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态研究方法评析论文_曹文萍

旅游业态研究方法评析论文_曹文萍

(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

摘要:本文通过选取业态研究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旅游业态问题的研究以定性为主,文献分析法、演绎法、内容分析法等广泛运用;定量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以基础统计分析方法为主,随着研究的发展,实地调查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个案分析逐渐成为主角。

关键词:旅游业态;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文献分析;基础统计分析;个案分析;

一、引言

旅游业态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学者从业态起源、业态发展驱动因素、业态变迁、业态创新路径、业态集群等多方面通过对相关产业文献资料的内容分析和衍生,结合本学科的特性,开启了旅游业态的研究。研究内容广泛且方式不一,业态形式不断涌现,涉及到旅游的方方面面,各学科不断融合,研究方法不断改善,指导后来研究更进一步。

二、旅游业态研究主要方法评析

(一)旅游研究方法

张宏梅,陆林认为旅游研究方法主要分为5类,传统定性研究方法、现代定性研究方法、定性定量结合方法、基础统计分析方法和复杂统计分析方法[1]。传统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参考相关论文书籍、野外调查等的分析,对研究内容做描述性和概念性分析,主要以文字表现出来,少量数据对相关对象进行定性;现代定性研究方法是运用定性资料、统计数据、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对各种数据进行频数和频率的统计分析,建立指标体系;定性和定量结合方法是运用访谈、问卷和官方数据等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统计分析方法是对数据的基础处理,包括均数、频率、频数、相关分析和统计检验等;复杂统计分析是运用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等数理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相关旅游业态研究的分析,整体上学术界对旅游业态问题的研究方法也大抵集中于此5种方法。

(二)定性研究方法为主的评述

学者对业态的研究源于“Types of operation”[2],旅游业态从零售业态演进而来。《旅游饭店新业态—分时度假交换系统》一文也是“业态”一词在学术上的首次使用,因而可以说刘菲的业态探索具有开端意义,旅游业态走进学界和业界的视野[3]。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文章较为细致的阐述了分时度假系统的特点,偏向于对已有文献进行内容分析,辅以少量的统计数据来说明研究的主要问题。

尔后,张文建主要研究与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探索旅游业态的新增长态势[4],文章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5类旅游新业态增长趋势。2011年张文建基于旅游产业转型,从业态创新的机理入手更深刻的探寻业态演变[5],仍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从现象入手提出新观点和认识。

邹再进对旅游业态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传统定性研究方法对旅游业态发展趋势的分析,扎实的使用内容分析法、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旅游业态基础理论研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后,杨玲玲,魏小安也采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对业态的“新”进行探析[6],宋馨,张文建对复合型旅游业态的研究基于产业重构的背景研究紧随其后,李晓琴对低碳旅游业态创新路径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7],这种探索结果是思辨阶段的产物,结合多个学者的观点以及自己的思考,从中提炼自己的观点,依据其他资料的梳理分析,最终又通过描述性文字表达出来,对于实际案例一带而过,因而传统定性研究方法的不足也表现出来了。

随后,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研究业态的学者各有侧重,贺颖洁,钱莉莉从业态创新和业态结构优化角度来探究多元复合旅游业态的发展,施紫姣对我国旅游业态的研究选择了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旅游新业态与传统业态之间的关系[8],李鹏等人构建双层嵌套多元旅游业态概念模型的研究,国外学者Saso Korunovski等人对Ohrid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所选择的形式——文化旅游进行探讨[9],许春晓从业态群落的发育入手,对旅游业态的具体业态形式的集聚用群落表现出来,苏谦等采用德尔菲法研究智慧旅游业态创新的驱动因素,并运用案例分析法(handy),印证创新驱动模型[10],沈建文通过统计数据整理分析,提出新疆旅游业态创新方向及创新产品形态。

从定性研究的方法的采用上来看,业态问题的探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传统定性研究和现代定性研究方法使用广泛。文章对旅游业态概念、业态类型等探索是进步的,也具有指导意义,但定性研究方法在理论思辨的结果以文字为主要方式,阐述新的观点和认识,没有数据的支持佐证和实证分析,相对缺少一些严谨性,与实际经济生活可能存在脱节,但定性研究成果促进了旅游业态的更深层次研究,在厘清基础概念和本质的基础上,朝着更加具体化的方向上前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定性和定量结合方法的评述

从定性+定量角度来看,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多方面探究。杨懿对旅游业态基础概念进行梳理,并建立演变模型,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对旅游新业态类型进行分析[11]。于日美对旅游业态的研究从旅游产业集聚、集群角度入手,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开启对旅游业态的探索,结合定量分析方法对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集聚程度进行了分析。刘艳兰对旅游业态的研究选取《印象刘三姐》作为实证研究,比较实景演艺和传统剧场演艺的区别来探讨旅游业态创新的机制与模式[12]。宋馨对复合型旅游业态的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规范化分析。崔文娟以消费者行为理论来观察旅游业态的发展,选取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作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13]。

此后,对业态的研究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到具体目的地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案例分析法研究或实地调查研究,黄燕等研究旅游业态创新路径选取西安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袁骅笙研究滨海旅游业态选取广东茂名为例[14]。王恒采用问卷分析法,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入手探究乡村旅游业态的升级,张磊玲在研究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业态采用走访形式对街区实体店铺旅游业态进行调查,从吃住游购娱5方面对业态的数量与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整体来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在业态的后期研究中逐渐增多,在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开始增加实证分析、数据分析等,这是业态研究进程中的一大进步,这对旅游业态的深入研究是非常有益的,但通过相关文章的分析发现,定量研究方法的采用也存在明显不足,描述性统计、统计数据的基础分析等可以直接看出业态的类型与变化,但对业态之间的联系、本质等无法做出说明,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揭露的业态相关性等问题未曾涉及,因而定量研究方法仍需不断深入,以触及业态本质研究为要。

三、结语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对旅游业态问题的探究在旅游研究方法的选择上较为偏重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且处于传统思辨阶段,有关此问题的定量研究较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文章也表现出定量研究不成熟、不充分的特点,因此探索业态问题的定量研究范式需要不断努力,将业态问题研究更加具化和定量化,促进业态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究。以数据来支撑相关理论成果,更具说服力,同时佐以实证分析进一步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深入结合必然是新时期业态研究的一个重大转变。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旅游业态体系及其演化的理论研究”(15A123) 。

作者简介:曹文萍(1990-),女,研究生,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旅游业态。

参考文献:

[1]张宏梅,陆林.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J].旅游学刊,2004,19(3):77- 81.

[2] Philip Kotler. Principles of marketing(An Asia perspective)[M].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Co.LTD,2004,(6):1-240.[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1-240.

[3]刘菲.旅游饭店新业态——分时度假交换系统[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 15(4): 56- 59.

[4]张文建.试论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新增长态势[J].旅游学刊,2006,21(4):23 -27.

[5]张文建.旅游产业转型:业态创新机理与拓展领域[J].上海管理科学,2011, 33(1):85- 88.

[6]杨玲玲,魏小安.旅游新业态的“新”意探析[J].资源与产业,2009,(6): 135- 138.

[7]李晓琴.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低碳旅游业态创新路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37(2):126-130.

[8]施紫姣.试论我国旅游业态的创新与发展[J].旅游研究,2011,3(1):20-23. [12]李鹏,李柏文,田里.双层嵌套多元旅游业态概念模型初步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 (4):64-70.

[9]许春晓.红色旅游的业态群落发育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5):51- 59.

[10]沈建文.新疆旅游新业态的创新研究[J].新疆财经,2018(1):42-52.

[11]于日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集聚型旅游业态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12]宋馨.产业重构背景下的复合型旅游业态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1.

[13]黄燕,任燕,李勇.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业态创新发展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28(2):47-51.

[14]王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连乡村旅游业态升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9):80-85.

论文作者:曹文萍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旅游业态研究方法评析论文_曹文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