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本质的反思_哲学论文

哲学本质的反思_哲学论文

哲学本质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黑格尔说:“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注: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39页。)“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 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注: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39页。)哲学的反思功能使得它在不断追问世界的同时,又要反过来追问自身,由此形成了许多关于哲学自身的问题。对这许多问题又可进行哲学的概括,并可概括为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哲学”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有了哲学以后一直存在于哲学之中的非常重要的问题。许多哲学家都致力于对这个问题的化解,但是谁都没有彻底化解这个问题。本文也不奢望能够彻底化解这个问题,但求能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反思,达到对哲学本质的一定程度的领悟。

一、哲学本质的立体化

探寻哲学的本质,只能以哲学为客体,即从以往的一切哲学中找出哲学的本质。而以往的哲学,从古代发展到当代,表现形形色色,多姿多彩。

从古希腊哲学一直到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呈现给我们的哲学视野、哲学主题、哲学方法等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从哲学视野看,古希腊早期哲学包罗万象,既包括世界的整体,也包括世界的部分,既包括自我,也包括社会的政治、伦理和人的灵魂及天上的神。而柏拉图则给哲学视野增添了理念,亚里斯多德的学科分类使得哲学的视野开始逐步转向了形而上世界。中世纪哲学的视野是上帝的世界,而康德哲学的视野是现象界,黑格尔的视野则是绝对观念按其内在逻辑演化出来的世界。从哲学主题看,古希腊哲学家大多把视焦聚集在存在论,探讨何为在者以及在者的常性和变性、共性和个性问题。近代哲学则以认识论为重心,探讨认识是否可能,何以可能及如何可能等问题。从哲学方法看,古希腊早期,哲学家们多采用具象思维来建构哲学,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实现了由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柏拉图的“理念论”标志着抽象思维方法成为哲学的自觉。亚里斯多德的《工具篇》为以后哲学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武器。黑格尔的“逻辑学”则使哲学思辩辩证法达到了顶峰。

现代西方哲学,更是学派林立,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哲学家把自己的哲学界定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经验成了实证哲学生长的土壤,人的各种非理性因素成了非理性哲学关注的对象。语言、结构、人类、历史、科学、宗教等各个领域都可以成为某个哲学自成一派的阵地。现代西方哲学采用的方法也非常丰富,除了理性的演绎、归纳、辩证、历史等方法和非理性的直觉、顿悟、照明、信仰等方法外,还大量引进各种具体科学的方法,许多哲学流派就是因为其方法独特而自成一派的。

综览西方各种哲学,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体系,从视野到主题,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就说明哲学是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动态立体,如果深入比较每个哲学家具体的哲学,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层次和侧面将更令我们眼花缭乱。在这个动态的哲学立体中,各种具体哲学虽然产生影响的久暂、范围、程度不一,但它们都是哲学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是哲学家倾心沉思的产物,有的甚至凝结了哲学家的毕生心血。在这个令人眩目的动态立体中,要找到各种哲学共有的本质,确非易事,但这并不能阻止哲学家的思考,因此就有了各种关于哲学的哲学。

赫拉克利特认为哲学就是使人能认识真理。德谟刻里特则以为探讨哲理,只是为了心灵的宁静。亚里斯多德把哲学的目的定为只为求知、不为实用,在求知中,人能够享受到崇高的特有的愉快。托马斯·阿奎那把哲学看成是神学的奴仆,是把神学义理讲得更清楚一些的工具,而邓斯·司各脱则认为哲学不能说明上帝。费希特认为哲学应该说明经验的根据是什么,即哲学的对象是经验以外的东西,他以为是“自我”,而谢林则以为哲学的第一任务是要解释表象如何能与完全不依赖于它而存在的对象绝对地一致符合。黑格尔把哲学看成是一种科学的真理体系,是对对象的思维性考察。尼采认为哲学应是能发现和表达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的深层存在。维特根斯坦把哲学仅仅当成是一种语言游戏,哲学无所谓本质。

可见,哲学的立体化也导致了哲学本质的立体化,从而导致了众多哲学家在探讨哲学本质时,既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又难于把握哲学的根本。众多哲学家关于哲学本质的各种答案,虽然没有全面深刻地揭示哲学的本质,但它们往往是对自己哲学的很好注解,也是从一定角度对一定哲学的一定层面的本质的宣示,众多的答案也说明了哲学本质的立体化。反本质主义和相对主义也非后现代西方哲学家的初衷,而是他们在众多层面的哲学本质立体面前找不到最深刻最根本的本质的一种无奈。其实,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就是其哲学的一种本质;德里达在宣扬“解构在场论”时却没有使自己的哲学完全“漂浮”于社会之上;费耶阿本德的哲学思想也不是“什么都行”的结果。

哲学本质的立体化,要求我们在探寻其最根本的本质时,不能停留在各种具体本质上,而应该既要找到制约各种哲学的本,又要找到贯串于各种哲学,使之表现为各种形态的魂。笔者以为:自由乃哲学之魂,实践是哲学之本,自由与实践的对立和统一,构成各种哲学本质的根本。

二、自由乃哲学之魂

概观一切哲学,虽然各有特点,但自由则贯串于一切哲学之中,成为它们共有的精神。与各门具体科学相比,哲学显示得那样的不确定。在古希腊时,哲学与科学还没有分家,哲学就在各类知识中穿梭。中世纪的宗教给哲学套上了枷锁,但却锁不住哲学的自由之魂,哲学创造了许多的异说来冲击脖子上的枷锁,哲学的自由精神使它成了文艺复兴的先锋。近代科学分门别类后,哲学并不希望自己象具体科学那样安家落户,而是在各种具体科学之上自由漂浮。现代哲学的百家争鸣,更是哲学自由之魂的充分体现。哲学不仅仅是在科学之上自由漂浮,而且可以潜入水下,与各种具体科学联姻。也可以展翅飞翔,飞过海洋、高山、平原和荒漠;也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着落,在那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哲学的不确定性,正是由于它的自由本质,哲学本质的立体化也是哲学自由之魂的外化。各种具体科学虽然也有一定的自由性,爱因斯坦甚至认为科学是思维的自由创造但是具体科学往往局限于某一领域,直接受现实的制约,并且内在的逻辑联系也非常紧密,因此其自由度远不如哲学。

许多哲学家在探索哲学的本质时,对哲学的自由精神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感悟。古希腊哲学家思考世界的本体,就是要使哲学思维具有更大的自由度。苏格拉底把人知道自己无知看成是真正的智慧,实质就是要使哲学摆脱有知的约束。亚里斯多德则在其《形而上学》中比较直接地指出了哲学的自由精神,他说:“我们说一个自由的人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哲学也是一样,它是唯一的一门自由的学问,因为它只是为了它自己而存在。”中世纪宗教的统治和近代具体科学的发展,使得哲学的自由精神受到很大程度的蒙蔽,但这并没有蒙住所有哲学家的智慧。十五世纪,德国主教库萨的尼古拉就写了《论有学问的无知》,把哲学看成是一种有学问的无知,即对不确定的无知的追思。斯宾诺莎也把追求不确定的东西作为哲学的目标。现代许多哲学家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反思,从而也逐步拨开了对哲学之魂的蒙蔽。理性主义虽然强调了哲学的科学性,但哲学不是包容所有科学的科学之科学,而是揭示科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的科学。科学也不是客观世界的科学,而是经验世界甚至是主观约定、科学家共同体的信念的产物。这样的哲学观比起近代的经验主义哲学,哲学对象的空间范围虽然缩小了,但哲学的自由度却扩大了。非理性主义则把人的非理性因素作为哲学的本体,非理性因素的不定性必然决定了哲学的自由性。所以尼采说:“有各式各样的眼睛——所以有各式各样的‘真理’,所以根本没有真理。”(注:见刘放桐等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版,第96、619页。)雅斯贝尔斯也说:“在哲学中不存在众所公认的、确定的知识。任何由于具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而被大家承认的见解实质上变成了科学,不再是哲学。”(注:见刘放桐等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版,第96、619页。)而许多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要解构“在场的形而上学”,消解真理、底板和规范,实质就是要强调哲学的绝对自由。罗蒂认为“规范对话”是科学对话,是前哲学或非哲学对话,而只有没有“自然之镜”和底板的“非规范对话”才是哲学。众多哲学家的领悟虽然不乏片面甚至偏激,但他们确实悟到了哲学的一种真味。

哲学的自由性来自于哲学对象的广泛性、不定性和朦胧性。哲学以人类的实践世界为对象,实践世界是个多维世界,它包括一维的时间世界和三维的空间世界,但它又不局限于四维时空。在实践活动中,人类所进入的是一个多维世界,这个世界由事物之间的多维关系组成。哲学正是以这个世界为对象,也可以以其中的某些方面为对象,尤其是哲学喜欢探讨人类实践开辟的朦胧世界的有关问题。哲学对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哲学不同于其它的社会意识形式,哲学好象是一个无家的流浪汉,可以到处流浪,哲学也象是一个不可信赖、不可依托的幽灵。它不象科学那样确实可信,也不象宗教那样可以依托,也不象艺术那样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实际上,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对象都可以成为哲学的对象,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具有的形式和功能哲学也都具有。因为哲学对象的不定性、广泛性和朦胧性决定了哲学的自由性,也决定了哲学形式和功能的自由性。哲学不仅仅是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总和,而是对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超越。

哲学的自由性也来自于哲学与思维机能的互动关系。思维机能是人脑具有的一种机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思维机能作为人特有的一种功能也跟人们具有的其它生理功能一样,需要不断地发挥,才能实现其功能的生命价值。而哲学正是思维的产物,满足思维机能自由发挥需要正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从哲学的这一动因来看,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人对思维机能自由发挥的追求和向往,必然要从哲学上有所表现,必然要求哲学具有自由的特性。哲学有许多功能,促进思维机能的提高是其重要功能之一。哲学作为一种活动为思维机能提供了活动方式。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形态,它既为思维机能注入新的营养,又为思维机能的活动提供了新起点和指明了追求的新目标。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成果,它展示的思维视觉和层次,又为思维机能的发挥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线路、渠道。从哲学这些功能的实现看,哲学只要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或思维成果,就能实现对思维机能的促进作用。哲学所需要的创造性决定了哲学应具有自由性。

三、实践是哲学之本

哲学的自由性并非绝对的,它要受到实践的规约。离开了实践的规约,哲学就成了飘忽不定、变幻莫测的东西,成了一种纯粹的虚无,一种真正的“玄学”。离开了实践的规约,哲学家就会无从下手,也就创造不出令人眩目的各种哲学。实践对哲学的规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哲学是思维的产物,而思维则是实践的产物。人类思维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的。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科学地论述了劳动对于思维主体——人,思维的物质基础——人脑,思维的手段——语言等产生的作用。如果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思维的产生。人类思维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类实践史,如果没有实践的推动,就不可能出现由原始人类的具象思维到文明时代的抽象思维,由早期人类单向的线性思维到现在的多向的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飞跃。因此,如果没有实践的作用,就不可能有哲学思维、哲学活动和哲学成果。哲学的自由性实则是思维的自由性的体现,归根结底决定于实践的水平。

第二,实践为哲学开辟出对象。哲学的自由之魂只有借助于一定的对象才能表现出来,哲学的自由之魂只能在实践世界的范围内漂游。康德把世界分为自在世界和现象世界,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限于现象世界,而不能达到“自在之物”。康德的这一划界是为认识论划界,实际上也是为自由的哲学划界。康德的这一划界来自于他的思辩,也来自于他的实践,但是康德没有认识到实践的作用,因此他也不懂得“自在之物”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转化为“为我之物”。哲学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它所涉及的世界只能是人类世界,即实践基础上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将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而扩大。康德设定的界线应是动态的,但就具体历史时期来说,实践是具体的、确定的,因此实践确定的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界限也是确定的,哲学的对象范围、自由活动范围也是确定的。哲学的自由性使得它能够在实践世界的周边活动,能够不断地迫近自在世界,但它不可能越过实践世界的边界。

第三,哲学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离开了一定知识的支撑,哲学就成了不可理解的玄学。冯友兰先生认为科学是为了获取知识,哲学是让人提高境界,哲学家需要的是对生活真谛的深刻领悟,并不需要很多的科学知识。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字不识几个,却能以其学说发扬光大,取得禅宗正统地位。冯先生并没有绝对否定科学知识对哲学的作用,也没有否定其它知识对哲学的作用。惠能也只是不识字,并不等于没有一定知识,哲学的自由性使得各种具体的哲学有不同的具体对象和具体目的,因此它们需要的知识种类和知识量可以不同,但不能没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中国传统哲学是从天地和人的相互关系作类比的混沌体悟开始的,所以黑格尔称古代中国没有哲学,只有玄学。其实中国的古代哲学也是以一定的自然、伦理、政治和人生知识为支点的,只不过它缺乏西方哲学的那种比较严格的逻辑推演。现代西方的非理性哲学就有中国古代哲学的这些特征。所以,一定的知识支点是哲学的基础,而严格的逻辑推理,并非哲学的必要特征。而作为哲学支点的知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获得。离开了实践,就无所谓知识,也就无所谓在知识基础上的哲学。

第四,实践的需要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实践创造的多维世界本身就是个无限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任何内容都可能成为哲学的对象,但这些内容并没有都成为哲学的现实对象。哪些内容成为哲学的现实对象,主要是由实践的需要决定的。不同的哲学产生影响的久暂、范围和程度,主要是由其满足实践的需要的程度决定的。实践的需要与思维机能发挥的需要作为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是属于不同层次的,两者并不矛盾。实践的需要决定了哲学的理论内容、形式和目的,实践需要哲学的武器作用。而思维机能发挥的需要决定了哲学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两个层次在现实中达到了统一,共同促使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这就如人有能动的两条腿,腿的机能决定两条腿需要经常动,否则腿的机能将逐步退化。但现实人生中两条腿如何动,何时动,是走还是跑,是慢还是快,走(或跑)向何处,都是由具体的实践需要决定的。

第五,哲学是理论,也是活动。维特根斯坦说:“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注: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112条。)雅斯贝尔斯也认为哲学只是一种活动。 其实他俩只说对了一半,哲学既是理论,也是活动。哲学作为一种活动,它本身就是人类实践的一种方式,即精神生产实践,它是由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决定的。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它是哲学活动的结果,它直接由哲学实践决定。

总之,哲学受到实践的规约是全方位的。有人以为,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相比,哲学与实践的联系比较间接,因此哲学受实践的规约不如其它社会意识形式。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哲学可以渗透到其它社会意识形式中去,借助于其它形式来表现哲学内容。人们往往只看到哲学超越于其它意识形式之上的部分,把哲学仅仅看成是形而上之学,这是一种误解。哲学主要表现为形而上之学,但并不仅仅是形而上之学。因此哲学与实践的联系是全面的,既有直接联系,又有间接联系。由于以间接为主,哲学与各种实践的联系也更全面,这就如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一样,不象某些具体的意识形式只受某些形式的实践制约。正是由于哲学能够超越于各种具体的社会意识形式之上,才使得哲学具有更大的自由性,才使得哲学能更全面地与各种实践发生各种联系,从而全方位地受到实践的规约。正是由于这样,我们才可以把自由与实践的对立和统一看成是哲学的最根本本质。

标签:;  ;  ;  ;  ;  ;  ;  ;  

哲学本质的反思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