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论文_高群山

高群山

(黑龙江省繁荣种畜场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222)

摘要:【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共54 例符合慢性偏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入麻黄附子细辛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或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疗程12周,头痛程度使用VA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麻黄附子细辛汤+盐酸氟桂利嗪胶治疗慢性偏头痛与单用氟桂利嗪胶囊相比治疗第4 周时,2 组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头痛发作频率较对照组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对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偏头痛患者有增效作用。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中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慢性偏头痛;

慢性偏头痛 (Migraine)是一种神经血管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人群的偏头痛患病率为9. 3%。慢性偏头痛虽然不能治愈,大量的研究证据证实规范的预防治疗可以显著地降低头痛发作频率、减少头痛导致的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的经济负担[1]。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是临床指南首选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其可能引起变态反应、嗜睡、乏力、头痛、恶心、抑郁症、谵妄、锥体外系反应症等不良反应[2],因此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偏头痛,降低西药副作用,成为目前需要解决问题。偏头痛属于中医 “头风”、“偏头痛”、“偏头风”范畴。明《普济方·头门》:“今人之体气虚弱者,或为风寒之气所侵,邪气相搏,伏留不散,发为偏正头疼,其脉多浮紧者是也” [3]。认为阳气不足,外感风寒为其致病的关键因素,风寒束表为重要病机,温经散寒解表为其重要治法,值得临床借鉴。为此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偏头痛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患者54例,男性22例(40%),女性32例(59%)。

1.1.2入组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患者年龄18~65岁;病程时间大于3个月;慢性偏头痛诊断符合国际头痛学会头面痛分类委员会在2004年初修订的第2版头痛分类中对慢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第二版 )[5],即 ICHD-II ;(1)头痛符合不伴先兆偏头痛③~④的发作,每月偏头痛发作15天或更多,达3个月以上。不伴先兆偏头痛:③头痛至少具有下列2个特征。1)单侧性,可能为双侧性。额颞部(非枕部)。 2)搏动性。 3)程度为中度或重度。4)日常体力活动使之加重(如步行或上楼)。④头痛时至少有下列1项。 1)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及畏声。(2)不能归因于其他疾患所致。中医辨证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并结合临床辨证为寒凝血瘀证,证见头痛,经久不愈,固定不移,畏寒肢冷,恶心,呕吐清水痰涎,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

1.1.3排除标准:① 服用预防偏头痛发作的药物如B一受体阻断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和抗癫痫药物等。②因身体其它部位疼痛而服用止痛药物者。③有严重肝肾心脏疾病史、癫痫、中风及精神病史。④CT及MRI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器质性病变患者。

1.1.4治疗方法:两组均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商品名为西比灵) 10mg ,日1次,总疗程为12周。

1.1.5疗效评价 治疗前开始做记录,第4周、第8周、第12周随访时记录患者头痛程度 (VAS评分 ) 、头痛发作频率 (次 /月 )。

1.2试验分组

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至实验组或对照组。实验组在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d)同时联合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疗。麻黄附子细辛汤方组成:炙麻黄10g、炮附子15g、辽细辛10g,先煎炮附子半小时,水煎200ml温服 复煎 日2次(早晚各1次),日1剂 连续服药2周。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剂量为10 mg/d。2组患者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均连续治疗12周。

1.3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采用头痛程度(VAS评分)及头痛发作频率,在治疗基线期,第4、8、12周末分别评定疗效。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 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 S), 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P <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合并麻黄附子细辛汤组(以下简称实验组):共28例,其中男11例(39%),女l7例(61%);平均年龄(36.39± 11.39)岁。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对照组):共26例,其中男9例(35%),女17例(65%);平均年龄(34.92± 14.24)岁;2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头痛程度评分( VAS)

治疗后第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见表1。

2.3头痛频率(次/月)

入组时、治疗后4 周、治疗后8周及治疗后12周的头痛频率,经两两比较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见表1。

3讨论: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该类药物通过改变神经细胞对Ca+的获得性而加强对神经细胞纤维伤害性传人冲动的抑制从而达到镇痛作用[4]。目前有很多研究表明钙拮抗剂与细辛合用可以增加细辛的镇痛作用。氧自由基在偏头痛的发病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发现细辛能够降低氧自由基的含量从而达到抑制疼痛反应的效果[5]。三叉神经血管炎性反应是偏头痛发病机制之一,刺激三叉神经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产生神经源性炎症,使血管扩张、血浆成分外渗、肥大细胞脱颗粒和血小板激活[6],从而导致疼痛,而麻黄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附子及麻黄均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二者联用可增强止痛抗炎的效果,这也是此方治疗偏头痛的可能机理。

随着社会压力增大,慢性偏头痛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西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根治慢性偏头痛,只能缓解症状。本研究表明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偏头痛有效,但本研究样本量比较小,需要较大样本量,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为慢性偏头痛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Yu S,Liu R,Zhao G,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primary headaches in China: a population-based door-to-door survey[J].Headache,2011,52: 582 - 591.

2.Brown JS,Papadopoulos G,Neumann PJ,et al. Cost-effectiveness of topiramate in migraine prevention: results from a pharmacoeconomic model of topiramate treatment[J]. Headache,2005,45:1012 - 1022.

3.周晓坤; 刘有福; 艾国峰等 盐酸氟桂利嗪不良反应[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3): 393-394

4.朱橚.普济方·头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740

5.Hea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n. Cephalalgia 2004; 24 (Suppl. 1): 1–160.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05 - 109.

论文作者:高群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麻黄附子细辛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论文_高群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