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卢亚林

卢亚林

(三六三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了解研究在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2018年1月开始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此次实验主要对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的学生进行研究,选取其中的84例学生进行研究。其中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学生为对照组,在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学生为研究组,分别包括42名学生。在学生学习之后,采用自制的评价表依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其中主要包括学生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技能评分以及对案例分析评分。结果:研究组学生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技能评分以及对案例分析评分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均较高,数据对比研究p <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技能以及对案例分析能力等,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护理质量等,有利于学生在之后的护理工作中利用,因此可以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推广与利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临床案例建立教学情境,并确定以学生为本开始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不仅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并且在案例情境中,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以及观察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危险意识以及责任意识,有利于学生的护理知识,护理技能等综合的护理能力的推升[1]。教师在教学情境中,主要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及护理技能进行教授,在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案例教学的方式在心理内科护理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2]。为了了解研究在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作用。本文对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的84例学生进行研究,并在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 实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此次实验主要对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的学生进行研究,选取其中的84例学生进行研究。其中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学生为对照组,在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事实上案例教学法的学生为研究组,分别包括42例学生。研究组学生的性别组成中,男性与女性的数量分别为5例与37例。对照组学生的性别组成中,男性与女性的数量分别为3例与39例。在进行此次研究前,已经对学生讲解研究的目的与方法等,并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开始此次的试验。

1.2方法

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学生为对照组,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学生为研究组。

案例教学法: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熟悉护理工作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前半个月,主要由带教教师指引学生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进行熟悉,保证学生对护理工作内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有初步的了解。第二,利用经典案例进行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经典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带教教师应该基于本身的经验进行选择发生几率较高的案例,并且对案例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能够更好的在教学中使用,例如,在教授学生对冠心病患者护理时,选择部分患者在临床中出现心绞痛或者其他病症的临床反应的病例[3]。第三,重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带教教师对学生讲解护理相关的知识与护理技能后,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与患者沟通与交流,指导学生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使学生能够在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中能够直观的发现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并且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的提高个人的护理知识储备量。第四,总结与分析。指导学生在每天学习完成后对当天的学习内容以及技能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定期的对学生进行考核,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1.3评价标准

在学生学习之后,采用自制的评价表依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其中主要包括学生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技能评分以及对案例分析评分。

2 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技能评分以及对案例分析评分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均较高,数据对比研究p <0.05。

3 讨论

在当前的护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为采用阶段性教学的模式进行,并分阶段对各个科室以及各个类型的病症进行分别教学,其中主要分为理论知识讲座与教育,带教教师进行模拟示范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训练,虽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训练学生临床护理能力的目的,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护理服务以及责任意识的能力,并且学生也不具备在异常情况出现的情况下进行及时处理的能力,因此应用价值不高[4]。并且由于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在临床中患者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要依据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其他的病症对治疗的方法与护理方法进行整理,因此提高了护理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对学生全面护理能力进行培训的目的。因此需要在对学生进行护理教学中采用更加高并且优异的教学方式。

经过此次的实验研究,在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技能以及对案例分析能力等,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可以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推广与利用。

参考文献:

[1]李淑华. 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15(35):135-136.

[2]刘博.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三年制大专《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68):13446-13446.

[3]温朝玲, 侯晞, 刘耀辉, et al. 基于标准化病人的动态性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

[4]孙敏芝, 葛冉, 陈祎, et al. 案例教学和模拟真实临床情景教学相结合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学信息, 2017(19).

论文作者:卢亚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卢亚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