并构建博弈模型,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探讨中部区域如何构建区域分工机制、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探讨中部联动的重点领域,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联动发展,推动中部崛起,提升中部地区域竞争力,促进区际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李文星[5]2004年在《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特征。在我国,区域合作主要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具体推动的。这种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经济合作,有力的改变了传统的通过地方政府间竞争达到体制创新和经济发展这一取向的制度安排,开启了扩大开放、横向合作、共谋发展的“双赢”之路。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利益的主体代表,通常会通过与其他地方政府之间的往来,就双方进行经济合作的范围和行为规则达成若干协议,并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和协调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说,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重要的主体;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就是指以地方政府为主体进行的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合作。 加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是可以使各行政区域之间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各行政区域仍坚持“自成体系”“门类齐全”的思想,盲目投资造成重复建设,就将会使更多的有限的资源被白白浪费。而按照区域内各地自然、经济、社会诸生产要素组合的不同特点,通过行政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就可以对区域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大大降低各自的生产成本,促进各方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全面、协调、均衡和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专业化,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改变目前各行政区域“大而全”“小而全”的现状。三是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使各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我国各行政区域间的产业、产品结构趋同程度已经很高,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相似率为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93.5%,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相似率为97.7%。因此,根据各行政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且我国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到目前这种状况,也要求在区域之间实行产业转移和产业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行政区域之间产业结构雷同、产品重复、规模过小以及过度竞争的倾向,形成各地区之间相互配套、联合协作、合理布局的经济格局。四是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协同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各区域以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和有序整合的方式“整体行进”。在这种“整体行进”过程中,欠发达地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扩大,同时又能共享或利用发达地区的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有利条件和要素,大大加快其发展速度,这对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中西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是有利于地方政府能力的提升。地方政府能力是地方政府在与区域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为完成其职能规定的目标与任务,获取必要的资讯,用以满足其公共权力范围内公民的需求,并维护其合法性的能力的总和。我国加入WTO后,地方政府能力面临严重挑战,而其正是社会快速变动期内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的根源。多个地方政府通过合作处理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总体来说,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变分散的局部地区的优势为整体的综合经济优势,创造出系统理论所描述的个别地区无法取代的新的协作生产力,形成最佳的总体功能。 本文主要在对国内外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客观基础、动力前提和体制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分析了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的观念障碍、体制障碍、经济障碍和支持体系障碍;探讨了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模式、制度安排、运作机理和重点领域;最后分析和研究了行政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政府创新问题。 本文认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是以社会劳动区域分工为客观基础的。社会劳动必然伴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社会劳动区域分工必然导致相关地区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同时,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既是两个或多个行政区域相互协调的共同行动,更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它的动机和目的尽管可以罗列许多,但归根到底推动这种行为的最终动力是谋求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没有效益的区域联合与合作不会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了也不会长久。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本文认为,阻碍我国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观念因素、体制因素、经济因素、支持体系因素等四个方面。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部分地方政府对区域合作缺乏正确的思想认知,缺乏信用观念,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严重;同时,经济发展中的引资目标责任制易引发短期化行为,且缺乏完善的区域协调机制,合作组织成本过高;产业布局分散,产业结构趋同,行政区域间分工不科学不合理;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现有中央与地方权、责、利框架下的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范围比较模糊。 本文认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有三种主要的空间模式,分别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模式,以交通线路为依托?

阮汝红[6]2008年在《东陇海经济区与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和联动持续升温,但区域经济合作的整体水平不高,基本处于探索阶段。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最好和最迅猛的区域之一,但目前正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生产成本上升等瓶颈问题亟需加以及时解决,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十分繁重。为此,要获得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发展,就必须突破现有框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重组,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东陇海经济区地处长三角地区的北端,具有地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江苏省仍是经济洼地,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水平差距相当大。因此,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强经济合作和联动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是东陇海经济区经济快速崛起的必由之路。据此,通过加强研究东陇海经济区和长三角地区的联动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第二章)为基础部分。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创新之处等,并对区域联动发展的基础理论、典型案例与启示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第三、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其中,第三章分析了东陇海经济区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差异,这是联动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第四章对两大经济区联动发展的现实依据和动力基础了进行探讨。第三部分(第五、第六章)为本论文的核心和关键部分。从理论向实证研究推进,对东陇海经济区与长三角地区怎样合作和联动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其中,第五章构建了两者联动发展的逻辑框架体系,提出了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领域:第六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两者联动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在研究思路上,本论文探索性地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为切入点研究区域经济合作和联动发展问题,通过比较两地的经济发展相对优劣势,求同存异,寻求两地合作的客观基础和实现途径。2)通过对东陇海经济区与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的战略进行研究,有助于探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方式、方法和相关体制机制等问题,为形成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陈映[7]2005年在《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共同富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本文将“共同富裕”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范畴,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空间范畴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将共同富裕这一目标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这一现实途径统一起来,用以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的重大问题,如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和收入分配协调等。 首先,论文对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论文指出,共同富裕既是科学社会主义范畴,也是经济学范畴,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论文通过对邓小平“先富、共富”思想和“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分析,通过对共同富裕与空间均衡关系的探讨,揭示了共同富裕对区域科学的重大贡献。论文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全面小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论述了全面小康建设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还对效率与公平、社会福利最大化、可持续发展等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概括和评述。 其次,论文对区域差异理论、区域优势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布局与调整进行了回顾,对区域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进行了评价。 再次,论文在对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现状、成因及社会经济效应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探讨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东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战略机遇、重点任务及对策措施。 第四,论述了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区域统筹。论文认为,城乡结构、产业结

张秀利[8]2006年在《泛珠三角区域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泛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也体现了国家关于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典型的南中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的融合。之所以产生构建泛珠三角这一相比于珠三角与大珠三角范围更广阔的区域经济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珠三角等东部地区能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腹地狭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软肋。另一方面,云南等西部地区虽然有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但一直没有起带动辐射作用的增长极,光凭自身积累实行内源经济发展无法实现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泛珠三角区域圈的构建为东西部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两者的共赢。而且泛珠三角区域本身的不平衡性,也要求东西部地区必须协同发展,否则,区域差异性的扩大,会最终危急到区域合作的成功。因此,在泛珠三角区域内探讨东西部地区的协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角度,并以广东和云南的合作为例探讨了泛珠三角区域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本文在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基本情况介绍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并重点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及其对泛珠三角区域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启示进行了论述。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其合作的必要性、方向性、重点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在对泛珠三角区域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意义,机遇与障碍论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对整个区域的经济梯度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区域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则、方式、内容以及合作机制与对策等。在对广东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初步介绍的基础上,本文从两省的合作现状及其特点、比较优势、差异性等方面对两省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下的经济协同发展进行了讨论,得出滇粤经济协同发展的可行性结论,并提出了两省合作的重点领域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柏程豫[9]2005年在《“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联动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区域联动与协调发展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一同发展的世界性潮流,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一方面,加入WTO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加快,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城市和行政区为单元的自闭式经济发展模式,必将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冲击。而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存在着区域差异日益扩大的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必然需要地区之间的联动与协作。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经济带不但是继沿海地区之后我国又一增长潜力巨大的经济核心区域,也是实现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地带。因此,长江流域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中,“大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城市圈分处长江流域中游与下游地区。由于大城市圈的统领作用,通过大城市圈之间的联动发展达到全流域及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捷径。同时,这两大城市圈的联动发展有利于推进“大武汉”城市圈的建设,进而促进我国中部地区崛起。因此,本文对“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联动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内容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概况以及它们之间联动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其研究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作了评述;第三部分对“大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在“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联动发展的动力基础;第五部分着重对“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联动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了研究;第六部分提出了“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联动发展的对策。 本文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主要在于:第一,指出了“大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行为主体、应遵循的原则、总体思路和运作机制;第二,提出了“大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之间开展联动的五大重点领域及实现联动的方式途径。

刘刚[10]2016年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贸易额、FDI存量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仍相对落后,与东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对外开放地理格局的重要变化,其依托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我国广袤的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意义重大。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在此背景之下,首先对开放型经济理论和“一带一路”战略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作为本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接下来本文通过贸易依存度、FDI等指标对比分析东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差距,并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分析东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在总结了“一带一路”战略与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关系的之后,本文进一步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给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并从西部地区的角度出发,分析西部地区利用“一带一路”战略的困难和挑战。最后本文以贵州为例,对贵州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政策效率等因素制约贵州开放型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贵州应全面提升三大产业,加快产业融合步伐,构建内陆开放示范区,打造国家级重要的产业基地,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培育外贸主体,充分发挥开放平台和通道作用,加强对外经贸合作,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营造良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

参考文献:

[1]. 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与联动发展研究[D]. 曹扶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00

[2].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 徐子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3]. 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劳动力迁移机制与模式研究[D]. 罗亚.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 石晓利. 南昌大学. 2007

[5]. 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李文星. 四川大学. 2004

[6]. 东陇海经济区与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研究[D]. 阮汝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 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 陈映. 四川大学. 2005

[8]. 泛珠三角区域内东西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 张秀利. 昆明理工大学. 2006

[9]. “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联动发展研究[D]. 柏程豫.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路径选择[D]. 刘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与联动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