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_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我国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协调发展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生产能力论文,能力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产能力(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劳动产出价值的能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它包括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还包含了科学技术。生产力表现在生产上需要有生产主体、主体的生产行为及生产行为的结果(劳动产出)。1980年底,我国著名流通经济学家高涤陈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流通生产力”的概念,他认为流通生产力是一种社会把产品由生产领域运送到消费领域的能力,流通生产力跟生产领域的生产力之和才是完整的社会生产力[1]。基于学界目前还未见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协调发展的实证成果,本文将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生产能力进行测算,对我国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协调发展的程度及机制进行定量实证研究。

       一、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生产能力决定流通能力

       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为了提高生产力,历代统治者大都奉行了重农抑商的国策,且由于工业革命迟迟未在我国发生,导致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处于卖方市场,所以在我国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基本都是生产居于主导地位,流通处于从属于生产的次要地位。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改造、手工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百分之百的计划经济体制,直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着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尚未完全建立,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我国,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生产、提升生产能力仍然是第一位的,生产对流通具有决定作用。

       (二)流通能力影响和决定生产能力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乘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生产力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为了保障我国生产力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进一步激活生产力,我国政府提出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于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进一步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且在1993年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经过几十年的调整完善,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商业已成为了时代的基本特征,促进产品交换以实现产品价值成为了企业和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流通变得越来越重要,流通的作用已不再仅是简单地将商品由生产领域转送到消费领域。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势必会越来越重视流通,在很多领域流通已发展成为先于生产进行的活动,对生产起到了决定作用。对于流通重要性地位的代表性文献有:冉净斐和文启湘认为流通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流通产业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以及保障国家安全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流通产业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李佛关认为只有通过流通,商品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流通过程是商品价值运动和使用价值运动的统一,随着社会生产力与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流通的地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对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4]。

       (三)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要协调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换工作的商人阶级,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不断演进的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持续提升和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多,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经济逐步发展起来。时至今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由于我国长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且生产力落后的实际情况,导致我国流通领域的发展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系应该是流通和生产要协调发展。对此,恩格斯指出,生产和流通是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它们时时刻刻都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马克思也指出,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的前提,在商品生产中,流通和生产同样重要[5]。我国著名流通专家黄国雄认为商业社会的基础是流通业,交换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商业是交换的中介,流通是一系列的交换,是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生产力是相对稳定的,流通力的强弱不仅仅会影响到生产力实现,同时对市场供应也会产生直接影响[6]。因此,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力与流通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流通力”。

       二、我国各省区市流通能力的测算

       (一)指标选择、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说明

       1.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说明。我们采用各省区市的流通效率来表示流通能力。俞彤晖、郭守亭认为一个地区的流通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衡量其流通效率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他们选取了4个层面的10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利用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来测算我国31个省区市的流通效率,指标设置情况见表1[7]。

      

       2.评价方法选择。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来评价各地区的流通效率。步骤如下:

       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以使不同量纲的数据能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标准化数据的转换公式为:

      

       运用SPSS19.0对去除量纲的标准化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可求得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不同省份的流通效率值,可依据各因子贡献率占选取综合因子的累积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计算得出。计算公式为:

      

       (二)各省份流通效率值测算结果

       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择了3个综合因子,这3个综合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4.899、2.136、1.150,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85%,说明它们能够很好地代表所有指标的信息,能够充分反映各地区的流通效率,最后经过计算,得到了我国31个省区市的流通效率值(见表2)[8]。

      

       根据流通效率得分高低,我们可以判断各省区市流通能力的强弱,得分越高表明相对应省份的流通产业越发达,流通能力越强。

       三、我国各省区市生产能力的测算

       我们采用生产率来表示生产能力。当我们提及生产率时,生产率就是指全要素生产率,它是一种包括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测量[9]。全要素生产率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因此,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表示我国各省区市的生产能力是科学和合适的。

       (一)测算方法和数据的选择

       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采用产出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DEA)的马氏指数(Malmquist Index)方法。其中投入指标选取2011-2012年各省区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亿元)和就业人员数(单位:万人),产出指标选取2011-2012年各省区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数据全部来自2012-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测算方法介绍和测算结果

       在两个数据点之间,马氏指数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点相对于普通技术的距离的比值,来测量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如果将t时期的技术当作参考值,在s时期(基期)和t时期之间的马氏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产出导向)可以表示为:

      

       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中,将此距离函数重新组合,可以证明,它等价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与技术变化指数的乘积,即:

      

       技术效率又称为综合效率,它可以分解成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部分,且综合效率(STE)=纯技术效率(TE)×规模效率(SE)。纯技术效率表示生产中现有技术利用的有效程度,在给定投入的情况下,各决策单元能否有效利用生产技术,使产出最大化,纯技术效率由BCC模型来测度[10]。规模效率则是指生产规模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各决策单元是否在最合适的投资规模下进行经营。数据测算采用DEAP2.1软件包,测算结果见表3。

      

       四、我国各省区市协调度的测算

       (一)协调度计算方法

       由于系统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因此,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只要二者协调度维持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没有对系统整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都是可以接受的。理想状态是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整体保持最优。根据以上思路,参考有关协调度研究的文献[11-12],定义代表我国各省区市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的协调系数公式为:

      

      

       (二)我国各省区市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协调度的计算

       根据以上思路,利用2012年代表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区市流通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指标数据,计算各地区流通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协调度。由于代表流通能力和生产能力指标数据的量纲不统一,这里也采用公式(1)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标准化的数据。将标准化的流通能力和生产能力指标数据进行协调度计算,结果见表5。

      

       (三)各省区市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各省区市的协调度来看,东部地区省份的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协调系数排在前几位的省区市分别是:江苏(1.4141)、山东(1.4111)、北京(1.4057)、天津(1.4052)、广东(1.3743)、上海(1.2763)、湖南(1.2535)、辽宁(1.2362)、浙江(0.9549);分值较低的是贵州(-1.4141)、湖北(-1.4140)、甘肃(-1.3941)、河北(-1.3124)、新疆(-1.2624)、河南(-1.2555)、青海(-1.2508)、吉林(-1.2280)、黑龙江(-1.2260)、海南(-1.1757)、广西(-1.1750)、宁夏(-1.0123)、山西(-1.0077)。

       根据各省区市协调系数对应的协调等级,我们发现大多数省份不是属于优质协调就是属于严重失调,从数量分布情况来看,非常像大写的英文字母“M”(结果见表6)。而根据不同省区市协调系数所属协调等级的空间分布来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省份多属严重失调等级,而东部沿海地区的省份多属优质协调等级。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建立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的评价指标、测算模型以及协调度模型,测算了我国31个省区市的流通能力、生产能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系数,根据协调系数评价了各省区市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协调性。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各省区市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差距较大,从东部往中西部呈现逐渐下降的梯度分布。第二,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生产能力强的省份,其流通能力也相对较强。第三,从各地区协调度所属等级来看,属于优质协调和严重失调的省份均较多,呈现明显的“M”形分布,而从不同等级协调系数的省域分布情况来看,严重失调的省份基本都属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优质协调的省份除了湖南省外则基本都属于东部沿海地区。

      

       受传统的“重生产、轻流通”观念和政策的影响,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12年7月11日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要大力发展流通产业、降低流通环节费用,并通过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流通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市场的供应能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力的实现与转化。流通产业对推动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是支撑国家生产力发展和经济进步最为基础的产业。社会生产能力是生产能力和流通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价值的创造能力(生产能力)与价值的传递与实现能力(流通能力)同等重要,地区的生产能力和流通能力应该协调发展,只有将这两者都做好,企业和社会才能健康运行、科学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失调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终形成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协调发展的格局:第一,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为引领,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第二,加强中西部地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疏通长江黄金水道,重点建设好一批跨境跨区干线铁路、公路、内河港口和区域性机场。第三,加快推动流通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深化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流通领域,提升流通管理部门的管理效能,健全各流通管理部门协作机制,消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第四,支持流通企业特别是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为需要帮助的中小流通企业在融资、信息技术、设备更新、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在市场竞争中下力气培育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一些有实力的流通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扶持发展一批专业性流通服务机构。

标签:;  ;  ;  

我国流通能力与生产能力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_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