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论文_古世高

试论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论文_古世高

广州市汇源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满足了当前信息传递的需求,本文在总结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优点的基础上,对其技术实现以及未来发展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容量;微波通信;SDH

前言: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至300GHz的电磁波,该技术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具有投资费用低、通信容量大、抗灾能力强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自进入新时期以来,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进一步发展,为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威胁,其未来发展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1.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优势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主要表现为:(1)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且线路噪声不累计。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与传统的模拟通信系统相比,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微波通信所使用的数字信号具有可再生能力,因此在通信过程中的中继通信线路信号噪声不会累计,保证了信号的清晰度;而在正常的信息传输过程中,一旦出现通信过程干扰问题将会导致错误代码的出现,而这些错误代码难以在传输过程中消除。通过微波通信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证了数据传输水平[1]。(2)保密性更好。大容量微波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使用复杂多变的加密技术,并通过设置加密电路,通过一个天线设备,确保数据传输的方向性,只有精准的确定发生源或者基站才能捕获信号,若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偏离,则无法接收微波信号,因此确保了安全性,并能避免干扰。

2.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环境

2.1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技术需求

为确保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可以适应未来信息传递需求,未来需要对微波网络进行优化,并且在经过优化后,微波网络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标准:(1)系统可用率。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系统的平均可用率应该达到99.999%,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微波通信的系统运行效率。(2)系统延时。系统延时是评价整个系统运行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确保微波链路的传输延时控制在50ms水平内。(3)性能要求。微波通信的性能要求应该与以太网高宽带的业务需求相同,能够满足SDH于EI业务扩展的需求,并可以根据信息传输要求,选择多载波传输,并提供更大的数据传输容量。

2.2大容量微波技术更新的技术支持

现阶段的大容量微波技术具有可靠的端到端业务管理、丰富空口的业务种类、高效的自适应的调制特性、G比特级大带宽传输等优点,逐渐变成了新一代的无线通讯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业务支持,并且在整体上的数据业务传输效率更高。

从目前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容量微波技术可以在空白帧结构以及业务接入处理等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根据业务处理处理要求,选择对IP分组化的业务进行支持,同时可以满足SDH等关键业务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微波网络中,技术认同通过增设IP分组的交换单元及其相对应的TDM交叉矩阵,这种结构可以为其中的关键业务实现提供结构。同样,能够对各项数据处理业务的MPLS的传输管理与伪线封装进行支持。总体而言,在更新后的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能够提供从端到端的QoS保障,因此能够满足大部分宽带业务的精细化数据支持。

大容量的微波通信技术所对应的空口自适应调制模式,可以按照不同数据传输要求进行自动调整,联合多级别的QoS管理体制,进一步识别信息传输业务,这样可以满足更高级别宽带业务的数据传输要求[2]。

3.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应该以客户的需求为突破口,并且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也会在微波通信技术中得到体现。

3.1编码调制技术将会更加高级

微波座位一种频带受限的传输媒介,在未来信息传递期间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在微波通信期间网络通过多进制的正交幅度调整技术,在这种技术下,其调制方式下具有极高的频谱利用率,因此在调制系数较高的情况下,其信号矢量分布更加合理,并且在利用起来更加方面。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容量微波技术技术已经达到了512QAM传输,并且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很多将会在这一技术上实现突破,达到2048QAM调制,其信息传输能力更强。

3.2频谱成型技术

在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模式下,时钟同步数字通信研究中一直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时钟偏差或者时钟抖动等会造成码间串扰,这种情况会影响信息传输质量。从技术角度来看,为了可以有效规避这种信号处理问题发生,在工程中若使用了不合理的低通滤波器而通过余弦滚降滤波器,并采取引入滚降系数的方法,以增加成形滤波器的带宽为代价,达到降低码间串扰的目的,滚降系数越大,滤波器的带宽变大,会影响频谱的使用效率。

3.3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技术

在技术处理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增加微波通信中的传输容量,在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基础上,采用多进制的正交调制方法,配合双极化频率的复用效率,可以让整个数据传输更加高效。这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使原本的单波道的数据传输效率更高。同时,相对于同波道双极化频率复用技术,不同波道的载频数据时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极化方向正交,并且无线正交极化无法定义隔离和信道环境的影响,需要采用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技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交叉极化干扰抵消的方法,可以对各种信息传输过程进行抑制,效果更理想。

3.4发展频段更高

根据我国电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在3GHz以下的频段需要分配给个人通信与移动通信,而此时的3GHz-10GHz频段十分拥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获得更广阔的空间,所使用的微波通信技术应该突破10GHz的限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所采用的多点分配业务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的方法,通过对卫星、光纤通信过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LMDS技术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最低,且具有方便、实惠等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组网的要求,这在我国也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结论:目前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的未来发展将会体现各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因此对于相关人员而言,在未来工作中需要进一步认识到微波通信技术的先进性,并按照技术创新要求,对其技术实施路径及其技术发展手段进行改进,这样才能满足未来数据处理要求,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姚冬苹,黄清,赵红礼.数字微波通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李师师.无线通信系统中XPIC及载波同步实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论文作者:古世高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  ;  ;  ;  ;  ;  ;  ;  

试论大容量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论文_古世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