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研究论文_程丹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内科)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试验组,每组样本容量100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纳针对性护理。对比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试验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心理特征,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心中的负性情绪,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关键词:慢性血吸虫病;心理分析;护理措施

血吸虫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属于寄生虫病的范畴,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黏液性血便、腹泻、腹痛等是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该病呈间歇性发作,多在劳累时发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恰当,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治疗期间患者普遍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明显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本文为了分析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措施,特随机收集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查究,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静脉采血,血内血吸虫抗体检测均为阳性,且均有血吸虫病接触史,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试验组,每组样本容量100例。试验组女性40例,男性60例,年龄区间是26-52岁,平均年龄为(39.05±12.28)岁;病程区间是1-5个月,平均病程为(3.02±1.98)个月。对照组女性50例,男性50例,年龄区间是28-51岁,平均年龄为(39.52±11.05)岁;病程区间是2-5个月,平均病程为(3.52±1.13)个月。两组基线资料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进行对照分析。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分析心理特点

该病患者的病程往往较长,机体抵抗能力较低,在病痛的折磨下,患者极易出现各种负性情绪。部分患者存在反复感染疫水症状,一旦确诊后,患者会过度的及早、紧张,迫切的希望疾病治愈。同时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敏感性较高,普遍存在悲观、紧张、恐惧、消沉、情绪低落等负性情绪,上述不良情绪均会降低临床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机体的康复。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治疗,病情观察,饮食宜清淡。

1.3.2 试验组:①健康教育:护士要主动向患者讲述血吸虫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注意事项、预后等,耐心、详细的回答患者、家属疑问,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自主的纠正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与错误认识。②心理护理:护士要热情与患者交流,态度要温和、和谐、积极向上,综合患者文化程度、临床特征、家庭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尽可能的消除其心中的负性情绪,让患者有一种被关爱、被重视的感觉,更加信赖护理人员,构建良好的互患关系[2]。③用药护理:大部分患者需要服用吡喹酮等杀虫药物,用药前护理人员要做好一定的心理指导,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尽可能的消除患者顾虑,让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④饮食护理:告知患者饮食宜清淡,切勿过食辛辣、刺激、冰冷的食物,尤其是对于贫血的患者,要加强休息与营养,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及时补充机体中的维生素,满足疾病康复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1.4 评价指标

1.4.1 焦虑评分: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焦虑症状,共20题,分值分别在1-4分,最后得分四舍五入取整,50分以上为焦虑,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焦虑程度越轻。

1.4.2 抑郁评分: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症状,53-60分代表抑郁轻度,61-72分代表抑郁中度、72分以上代表抑郁重度,分值越低,表明患者抑郁程度越轻。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焦虑、抑郁评分),行t检验,用表示,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显著较对照组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3.讨论

血吸虫病多见于我国的长江流域,病情较轻的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对人体危害极大,仅仅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者粪便普查而被发现,有症状的患者仅仅以腹泻最为典型、常见[3]。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以吡喹酮杀虫药为主,吡喹酮类药物具有可口服、毒副作用轻、高效等一系列优点,对于成虫、童虫以及幼虫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但是单纯的临床治疗很难取得突出的治疗效果,往往需要优质的护理措施来辅助治疗,目前临床中的常规护理很难满足当前患者的心理需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护理,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纠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错误认识,提高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注重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理情绪变化,及时的进行心理指导,保证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助于机体的恢复,此外针对性护理更加重视患者的饮食干预,尤其是贫血患者,要注重营养与休息,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服务的全面性,让患者有一种被重视、被关爱的感觉,更加信赖护理人员,构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后续治疗、护理方案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效果。本文研究示:试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较对照组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证实了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血吸虫病护理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对其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纳针对性护理,可有效调节患者心中的负性情绪,效果确切,广大患者值得信赖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许胜莉.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护理需求及临床护理干预[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4):420-421.

[2]刘娟娟,杨柳,刘红梅.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0):163-164.

[3]陈美玲,刘家元,陈艳艳,等.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5,27(2):206-207.

论文作者:程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研究论文_程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