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育心理透视_农民论文

农民教育心理透视_农民论文

农民的教育心态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视论文,心态论文,农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02)04-0084-04

知识经济迫切需要农民知识化,需要农民接受更多更高更好的教育,搞清农民对待教育的心理心态,选择应对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当代农民如何看待知识与教育,是积极有为、自觉追求,还是消极无为、自发等待?是热切希望、不懈追寻还是麻木不仁、漠然视之?下面将根据我们对河北省石家庄、邢台、邯郸、张家口、承德、保定、唐山、沧州、衡水9市34县127所中学,150名处于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所做的“关于农民教育问题”的问卷调查,从心理、教育、经济和社会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定性考察分析。

(一)心理因素分析

当代农村社会,虽然社会主义的法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等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但不可否认,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还有风俗、习惯、成见、传统力量、人格魅力等自发的社会心理。农民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也根深蒂固地受着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表现在:他们自发地把教育子女有方、子女能考上大学的家庭当作榜样,把文化当作道德的化身,把道德作为人格魅力的表现,把有科学技术者视为农村的骄傲。因此,渴望教育、追求知识、敬仰道德、崇尚科技是广大农民自发的心理心态。

任何社会心理的产生都有深刻的社会存在基础,农民对教育的自发追求也同样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土壤之中。中国农民自古以来休养生息、劳作耕耘在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他们勤劳、朴实、善良又愚昧、无知、迷信,他们最苦最累而社会地位最低,千百年来改变这种先天的命运成为每个农民梦萦魂绕的心愿和追求。由于受血缘地缘交往范围的限制,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制约,要改变这种地位,根本途径只能是教育。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经济的推行,农村教育一方面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冲击,尽管如此,广大农民通过接受教育改变个人前途、家庭命运的心态并没有改变。在他们的心中,上大学、考研究生是子女有出息的表现,是父母的骄傲,是家庭的荣耀。

(二)经济因素分析

广大农民追求教育的朴素且普遍的心理动机,在与家庭经济状况相联系时变得扑朔迷离。调查显示,只有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家庭才考虑把子女培养到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的大多考虑培养到高中或大学;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考虑培养到初中;只有极少数家长表示:无论经济条件是否允许都将把子女培养到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可见,农民追求教育的心理受经济状况影响极大。一般来说,受教育年数、受教育程度随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经济条件好,农民可能会让子女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否则正相反。

农民追求教育的朴素的自发心理在巨额的教育投资面前逆反背转。当前,我国的教育周期是: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研究生3年,博士生3年,共22年的完全教育周期。若按7岁入学计算,完成一个教育周期需29年。如果一个农民把子女培养成略有文化的初中生需进行16年的投资。据北京市1986年搞的:新增人口从出生到16岁抚育费用调查[1]表明:农村每新增一人,从0岁到16岁,共需费用10520元,其中社会投资1509元,家庭投资9011元。如果按现在的物价指数是1986年的10倍来推算,现在农村家庭把一个子女培养到16岁需90110元。如果培养到高中到少10万,如果培养到大学以上当然会更多。加之农村大多数的家庭有两个以上子女,如果都培养到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所需费用可想而知。因此,当我们问及你对子女上大学的费用能否承受时,只有两种选择:绝大多数认为不能承受,极少数认为勉强能承受。可见,教育周期延长,教育费用提高,使农民追求教育的自发心理受到压抑,他们望学费生畏,望学校兴叹。

农民追求教育的朴素自发心理在收益回报微小的情况下,进一步弱化淡化。农村家庭既是生活单位更是生产单位,农民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因而在把有限的收入进行投资时必然考虑收益回报,必然要把教育投资与生产投资与其他投资反复比较权衡,选出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项目。按照前述农民家庭子女抚养费用支出情况,一个农民家庭把子女培养到初高中水平至少需9-10万元,这些投资将在什么时候产生收益呢?由于在校所学内容与农业生产的直接关系不大,农村学生即使被高中毕业还是一名既不会务农又无一技之长;既无职业保证又无稳定收入的人,自身的生存发展都面临一系列问题,不可能对家庭有多大经济贡献。如果把子女培养到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需支付10-20万元的话,按照现行大中专毕业生工资待遇,短期内对家庭投资的回报也是微小的。在这样一个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对比中,农民对教育的追求逐步弱化淡化,有的甚至麻木不仁。调查中,当我们问及“你认为为什么许多农民的子女不上高中或大学”时,几乎回答一致:考不上,考上也上不起。

通过调查显示,教育投资并非农民家庭的首选项目。由于教育投资大、见效慢、回报小,且由于教育投资是高层次的发展投资,因此它不是农民家庭的首选投资。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渐次发展的,满足了低级需要才能产生高级需求。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教育消费对他们仍是发展消费而不是生活生存消费。对广大农民家庭来说,父母一生辛劳,不得不履行的义务是“儿成女就”即儿女各自成家,开始新一轮的人口再生产。一个农民家庭可以不投资教育,但不能不积攒婚嫁费用。一个农民家庭可以有子女辍学、停学、失学,这不受道德的谴责和良心的责备,但一个农民家庭若有儿女没有成家婚配,必然受到社会舆论和自我良心的谴责。因此,婚嫁费用才成为首选消费。而婚嫁费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涨,也抑制了教育消费需求。农民认为与其把巨额投资不一定能变成现实收益的教育,不如攒钱盖房子、积嫁妆、娶媳嫁女更现实。于是出现了辍学、停学、失学等现象。

(三)教育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后,农村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成绩显著,但存在问题依然严重,影响着农民对教育的追求。

从受教育的动机来看,自古广大农民把教育看作是改变自己命运和地位的根本途径,因此,送学者或求学者的动机非常现实而单一,这就是学而做仕、学而经商、学而从军、学而务工,总之,学而跳农门。受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以求改变门风、光宗耀祖,以图老来有养、病来有靠。一句话,农民受教育的动机和出发点并非直接为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科教兴农,而是为了谋求一个稳定的职业,一份稳定的收入。调查显示:农民在回答“为什么让子女上大学这个问题”时,选择“找一个好职业”者位居榜首。由于受教育的直接动机是职业和经济利益,因此,一旦有其他途径可以满足时,对教育的追求就会弱化、淡化。许多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之所以对子女的教育听之任之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因此,农民追求教育的自发心理,在现实的利益选择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最终是急功近利,以眼前利益代替长远的教育投资。

从教育主体看,教师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的水平和农民对教育的态度。农村教师大都是中专、大专毕业,还有民办教师和一些没有受过师范教育的村干部的子女及亲属,整体素质较低,不足以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农村教师待遇低,拖欠工资现象普遍,严重压抑了教师教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一些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认为农村学生基础差、无可塑性,有厌教情绪。诸多原因导致农村教学水平落后,家长从现实的教育中,看不到进一步培养子女的前途,因而弱化了追求教育的信心。

从教育对象看,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兴趣、热情等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由于教学质量偏低,部分学生对学校对教师失去信心,认为上学没意思,放弃求学念头;部分学生成绩差,在校经常受老师批评,在家受父母的责备,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由于受社会上游戏机、录相厅、网吧等不良娱乐方式的影响,一些学生放弃了学习;受早婚早育风俗习惯的制约,一些学生过早婚恋,失去学习兴趣。家长由此认为:子女不是可塑之材,因而放弃对他们的继续培养。

(四)社会因素分析

农村政策环境对农民追求教育的影响。农民对教育追求的强有力的动力动机,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生产活动。如果在他们的生产活动中,须臾离不开科技、文化,那么就会产生持久的、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追求教育的内在动力。然而在现实的农业生产中,他们并没有产生这种强有力的需求和渴望,这与农业的政策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就是一方面的原因。这种差距的存在和日益增大,客观上造成农民付出劳动最多而收益最小,增加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教育含量无利可图,因此,农民不安心务农。因此,在生产效率上,满足于自足有余;在耕作技术上,沿用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手提肩扛,锄挖镢刨;近70%的耕地靠人力畜力耕种,近70%的土地靠老天爷灌溉;生产的主力军是既承担家务又养种耕地的已婚妇女,外加老弱残幼。总之,农业的政策环境,使农民感觉不到进行科技教育投资的重要性、必要性,因而追求教育的内在驱动力明显不足。

相关高收入人群对农民追求教育的影响。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周围的社会关系对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产投资等有重大的影响。农民渴望提高生活水平,走向富裕,生活在他们周围的率先致富的人们无疑成为他们效法的榜样。但是,农村的富户大都与某些掌握特权的人有或曾有或远或近的血缘裙带关系或其他关系。农民从现实中直觉到:有文化不等于有效益,有知识不等于有价值,而有权力则有职业,有关系可有收入。当我们问及“你认为你周围的富人们是如何致富”这个问题时,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有权力有关系”这一答案,而选“有文化”者数量寥寥。总之,相关人群的收入情况削弱了部分农民对教育的追求,而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攀高枝,因而追求教育的外在压力进一步弱化。

以上诸种因素凝聚成农民对教育需求的弱化、淡化趋势。因此,必须选择应对策略以迅速扭转这种局面。

从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构建社会化的农民终身教育体系。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相结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结合,田间教育和课堂教育相结合,农业基础知识教育和应用知识教育相结合,农业知识教育和非农业知识教育相结合,传授知识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为不同年龄的农民提供开放的、多样的、社会化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为建立以终身教育为基础的学习化农村社区奠定基础。

其一,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渠道,但在一些农村义务教育只是停留在法律条文或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实际上存在着义务教育不义务的现象。建议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在义务教育范围内,适龄少年儿童无论因何种原因失学,都要追究党政一把手的责任,要把辖区内失学人数的多少作为考察各级党政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在义务教育的内容方面,农村义务教育要与城市有所区别,增加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内容,因地制宜地增加一两门实用技术课,做到学之有用,学用结合。

发展农村成人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成人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广大农村还不够普及不够完善,建议每乡至少应办一所成人农业职业教育学校,围绕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教会一两门实用的致富技术,成为农业技术的教育培训站;进行新型农业科学技术和新产品的普及和传播,成为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站;把农民对科技的所需所求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学科研单位,成为农民与农业科研和教学机构联系的中间站;提供致富信息、分析市场行情,成为各种信息的输出站;带头进行新科技、高科技产品的实验和运用,成为带动农民自觉追求科技以科技致富的示范站;宣传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介绍治家理财的经验,破除封建迷信和愚昧,成为精神文明的传导站。

其二,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在我国的大多数农村,集体力量相对薄弱,村民委员会投资教育的力量微小,各级政府对农村的直接教育投资也严重不足。一些农村校宿陈旧破落,急需改建扩建,落后的教育手段和设施更需改进更新。兴建一批面向各村的农民教育活动中心,为农民进行各类教育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施,这些都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资。

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只有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生活环境和质量,高于或至少不低于城市同级同类学校的水平,才足以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如果有足够数量的大中专及以上程度毕业生在农村生活工作,对于农村文化教育氛围的改善,必然起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然而,现在农村处于第一线的教师中,大学及以上毕业生寥寥无几。定居农村,在农村生活工作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只有通过足够的教育投入,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才能吸引众多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扎根农村的教育事业,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坚。

其三,改变教育陈旧观念,树立教育法制意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农民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只有考大学的人,才需要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如果子女考大学无望,那么教育就可顺其自然。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生产的重要要素,是致富的动力源泉和手段,如果还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升学的手段,那么这种观念不仅狭隘而片面,而且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必须通过教育、宣传,改变农民陈旧的教育观念,使他们认识到:接受教育和衣食住行一样是每一个人生存发展须臾不能离开的条件,并且把这种观念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农民之所以对教育顺其自然,是由于义务教育法宣传力度不足,教育法制没有深入到农民的思想中,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农民普遍缺乏教育法制意识,不知道不接受义务教育还要追究法律责任。因此,要在普及教育的同时普及教育法制意识,通过自觉的和自为的、强制和非强制的手段,提高教育法制意识,树立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新型教育观。

从体制和机制的结合上建构面对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农民教育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主要从投资体制、信贷制度、管理体制、农业政策环境上给农民接受教育创造更多的、现实的条件,扶持农民的教育消费行为。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对教育费用的承受力。影响农民对教育追求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经济原因。当我们问及“你认为政府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就让子女上大学时”,选择“减免学费”和“高额工资”者首当其冲。当我们问及“如果你的家庭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就让子女上大学时”,回答“足够的经济条件”者名列前茅。因此,要把农民普遍自发的对教育追求的心理转化为现实的行为,最重要的是通过增加农业投入,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方式方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他们对因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成本提高而带来的学费增长有一定的承受力。另外实施信贷上学制度,建立教育经济保障体制。只有经济上的支持和保障,才能使农民接受各种教育的可能变为现实。

第二,改善农村政策环境,增强农民对教育追求的内在驱动力。农民对教育追求的内部动力来自他们赖以生活的农业生产,因此,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相关政策调整,引导农民通过科学种田达到科技致富,使农民从现实中感觉到:在农业生产中离不开科技和教育,通过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进而增强追求教育的内驱力。

第三,进一步提高知识分子待遇,营造知识有价的社会环境,加强农民追求教育的外压力。影响农民对教育追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相关人群的收入状况,通过进一步提高大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的工资待遇,营造知识有用、知识有价、知识是财富、知识有职业、知识是前途的社会环境,迫使农民认识到没有知识不能生存,更无法发展,进而从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获得追求教育的压力,并把这种压力转化为追求教育的动力。

标签:;  ;  ;  ;  ;  ;  

农民教育心理透视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