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与防范对策论文_李晓燕

浅谈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与防范对策论文_李晓燕

李晓燕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本院产科发生的30起护理纠纷事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本院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方面,并针对此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及服务意识,将护理工作中的相关细节问题把握好,能够使护理纠纷的发生得到有效减少及预防。

【关键词】产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18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律意识的广泛普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1]。为此,本院结合产科的临床特点,分析了产科临床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能预防和减少产科护理纠纷的发生。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产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发生的30起护理纠纷事件。主要有投诉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医护人员服务态度较差、对治疗费用不满意和新生儿相关事项错误登记及护理不到位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通过分析和总结30起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原因,对引起纠纷的相关因素和可能再次产生纠纷的因素进行继续分析,并根据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培训,做好护理纠纷事件的防范工作。

2.结果

在30起护理纠纷事件中,主要发生原因有医护人员因素、患者及家属因素和其他因素等。其中医护人员因素16起(53.3%),其中服务态度差1例(3.3%)、业务技能水平低8例(26.7%)、泄露患者隐私7例(23.3%);患者及家属因素10起(33.4%),其中对护理工作产生过高的期望值8例(26.7%)、故意提出不合理要求2例(6.7%);其他因素4起(13.3%)。根据上述原因分析,需要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护理技能水平的提高,将每一环节的护理工作做好,从而使护理纠纷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和减少。

3.讨论

3.1 发生原因

3.1.1医护人员方面 护理人员用生硬的态度接待患者,缺乏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医护人员常因产科工作的繁忙而对患者缺少耐心,有时可能服务不周到、不及时等,让产妇及家属产生不满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产科患者及家属对有关妊娠知识的了解较为缺乏,不能清楚掌握妊娠及分娩期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医护人员若不将相关情况在患者冶疗前后及时告知,他们就会认为医护人员对患者缺少责任心或处置不力。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较差,无法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进行各项操作,不懂得用法律手段来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对护理记录不能准确、及时、完整地填写,若后期发生纠纷事件,则无法举证[2]。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不佳,产科患者病情变化大,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观察。若处置不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延误,从而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部分医护人员不注重对患者的个人隐私加以保护,随意散播,患者由此而产生不满情绪,引起纠纷。

3.1.2患者及家属方面 目前,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一旦患者及家属认为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就会进行投诉。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过高,就现阶段的医疗水平来看,尽管医护人员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也仅能达到一定的程度,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的医疗知识比较欠缺,非常容易不信任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而产生护理纠纷。一些患者及家属的自身素质较低,对护理提出的要求不合理。

3.1.3其他方面 体现在医疗费用方面,患者及家属常不满意于相关的医疗费用,使用新的仪器、药物及技术都会增加相关的治疗费用,患者及家属会对过度治疗存有疑虑,从而对治疗不进行配合,导致护理纠纷的产生。

3.2 防范对策

3.2.1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需要用良好的态度去服务于患者,在治疗前将治疗的必要性以及会产生的风险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清楚,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消除他们的疑虑,使护患之间彼此信任,并且制定相应的服务流程和总结沟通技巧,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尽可能避免纠纷的发生。

3.2.2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产科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与法律问题相关。医院应组织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来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此外,还要加强培训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促进其护理技能的提高,从而积极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减少或避免发生差错,从而预防纠纷的发生[3]。

3.2.3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实施严格管理 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已经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并且医护人员要每天核查当日的记录;落实交接班制度,保证患者的病情不会在交接班后耽误[4];对患者的疾病治疗、病情发展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认真记录,同时对医疗费用公开透明,让患者对自己的医疗花费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产科是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高发科室,粗心大意容易出现差错,从而引起纠纷的发生,所以,要求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强烈的责任心服务于患者,同时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工作中,要热情接待患者,将疾病的相关情况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清楚,以取得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将患者的相关情况在其病例中做好详细的记录,这样可以使产科护理纠纷的发生得到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从而保持良好的医疗秩序。

【参考文献】

[1]黄宇徽,谢菊珍.产科护理纠纷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2,13:2030-2031.

[2]黄琼.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解决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3,24:3801-3802.

[3]孟庆云.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和防范对策研究[J].中外医疗,2013,30:158-159.

[4]邱云,赵晓燕.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纠纷分析及防范[J].中国卫生产业,2014,16:64-65.

论文作者:李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浅谈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与防范对策论文_李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