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互助行为的培养_亲子成长论文

儿童互助行为的培养_亲子成长论文

幼儿互相帮助行为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相帮助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首先,要增强幼儿互相帮助的意识。独生子女在家中大多事事由成人做,与抚育者形成了一种应求关系。孩子需要成人帮助,而成人要求小孩帮助的甚少,这使得幼儿往往缺乏互相帮助的意识。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照顾他们的成人变了,环境变了,生活内容与方式变了。其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则是开始了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幼儿与他人(主要是众多的同龄人)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需要他们建立互爱互助的关系。但大多数幼儿则对此很不适应。因此,我们要运用形象的教育手段,如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演木偶戏、情景表演等方式,不断增强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思想意识。

其次,要及时地教会幼儿互相帮助的行为方式。教会幼儿互相帮助的行为方式,就是教给幼儿怎样去帮助别人,遇到情况该怎样办,否则,即使幼儿有了好的动机,也较难收到相应的效果。例如,一次,我班小旭去帮娜娜穿衣服,由于事先没有说明,而很冒失地去帮助,且动作也不够协调,引起娜娜的误会,以为小旭故意的捣乱,结果,两人打了起来。像这种弄巧成拙的事例,在幼儿中是很常见的。因此,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地地向幼儿讲解、传授互相帮助的行为方式及注意事项。如在帮助别人之前,可说声“我来帮你好吗”等。可以用具体的事例启发幼儿寻找、摸索正确的易被对方接受的互相帮助的行为方式。

第三,以表扬为主,积极诱导。幼儿好胜心强,喜欢别人夸奖,因此,对孩子助人为乐的行为,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即使是并不起眼的“小事”,也应如此。教师可以把孩子帮助别人的好事通过木偶戏表演出来,也可以把孩子做的好事登在好事栏里,由各班分别组织读给小朋友听,使孩子们看到或听到各班及本班小朋友互相帮助的事迹,从中受到鼓舞。

第四,父母、教师要以身作则。幼儿互相帮助的良好行为品德的形成,要靠幼儿园、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协同教育。作为父母和教师,要求孩子怎样做,自己首先必须做到。父母、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街上遇到盲人探路,家长或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应带孩子一起帮盲人过街,事后,还可以给孩子讲讲残疾人的痛苦与不便,指出取笑或不帮助他们是不道德的等,以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互相帮助的行为习惯。

标签:;  ;  ;  ;  

儿童互助行为的培养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