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论文_郑天博

探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论文_郑天博

广州广保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对于道路地基要求不高,实际的道路通车中将会出现很多地基坍塌的情况,为交通带来阻碍。因此,对道路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在市政道路施工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以后该方面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开挖换填法;荷载压重法

引言

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软土地基的危害性认识,能够正确的识别这类型软土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来加以处理和解决,从而保证市政道路的安全建设安全使用,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质量。在具体市政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从根本上降低软土基对城市道路工程的危害,需要在实践处理过程中,掌握先进的处理方式,不断强化每一种软土基处理方式的利用效果,能够学会技术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水平,从而有效提升我国软土基地基处理技术,保证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特点

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首先需要对软土地基的土质特点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该种地基类型的含水量比较大,土壤透水性差,土壤自身涵养水分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其含水量的变化幅度不大,使得地基整体质软。在地基上进行施工时,将会造成地基发生形变,抗剪强度低,因为自身含水量比较大,其结构强度,尤其是抗剪切力的强度不足,通常情况下抗剪强度都在30k N/m3以下,并且导致其对于路面的压力承受比较小。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软土地基的基本成分为腐殖物质。这种类型的物质耗水量加高,最低在34%,并且其土质的饱和程度大,在96%以上,隙比维持在1~1.9之间。压缩比高,这种土壤在外力的作用下压缩幅度都0.5MPa~1MPa以上。由于软土地基的几种特性,对于市政工程等关系到公共安全的工程的影响是颠覆性的。

对软土地基进行以上的物理分析之后,发现其对市政道路具有较为明显影响。在对其进行处理环节中,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对土质进行调查,对其可能引发的结果进行预测。对含水量高的土质进行重点处理,避免由于地基处理不善而造成施工困难。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分析

2.1 开挖换填法

开挖换填法是道路软基处理中使用比较多的处理方式,能够将原来的软土层全部挖出或者部分进行挖出,同时选择质地比较好、渗水能力强的砂石与粘土,在挖出软土层的时候还是要将部分土质挖出,这主要决定于软土层的厚度,将这些软土挖出再对空闲部分采用渗水能力强的材料进行压实。这种操作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只是会受到土层厚度的影响,如果软土层的厚度比较大的时候,采用这种方式就会浪费人力与物力,施工难度也会不断加大,因此如果市政道路软土层的厚度比较大时就不能采用这种技术。

2.2荷载压重法

荷载压重法在实际的软土地基处理环节中,主要利用荷载加速原理,对路基进行加固,这样的方式能够对软土路基沉降的问题进行解决,并且通过将沉降路基的力学性质改变,来对路基进行处理。荷载压重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为超载压重法,第二种预压法。其中超载压重法是指路基建设在超过了荷载设计时,进行超载压重法进行软土路基处理。对软土路基进行预先加载,消除荷载修筑上层构造物的沉降现象。但是该种方式在实际实施时需要注意很多问题,首先需要对软土地基的性能分析,当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能、压缩性能比较好时,可以采用荷载加重方式。但是在软土厚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将不适合采用该种方式进行软土地基处理。

2.3表层处理法

对于地表面非常软弱的情况需要用表层处理法。表层处理法是利用排水、敷设或者是增添材料等方法,加强地表强度,避免地基局部剪切出现变形,确保工程施工现场机械正常作业;同时最大程度的使填土荷载在地基上分布均匀。①对土质相对较好但由于含水量大而出现的软土地基使用表层处理法填土之前,需要在地面开挖沟槽将表水排除,以减少地基表层含水率,从而保障现场施工中机械顺利通行。为了保证施工中开挖的沟槽达到盲沟的效果,填土应选择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②对于地基上部含有大量的水且软土层极薄情况,应选择砂垫层法,即在地基上面填大约0.5~1.2m厚的砂垫层。这样能够有效的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能够起到排水层的作用;此外,砂垫层在填土过程中还会成为其地下排水层,从而促使填土内的水位降低;在进行填土和地基处理等施工时,保证了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顺利通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对于地基土层存在不均匀现象,可能出现局部不均匀沉降以及侧方向的变位等问题可以使用敷垫材料法,敷垫材料具有的抗剪和拉抗力,能够加强机械的通行,对填土荷载起到均匀地支承,降低地基局部沉降和侧向变位的几率,从而有效的提高地基的均匀支承力。其中敷垫材料通常包括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玻璃纤维格栅等被。④对于表层为粘性土时一般选择添加剂法,即在粘性土中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对地基的压缩性进行改善,增强地基强度。此外还能起到增强填土稳定及加固地表结构的作用。添加材料主要是生石灰,熟石灰和水泥。石灰类添加材料一般是现场拌和或厂拌,这类添加材料一方面能够使土壤含水量降低并产生团粒,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固结的土会进行化学性固结,改变粘土成分,对土体加起到固稳定。

2.4 粉喷桩加固法

在实施这项软土地基处理前,需要将其相应的施工技术材料准备妥当,比如市政道路施工路段的地质情况,粉喷桩设计桩位图等多项材料准备完好,进一步对施工现场场地进行平整处理,采用粘土或者是渗水性较好的砂石对其道路低洼处进行填平。施工场地不能够很好的满足机械作业设备行走时,需要对不符合条件的路段进行沙土、砂石等铺设工作,这样可以对地表起到很好的改善和保护作用。在具体处理过程中,需要将施工机械设备准备妥当,按照相应的工程设计配比和实际测量项目完成施工现场参数设计,确定好粉喷桩施工工艺操作顺序,通常选择 5 根进行试桩,对其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气压力大小等多项指标都需要按照相应的施工要求进行确定,粉喷桩过程中采用的水泥质量要求必须要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和技术要求开展处理工作,加强对处理后的道路质量检验,对于出现受潮、结块情况的材料必须要进行废弃处理。

2.5竖向排水固结法

竖向排水固结法适用于粘性软土路基的处理,其加固原理是缩短路基排水距离,促进排水固结,并提升路基强度。竖向排水固结法又分砂井排水和纸板排水两种方式,砂井排水根据施工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打入式、振动式、螺旋钻式等。在此以砂井排水法为例介绍其施工方法。为了提升地基稳定性,应以填土坡面下为加固对象,为了减少地基沉降,应以路基顶面宽度下为处理对象。

1)施工前仔细查看施工场地有无沙层;

2)施工过程中要减少对四周土壤的扰动,以防地基强度削弱或透水性变差,对此可适当加宽排水距离;

3)采用砂井排水时,尽量采用质量好的粗砂,以确保其透水性能良好,且透水效果能够长期保持。砂井排水法施工时应遵循铺砂—打入排水砂井的顺序施工。在进行砂井施工之前,需要在地表面铺垫一层砂。并开挖排水沟,防止填土内有较高的地下水位。排水砂井的打入主要有打入式、振动沉桩式、射水式、螺旋钻进式及袋装式等。无论那种方法其沉入深度通常是15~20m,一旦超过这一深度,就会增加工程费用。

注意事项:①布置砂井需要根据设计图间距进行,用不同颜色对已打入或待打入的井位进行标志。②经常检查导杆,确保其竖直,打入深度要符合要求。③打入速度可以快,但控制拔出套管的速度,其速度需要保证填充砂及压气能顺利的操作。④填充砂料需要利用传送带进行连续投入,还可以通过漏斗提升将其喂入,从正确计量考虑,漏斗提升的方法更优。

三、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的地基处理工作直接对道路的施工质量、未来使用情况、使用寿命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当市政道路地基处理过程中,出现软基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到软基存在的情况,采用适合的软土基处理技术,加大地基处理力度,对其施工处理技术和处理方式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的软基处理能力,有效提升我国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J].王泳海.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

[2]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J].温坤书.江西建材.2015(09)

[3]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应用实践[J].侯红燕.四川水泥.2015(07)

[4]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技术实践探析[J].熊国繁.江西建材.2015(13)

[5]软基处理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张新礼.企业技术开发.2015(12)

[6]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J].史振武,甘宗卿.江西建材.2015(22)

论文作者:郑天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探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论文_郑天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