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腭间隙的断层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评价论文_李扬金,李刚,祝青,赵刚

三台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100

【摘 要】这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翼腭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资料和数据。方法是选择20个成人尸体和40个志愿者团队,沿着眶耳线制成连续横断层面和ct影像,观察并分析了翼腭空间与其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结论是翼腭间隙断层影像解剖是临床医生最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翼腭间隙;断层影像解剖;临床意义

引言

侧颅底是眶下裂与岩枕裂延长线交角内的三角形区域,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有众多的神经、血管出入和间隙的存在,病变的发生率较高,诊断及治疗的难度大。为此,作者通过对侧颅底的横断层标本与CT影像进行对照研究及CT三维重建,以期为侧颅底病变的影像诊断及相关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选取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头颈部20例(40侧,本校教学用标本),其中男14例,女6例,置入低温冰柜中冰冻5~7d,沿眶耳线(OML)向上、下连续锯切,层厚5mm。待断面完全解冻恢复正常位置后,观察翼腭间隙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关系。

2结果

2.1翼腭间隙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关系

2.1.1经蝶骨体的翼腭间隙横断层面及CT影像

在20例40侧翼腭间隙横断层标本上(图1A),鼻腔的后内侧依次为腭骨垂直板、蝶骨体及其内的蝶窦,其间围成长条状的翼腭间隙,内有翼腭神经节和上颌动脉。蝶骨体的后外侧是颞骨岩部,两者之间的腔隙为破裂孔,颈内动脉经此孔进入颅腔;翼腭间隙与破裂孔间连有稍弯曲细管状的翼管,管径向前逐渐增宽,翼管动脉和翼管神经位于其内。翼腭间隙的外侧是颞下间隙,经上颌骨与翼突基底部之间的翼上颌裂相通。在40名活体翼腭间隙CT影像上(图1B),低密度的鼻腔后内侧依次为高密度的腭骨垂直板、蝶骨体及其内低密度的蝶窦,其间围成的中等密度区域即翼腭间隙。

2.1.2经翼突的翼腭间隙横断层面及CT影像

在20例40侧翼腭间隙横断层标本上(图2A),上颌骨及其内上颌窦的后内侧为腭骨垂直板和蝶骨翼突,上颌骨、腭骨和翼突围成呈窄带状或三角形的翼腭间隙,内有上颌动脉及其分支。翼腭间隙向内侧通过蝶骨鞘突与腭骨蝶突间的咽管与鼻咽相通,咽管内有咽神经和咽动脉;向外侧是颞下间隙,两间隙经翼上颌裂相通,翼上颌裂内有上颌动脉穿过。在40名活体翼腭间隙CT影像上(图2B),上颌骨及其内低密度的上颌窦后内侧有腭骨垂直板和蝶骨翼突,上颌骨、腭骨和翼突围成中等密度的翼腭间隙。

2.1.3经翼窝的翼腭间隙横断层面及CT影像

在20例40侧翼腭间隙横断层标本上(图3A),上颌窦的后内侧为腭骨垂直板及鼻咽;上颌骨后方是骨性的翼突内侧板和翼突外侧板,翼突内、外侧板之间为翼窝,翼窝内有较小的翼内肌起始部。上颌骨、腭骨和翼突内、外侧板围成喇叭形或卵圆形的翼腭间隙,内有腭降动脉和腭神经。翼腭间隙向外侧经翼上颌裂连通颞下间隙;向下延续为翼腭管及腭大管至腭大孔,内有腭大神经和腭降动脉;腭小管位于腭大管后方的腭骨锥形突内,有腭小神经、动脉通过。在40名活体翼腭间隙CT影像上(图3B),低密度的上颌窦后内侧为腭骨垂直板和鼻咽;上颌骨后方是高密度的翼突内侧板和翼突外侧板,翼突内、外侧板之间为翼窝,翼窝内有中等密度的翼内肌起始部。

图1经蝶骨体的横断层面(A)及CT影像(B)A:1.蝶骨体;2.腭骨;3.翼腭间隙;4.翼腭神经节;5.破裂孔;6.翼管;7.蝶腭孔;8.眶下裂;9.颞下间隙;10.翼上颌裂B:1.犁骨;2.蝶腭孔;3.翼上颌裂;4.颞下间隙;5.蝶窦;6.蝶骨体;7.破裂孔;8.颞骨岩部;9.翼腭间隙

图2经翼突的横断层面(A)及CT影像(B)A:1.上颌骨;2.翼突;3.腭骨;4.翼腭间隙;5.咽管;6.翼上颌裂;7.颞下间隙B:1.上颌窦;2.翼上颌裂;3.颞下间隙;4.翼突;5.翼管;6.翼腭间隙;7.鼻中隔

图3经翼窝的横断层面(A)及CT影像(B)A:1.上颌窦;2.腭骨;3.翼突内侧板;4.翼突外侧板;5.翼窝;6.翼腭间隙;7.颞下间隙B:1.上颌窦;2.翼突内侧板;3.翼突外侧板;4.翼内肌;5.颞下间隙;6.翼外肌;7.翼腭间隙;8.翼窝

3讨论

侧颅底手术的关键在于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侧颅底SSD三维重建图像较二维CT图像更直观形象,能够准确显示病变破坏骨质的程度以及向颅内、外侵犯的范围,并可对病变的大小、体积进行测量,设计和评价手术方案,准确确定手术靶点,对病变的早期诊断,适时精确设计手术入路,为患者及时解除疾病痛苦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庆玲,韩卉,张峰,等.CT三维重建在侧颅底的应用研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3,11(2):3-5.

[2]付升旗,范锡印,郭进学,等.咽旁间隙的三维断层解剖学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21(6):560-563.

[3]范锡印,付升旗,王庆志,等.颞下间隙的横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24(6):651-654.

[4] 梁欢庆,翟健坤,黄汉强.?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翼腭窝影像解剖关系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8,(33):109-110,封3.doi:10.3969/j.issn.1673-9701.2008.33.057.

[5] 李培,毛光兰,付升旗,等.?翼腭间隙通道的CT三维重建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6):646-650.

论文作者:李扬金,李刚,祝青,赵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翼腭间隙的断层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评价论文_李扬金,李刚,祝青,赵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