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颤动的临床及护理分析论文_高素霞

心室颤动的临床及护理分析论文_高素霞

(北京市怀柔医院 北京 101400)

【摘 要】通过20例心室纤颤患者的临床分析,我们对患者发生室颤前的临床表现、室颤相关因素、室颤急救护理等问题进行了总结,以便及早发现室颤并及时处置。

【关键词】心室纤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762-01

【Abstract】According to 20 cases o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we argu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before VF,the factors about VF,the emergency care about VF, in order to take action before VF.

【Key Words】ventricular fibrillation;nursing;

心室颤动( 室颤)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并见于约80%心脏性猝死患者。心室颤动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初始节律或首发事件之一,初始节律中的“初始”指从心脏骤停到首次记录到心电图的时间,若耗时短于4min,95%为心室颤动,5%为心脏停搏。室颤时,患者意识丧失、抽搐、心音消失、不能触及颈动脉等大动脉搏动与脉搏、无法测到血压、呼吸不规则或停止以及瞳孔散大、对光反射等消失。如不及时有效地抢救,迅即死亡。[1]为进一步了解心室颤动的病因、室颤前的临床表现,探讨有效的急救治疗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我院对20例发生室颤的患者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CCU住院患者发生室颤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9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8例,陈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例,电击伤合并瓣膜损伤1例。

1.2 室颤前患者症状 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室颤前躁动、言语混乱;1例陈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室颤前咳嗽、咳痰剧烈且频繁;1例电击伤合并瓣膜损伤患者室颤前心悸;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颤前无明显前驱症状。

1.3 急救治疗及结果 标准心肺复苏(CPR):CPR治疗是室颤患者的基础生命支持;电复律:电复律是高级生命支持中最重要的方法,19例患者均在5min内进行电除颤(非同步直流电电转复治疗)治疗, 1例电击伤合并瓣膜损伤患者因低钾血症出现室速,发展为室颤,但患者无意识丧失,2min内室颤即自限,补钾后未再出现,故未行CPR或电除颤。此外,20例患者均补钾、补镁,4例患者给予肾上腺素治疗。最终,18例患者存活,2例患者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心率、心律等各项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血压的变化,及有无抽搐;监测血电解质,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以有效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安装临时起搏器患者避免其反复翻身、剧烈咳嗽、术侧肢体抬高等,避免电极脱位致临时起搏器感知不良诱发严重室颤。

2.2 心理护理 患者入住CCU后,经常会有紧张、恐惧、焦虑,我们应耐心解答疑问,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掌握其心理动态,询问患者家属患者既往性格特点,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3 心电监护 入住CCU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需进行多重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出现的心律失常,高度警惕有可能发生室颤的心电图,如多源性多形性室性早搏,成对早搏,RonT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准确识别室颤:心电图表现为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间距完全不规律的纤颤波。

2.4 急救护理 (1)严密观察患者心电监护图形,发现患者室颤,及时通知医师并果断、准确给予电除颤,对于有植入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其电极板的放置位置应避开脉冲发生器或起搏电极。(2)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吸氧。(3)有效标准的CPR。(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所选静脉应在肘部以上或颈外静脉,宜采用静脉留置针,确保输液通畅,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5)确保抢救物品齐全及功能良好 ,其中盐酸肾上腺素是重要的复苏药物,可使细颤变粗颤。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到加速、心排出量增加,同时能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可使收缩压升高[2]。但临床需要密切观察药物应用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

3 讨论

心室颤动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合并症,是心脏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关注与室颤发生相关的因素,尽量减少室颤的发生。

室颤易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患者,且病死率高,考虑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反复心肌再缺血、室壁瘤形成、心脏电活动不稳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行为应激也可诱发室颤,如过度用力,如剧烈咳嗽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而致心肌电不稳定诱发VF。此外,目前临床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心律失常与QT间期离散度(QTd)增加密切相关,因此QTd可作为预测AMI心律失常发生的因素之一。[3] 但年龄和心力衰竭是室颤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4]。

在临床护理中应做到:密切观察心电图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镇定、及时、准确的给予相应处理。对于CCU护士,要在抢救工作中做到有条不紊,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的专业知识,正确的急救技能。

参考文献:

[1]杨眉, 李毅刚. 心肌梗死后心室颤动的发生机制.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9. (05): 453-455.

[2]李庆芬.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抢救护理.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3): 93.

[3]王亚丽, 陈新义. 急性心肌梗塞QT间期离散度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陕西医学杂志. 1997. (12): 714-715.

[4]王景峰. 60例心室颤动的临床分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 (04).

论文作者:高素霞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心室颤动的临床及护理分析论文_高素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