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论文_李金羽

试析如何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论文_李金羽

李金羽

身份证:4521221981****3939

摘要:现如今我国各方面发展都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如何运用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来实现工程经济高效化是目前建筑行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经济效益;建筑工程

引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在短短三十年时间里我国建筑发展呈现大变样趋势,很多建筑技术与建筑难题一一被攻克,而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却逐渐无法适用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也运用了简单的工程造价模式,即我们熟知的概预算定额制度,但是当时社会背景与国家经济水平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历史陈旧的工程造价方案已经与我国市场发展需求脱轨。

1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随着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建筑行业发展需求,概预算定额制度工程造价模式已经逐渐被替代,并且建筑行业也在一直找寻适合自身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而且积极主动地改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中的弊端,例如,在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中改变了工程造价管理费用标准与计算方式等,虽然这些改变方法让我国工程经济呈现了一片祥和,但是,从工程造价管理理念上看,其仍然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错误与问题需要解决。

我国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具备相应的管路职能与作用,但是对于工程投资预算与控制方法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以往的工程造成管理模式只注重工程结果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无法重视到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而且很大程度上对于工程施工技术的忽视,也是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出现漏洞,所以才造成了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出现很多先建设、后算账”的欠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可算为有利的工程经济效益。

2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的具体措施

想要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必须要配套较为科学与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办法,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的预算控制,来达到提升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提升的目标。

2.1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高钢用在刀刃上”。这些都在说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前期准备的必要性,也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性。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分为两大内容:

第一,建筑工程前期项目设计。建筑工程前期项目设计对建筑工程施工起到指导性作用,设计决定建筑工程能否正常施工的重要指标。在建筑工程前期项目设计中不单单只是展现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思维,更应该体现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应管理方法。一位优秀的建筑工程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应该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各方面资源进行详细计算,并合理优化每一份工程款项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以往传统建筑工程设计中往往存在许多浪费资源的情况,并且相应的项目设计也无法正确指导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所以,目前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想要有效把控工程造价管理,便需要引进具有专业化水平与专业化技能的建筑工程设计师,以此对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做好相应准备。第二,对建筑工程前期招投标过程的管控。建筑工程项目前期招投标主要包含了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所运用的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采购相关事宜,并严格把控采购设备与资源的质量,以此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水平。而在建筑工程前期招投标具体实施过程中,建筑行业一定要将招投标工作做到透明性与细致化,杜绝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鱼龙混杂情况,从而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而企业也应在招投标过程中合理进行合同双方沟通与签署问题的协商,以此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不会因为合同误差而产生经济损失[1]。

2.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三个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实际展现的可行性。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造成管理最为严格,也是最为重要第一个工作内容。为确保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建筑企业应积极改善与优化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第一,对建筑工程合同款项的审查落实。因为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外包企业利用投机取巧的办法进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之中,所以为了杜绝施工单位采取下三滥手段来修改合同等相关规定,以此达到经济收益目的的情况产生,建筑企业应在工程合同完善标准下对合同内容进行详细审查,针对相应的经济款项应做到控制支出,并细化建筑工程每笔款项的合理运用。第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关于施工技术的消费是巨大的,由于技术价值是非常昂贵的,并且随着我国绿色施工理念的植入,许多建筑工程逐渐开始采用绿色施工技术,而绿色施工技术相对于传统施工技术价格比较昂贵,所以其材料费用占比更多,这一定程度上要求工程造价管理要做到最大化资金运用,将各个施工技术资金做到合理优化,并确保具有充足资金引进现代化施工技术,以此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的正常回收。第三,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强化工程造价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而施工问题对应的便是工人人员,企业应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职能与责任划分到相应施工人员身上。同时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也应该强化施工过程审计,并将各个施工环节严格分布在施工审计环节之中,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资金流向与支出都处于审核与监督过程中。并合理运用工程造价管理办法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费用,从而利用最小化施工资金得到最大化工程经济效益[2]。

2.3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竣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如何在这一环节得到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合同相关规定进行审核,对施工竣工过程中出现的各个资金支出进行核算,确保最小化资金损失,并减少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经济损失,从而确保工程经济效益目标得以实现。

结束语:总而言之,建筑企业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中期与结尾阶段强化工程造价管理,以最小资金损失换取最大化经济效益,促进建筑工程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登峰.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6(14):231+233.

[2]李长青.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纳税,2019,13(09):173+176.

论文作者:李金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试析如何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论文_李金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