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6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探讨论文_冯婕妤

对16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探讨论文_冯婕妤

冯婕妤

(宜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江苏宜兴 214200)

【摘要】目的:分析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感染预防控制和护理工作的相关问题。方法:针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到我院ICU接受治疗的16例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以及护理工作路径实施分析总结。结果:11例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症状好转后转科治疗,5例患者多重耐药菌症状好转后康复出院。结论:针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有效隔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及合理运用抗菌素,能够有效规避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产生和蔓延,保障医务工作者和住院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无菌操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137-02

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呈现快速蔓延趋势[1]。我国基层社区以及各级医院中出现的多重耐药菌散发、交叉传播,以及大范围流行等现象,正在逐步引起各方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源于常规抗菌药物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中无法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直接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逐渐上升[3]。调查表明,ICU病房是医院内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发科室[4]。有鉴于此,切实做好医院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护理工作,对于提升我国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具备重要的促进意义。

1.临床资料

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到我国ICU接受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患者共有16例,其中包含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年龄介于47~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6.3)岁,全部患者中,院外输入性感染患者6例,患者的原发疾病主要包含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颅脑损伤,并且还包含部分手术后患者。

2.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病因

2.1 临床特征

ICU是医院各临床科室危重患者集中抢救与治疗工作的实践场所,也是多重耐药菌易感人群集中活动的场所,因此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通常都会明显高于医院其他科室。MDRO感染以内科系统为主要分布区域,临床分离获取的多重耐药菌病理标本以痰液标本和尿液标本为主要类型,而且下呼吸道感染在所有的感染疾病类型中占据首要地位,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次研究中16例病例涉及的耐药菌种类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真菌等类型,在具体临床治疗中,发现上述致病微生物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性。

2.2 病因学分析

老年患者,尤其是罹患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通常是MDRO感染的重点高发人群,由于慢性基础疾病的影响,该类患者的免疫机能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因而这类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治疗通常要较长时间。

对于ICU病房内的危重患者而言,各类常规侵蚀性临床治疗操作,形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深静脉插管、鼻饲胃管、导尿管留置、以及临床手术等都会增加ICU患者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的机率。

2.3 护理措施

本次研究过程中,我院ICU病房护理工作者,针对1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了隔离管理和护理干预,其具体涉及的内容如下:

(1)进行患者接触隔离,为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现象,应当尽量为患者安排单间住院病房隔离措施,同时也可以将具备相同MDRO感染症状的患者安置在相同的住院病房内。

(2)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住院治疗活动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患者身体表面开放管路的留置数量,并针对存在开放性伤口,以及机体免疫功能表现低下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隔离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患者接触到可能造成疾病症状加剧的环境因素。

(3)在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基本医疗器械和治疗诊断工具的专人专用性,做好相关应用物品的消毒处理工作,并在全部治疗和护理环节开展过程中,实现对无菌操作规程的充分遵循。

(4)针对ICU病房内部长期门窗紧闭、空气流通性水平低且人员流动性相对频繁的具体特点,要逐步增加ICU病房每日常规通风的次数,为保证病房内部空气流通的充分性,应当每天分时段实施2~3次开窗通风,且保证每次开窗通风过程的持续时间不短于30min。同时注意做好病房内部温度和湿度环境条件的建构和控制工作,并避免无关人员随意进出ICU病房。

(5)加强内部医务工作人员的手部卫生控制,要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规程,在具体进行医疗护理操作前要认真做好洗手,在更换或者拆装医疗设备、接触换的伤口、创面、溃烂面、粘膜结构、血液、分泌物、引流物,以及呕吐物过程中要戴好手套,穿好隔离衣,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意外损伤以及交叉感染。

3.结果

本次研究中,在针对16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施加临床隔离控制,以及相关护理干预手段的条件下,有效规避了MDRO感染在院内患者之间的传播和蔓延,11例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症状好转后转科治疗,5例患者多重耐药菌症状好转后康复出院。

4.讨论

本次研究中,经过临床隔离控制和护理干预,1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有11例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症状好转后转科治疗,5例患者在多重耐药菌症状好转后康复出院,表明了隔离控制和护理干预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有效性。

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孔控制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应当切实做好高危易感人群的行为检测工作,并在多重耐药菌患者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重点抓好手部卫生控制工作,并以此为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5.结论

针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有效隔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及合理运用抗菌素,能够有效规避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产生和蔓延,保障医务工作者和住院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慧琴.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2,33(23):5103-5104.

[2]周健,孟军,江淑芳.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43-1744.

[3]邹燕敏.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2):1535-1536.

[4]祁兆萍.浅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1):207-208.

论文作者:冯婕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对16例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探讨论文_冯婕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