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范式转换_图书馆论文

基于“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范式转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图书馆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三空间由美国社会学家雷伊·欧登伯格提出,它是有别于家庭居住空间的第一空间和职场的第二空间,根据人的需要设置,自由、宽松、便利,积聚资源和人气。图书馆作为城市里公益性的空间,一直以来在公众心目中是一个藏满书、单调、沉闷和严肃的地方,但是,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1]。人们在快节奏的生存环境下,迫切渴求身边有一个天堂般的“第三空间”,充满智慧,心灵得到放松,灵感得到激发,身心无拘无束。面对大众对“第三空间”的需求,在当前技术和时代趋势下,图书馆需要重塑形象,从以书为中心的图书馆转换范式为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成为人们主动触及并愿意走进的如知识生态圈般的“第三空间”。

1 “第三空间”是一个知识生态圈

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提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它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图书馆的有机组成,其中人、资源和空间可以概括为图书馆的三大基本要素。图书馆在按采、编、流、存的工作流程运转的同时,也在按以主题为核心的各项活动的知识流运转,形成服务品牌、文化产品等知识。在全媒体时代及社会需求的变化下,人、资源和空间也在不断扩展其内涵,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图书馆需要转换范式为知识生态圈般的“第三空间”,如图1所示,承担起知识收集器、发生器、扩散器的社会角色,将知识与智慧通过图书馆这个平等、自由、舒适的空间分享到有形和无形世界的各个角落,正如美国图书馆协会前主席芭芭拉·福特所言的“通达全球、触及本地”[2]。

1.1 开阔视野,服务利益相关者

OCLC在《对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的认知》的研究报告中分析了用户对图书馆的认知程度。在大部分人心目中,图书馆仍然是一个书的中心。正如贾维尔·史坦秀拉所说:不是“书”影响了人们利用图书馆,是图书馆的负面认知使这些用户远离图书馆,因为这些图书馆“与我无关”[3]。

图书馆的工作是跟人有关的[4],它不是独立于社会的机构,是围绕用户的需求运行的。图书馆曾把来馆的人叫做读者,之后采用了“用户”的称呼,它包含了虚拟读者和机构,但它只是“读者”的延伸,涵盖的范围并不明确。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了“利益相关者”的名称,包括到馆读者、虚拟读者、机构用户、专家、馆员,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更加明确,包含了所有与图书馆生存和发展有关联的组织和人群。从服务馆内读者到服务广大利益相关者,变化的不仅仅是形式,而且是服务理念、体系和整个流程。它需要图书馆重新定位、重组机构和流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用户需求,这也反映了从书的图书馆向人的图书馆的演变过程。

1.2 关注全媒体,激活动态资源

资源是图书馆工作与服务的基础,也是吸引大家走进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因素。图书馆收集、收藏资源,将无序信息收集、整理、加工成有序的资源。一直以来图书馆管理的资源是内容较完整、载体较明晰的文献型资源。现在图书馆的资源已经从印刷型资源扩展到全媒体资源,承载信息和知识的载体丰富多样,如手机短信、微博、微信,也是信息和知识,也是人类文明的记录。再如,预印本(preprint)等文献,其利用率往往高于正式的出版物[5]。我们需要关注非结构化资料、零次情报和灰色文献等传统图书馆不太关注的资源。除此之外,信息是流动的,需求是变化的,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是瞬间存在的,图书馆不能仅仅关注静态资源,还要留意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的汇合,注意收集非传统的动态资源,这样图书馆才能成为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知识中心,而非古老守旧的藏书之地。

1.3 分享交流,提升空间价值

随着网络的发展、大众需求的变化,图书馆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图书馆作为城市里一个重要的免费空间,其功能不再局限于藏书的物理空间,而是利用电子资源把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虚拟空间,同时也在不断开拓服务内容。除了需要在图书馆得到更多的信息,人们更希望在平等、便捷、舒适的空间里与更多的人分享知识和经验。罗杰·列维安在《面向未来:21世纪公共图书馆战略愿景》中指出,图书馆应成为信息、知识、艺术媒介以及娱乐的创作场所,成为“创造型图书馆”[6]。在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需要致力于成为除了工作、生活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可以获取信息、知识、灵感,甚至参与其中设计图书馆,让空间属于每一个人。

2 融合知识生态圈的元素,转换图书馆范式,打造“第三空间”

2.1 营造“第三空间”吸引人的知识生态圈氛围

虽然移动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人们心中“情绪共鸣”的需求却日益渴望得到满足。例如,人们仍然喜欢坐在影院里看电影,到赛场观看足球比赛,去图书馆享受书香,因为这些场所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共享的空间,享受和体验与他人心灵交流和情感共鸣。图书馆需要从建筑环境到人文环境,从外到内营造自由、闲适、充满智慧感的第三空间氛围,吸引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走进这个空间、享受这个空间。

从古代藏书阁开始,图书馆就对注重借用自然景色、环境营造,建筑与环境浑然一体,达到净心、悦情的境界[7]。“别把图书馆简单理解成借书的地方。在现代社会里,图书馆已经变成了公共文化空间,是人们获取灵感和智慧的‘第三空间’,在这些公共文化的空间里,日益被数字化隔离的人们才能得以面对面交流。”[8]在图书馆的一隅建立半围合空间,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隔断,如软隔断、木格造型、花台隔断等,营造出幽雅且富于变化的空间结构和典雅舒适的空间视觉效果,供读者休憩、轻声交谈与讨论,形成知识共享空间和讨论交流场所。营造充满阅读享受的氛围,除了建筑形式上的变化,一支素质高雅的馆员队伍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专业的素养、亲切的语言、体贴的关怀,积极与读者交流,增加他们对图书馆的信任感,增加美好新体验,把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理念渗透到每一项服务、每一个细微之处。

2.2 打造“第三空间”存在感的知识生态圈文化品牌

图书馆在时空范围扩大、服务内容深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但由于品牌意识不强,公共图书馆在吸引和利用公众支持上并不成功。图书馆不仅是书的中心,也是各类资源的中心,图书馆需要转变刻板、单调的形象,打造文化服务品牌,宣传知识服务的角色,使人们将到图书馆寻求知识信息、分享交流养成条件反射式的习惯,充分发挥“第三空间”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下,用户需求是开展各项服务的主轴,拥有专业信息素养的馆员是引导的桥梁。从常规业务的规范服务、馆员引导的项目品牌服务和用户导向的项目品牌服务三个方向出发,融合图书馆里人、资源和空间三个核心元素,重新组织和利用,在固化传统业务的基础上,一方面由馆员主动策划“第三空间”里的项目;另一方面,让用户成为“第三空间”的主人、填充者,打造“第三空间”里被大家熟知,具有存在感的知识生态圈的文化品牌。

2.2.1 常规业务的规范服务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于201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将全国公共图书馆界创造的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以条文的形式予以固化,并在广大公共图书馆范围内推广,这是关于图书馆服务的指引性规范手册。随着网络、新技术给图书馆传统业务带来的巨大变化,如图书借阅从纸质资源到电子资源,参考咨询从来馆咨询到虚拟远程咨询,在强调服务高效、注重人性化的需求下,图书馆的常规服务需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推行成功的业务流程设计、标准化服务流程和服务体验。《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在服务宣传方面,对公共图书馆的方位区域表示、无障碍标识、馆藏提示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服务效率方面,对文献到馆的加工处理时间、闭架文献获取时间、馆藏外借量等作了具体规定[9]。规范化服务,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减少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将图书馆的常规服务提升了规格档次,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树起新标杆,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认知度。

2.2.2 馆员引导的项目品牌化服务

馆员作为资源整序者,除了被动满足用户的到馆需求外,有责任也有优势从阅读推广、培养信息素养、宣传地方文化等社会责任的角度,主动以项目活动的方式,把图书馆整理有序的资源以知识的形式向用户呈现。要打破现有的部门业务设置和划分,以项目为单位,重新组织“第三空间”里的各要素。例如把讲座、沙龙打造成“第三空间”里的品牌服务,推广宣传品牌,让用户为服务品牌而来。

服务品牌需要规范的流程设计和实施步骤。(1)前期:①确定项目主题。选择能够吸引用户、新颖的话题,如房产策划、求职者服务、婴儿时间等关乎大众学习和生活的内容,使有不同兴趣的人群都可能参与到图书馆中,激活潜在读者,服务范围覆盖到更多的人群。②资源准备。包括项目需要的空间环境、专业人员的配备和角色分配以及馆藏资源的支持。③撰写项目策划书。让项目相关者了解其职责和整个项目概况,也为后期项目总结以及未来项目改进提供经验数据。④项目宣传。品牌服务除了定期宣传外,在项目推出前,还可以通过媒体、社区等多种渠道突击宣传,一方面让用户及时知晓项目的主题,另一方面加深品牌服务在用户心中的印象。(2)中期:项目实施阶段,按照项目策划书实施项目,人员各尽其责,协调项目各环节、控制项目进度等。(3)后期:及时记录项目的效果,如参与人数、是否产生知识产品,包括录音、讲稿等。图书馆除了策划如讲座、沙龙类等定期的服务项目品牌,也可以遵循“事件触发”的规律,根据突发热点,组织相应资源,围绕核心事件开展项目服务。如近期“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事件引发的热议,图书馆可以引导大众讨论和理性看待此话题。馆员引导的项目品牌化服务是基于开展活动项目的主题、规模、方式等各要素组成相对固定的模式出发,把“第三空间”填充得丰富多彩。

2.2.3 用户导向的项目品牌化服务

让用户参与设计图书馆的服务项目,是基于“第三空间”图书馆范式转换的创新理念,从“资源主导”转变为“用户主导”。一方面,这种参与并不是削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和地位,而是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畴和服务规模,提供给用户一个主动表达需求的通道,定制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用户主导”的主人翁角色能够调动其积极性,有助于把存在于用户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给图书馆带来不一样的声音和活力。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文化底蕴,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以多种方式呈现出地方特色。以用户为导向,设计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也让图书馆除了共性之外,凝聚出具有其自身特色的“第三空间”文化气息。

从国外流行开来的Living Library项目,它的核心理念是让用户服务用户。在项目流程中,图书馆挖掘、组织Living Book,Library Book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为用户答疑解惑、分享智慧,本质上是一类用户(Library Book)在为另一类用户(图书馆普通读者)提供服务。它是用户参与的一个重要尝试,也是对策划更多用户导向的图书馆品牌服务的启示。例如,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UnLibrary项目是由非图书馆馆员想象和设计的非常规图书馆,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与他人合作设计一个UnLibrary的项目或服务,如舞台型板凳,平时板凳可以当座位,将几条板凳围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舞台,可以进行表演活动[10]。推出诸如此类更符合用户心理和需求的服务项目时,需要各类资源的硬件支撑和项目的详细规划。把馆藏利用纳入到策划中,并结合各种方式宣传推广,能够提高自身的社会认知度,向平时很少进入图书馆的潜在用户介绍推荐资源与服务。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公众了解并参与到图书馆“第三空间”的服务项目中,从而推动用户服务水平的提升,让图书馆真正发挥“第三空间”的社会角色和影响力。

2.3 创造“第三空间”无限创新的智慧生态圈舞台

人们来到图书馆不一定是为了阅读某本图书或查询某篇文章,更希望这里是能让人产生灵感的地方。现代公共图书馆要追求具有引领学习和知识交流的功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启发人的智慧和灵感,开拓人的视野和胸怀。

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可以给广大用户搭建一个舞台,用户在舞台的项目活动中获取知识、获得创新的灵感。这个舞台没有门槛、没有界限,能够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资源,用户可以作为资源主动走上舞台展示自己,也可以在舞台上与他人交流。图书馆可以与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等社会职能相似的机构合作开发项目,成为文化共同体,凝结范围更广的资源、挖掘更有深度的知识,也可与媒体和赞助商等合作,宣传推广项目活动,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除了走出去与机构合作,还可以引进来,建立体验中心、展示中心,让新鲜事物、高雅艺术,不再遥不可及、高高在上,而是通过“第三空间”的舞台,让普通大众第一时间去感受、去体验,还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分享交流,发现新兴趣、新灵感、新追求。例如,由澳大利亚的亚太多媒体艺术中心策划,上海图书馆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图书馆联合展出的“光源自光”(Light from Light)项目[11],以光为主线,在两家图书馆分别展出了太阳球、台灯雕塑、特制互动电脑屏等,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表达光不仅能给予人们能量,还可以给予人们灵感的理念。把艺术搬进“第三空间”,在图书馆里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图书馆,用艺术化的作品来展现图书馆的功能。这些活动的共同点就是让社会公众走进图书馆,按他们的想象来重新设计超越传统图书馆的新空间。

4 结语

信息环境的变化、用户需求与行为的变化,需要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存在,并承担起知识共享空间的社会角色。图书馆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天优势,但更需要转换范式,重新整合人、资源、空间三大元素,营造“第三空间”的知识生态圈氛围、打造文化品牌、创造智慧舞台,从而超越自我,成为真正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

标签:;  ;  ;  ;  ;  

基于“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范式转换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