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张盛甫1,胡芳2(通讯作者),王海蔚3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针对患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患者行以生物反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功能性的便秘患者80例,对该些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测,然后依据所得数据对符合该类病症(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的患者行以生物反馈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80例患者进行肛门测压检测后所得数据得知,有54例患者确诊为为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26例患者病症并非是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直肠静息压加以对比,两组间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其直肠静息压同样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的患者行以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便秘;障碍型便秘;生物反馈;临床疗效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功能性便秘属于一种常见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越来越受到相关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当前,生物反馈治疗方法作为最新的治疗该种病症的有效手段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中,基于此,本文将针对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患者行以生物反馈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显著效果做以分析总结,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功能性的便秘患者80例,其中男有21例,女有59例,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3.5)岁。在确诊前均在肛肠科做以就诊,并且通过相关的检查(肠镜以及肛门直肠测压),最终被确诊为患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病症。其中,主要是依据对患者

进行直肠测压检测来对患者的便秘类型加以区别,检测结果显示,有54例患者确诊为为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26例患者病症并非是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患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病症患者中采用生物反馈治疗(10次)的有27例。

1.2治疗方法

对所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病症患者行以生物反馈方法加以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此次研究方法是借助于MMS胃肠动力检查系统辅助治疗,该系统含有MMS4通道液体型灌注压力检测仪器,还有肛门直肠测压检测导管以及MMS肛门直肠测压系统等软件。采用新兴的肌电图式生物反馈技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使患者对治疗方法有一定的认识,有助于治疗的开展[1]。

其次,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做以辅导,使其能够对屏幕图像加以认知,这样有助于其通过观察图像对自己的肌电信号做以正确认知,自己判断其肌电信号是否属于正常,达到自我训练的效果。

最后,要对患者的排便姿势做以指导,使其学会正确排便姿势,其中包括患者在排便时应注意收紧腹肌,而肛门的外括约肌是需要做到足够放松的,让患者多次练习以达到不用观看屏幕即能做出正确的排便姿势的效果[2]。

患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病症患者27例均自愿行以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治疗时间为一周两次,半小时/次,十次为一疗程。需着重对患者加以叮嘱的是,患者在家中时仍需要进行正确排便姿势的锻炼。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病症患者指派专门的护理人员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记录,主要的观察指标项目有:观察记录患者的排便次数和粪的性状、伴随便秘的其他症状是否有改善、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测。治愈:患者的排便次数和粪便的性状回归正常状态,无相关伴随症状,肛门直肠测压标准;显效治疗:患者的排便次数得到恢复或者是粪便的性状得到恢复,相关伴随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肛门直肠测压正常;有效治疗:患者的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并未回归正常,相关伴随症状有改善,肛门直肠测压逐渐正常;无效治疗:患者的排便仍然需要借助于泻药,接受治疗后疾病症状仍存在未缓解,相关伴随症状未改善,肛门直肠测压结果未改善[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对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病症患者行以生物反馈治疗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加以处理及分析,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并用x±s做以表示,当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80例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测,有54例患者确诊为为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26例患者病症并非是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对两组患者的直肠静息压加以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其直肠镜息压同样存在差异,P<0.05。详情见表1。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3讨论

患有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患者,其结肠的传输功能是不受病症阻碍的,患有该病症的患者之所以排便不通畅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直肠肛门异常,包括外括约肌以及耻骨直肠肌在排便时发生异样收缩情况,致使直肠无法进行排空。该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不通畅,需手助排便等等,属于常见型慢性功能性的便秘[4]。

生物反馈治疗法是当前新兴的治疗功能型便秘的有效方法,主要能够使患者在进行排便时,其肛门外括约肌发生痉挛的情况得到缓解,盆底肌肉也会得到松弛,对耻骨直肠肌以及肛门括约肌能够达到收缩效果,对肛门的内外括约肌的运动都能得到良好改善[5]。

本次实验研究,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功能型便秘患者多为女性,大约占73.75%左右,均有出口梗阻症状是非常显著的。此次在接受生物反馈治疗后患者经肛门直肠排便窘迫值(治疗后:142.26±26.89),比治疗前(147.85±36.60)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盆底功能的障碍型便秘患者行以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缓解患者的病情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翟力平,安贺娟,王晓伟.生物反馈治疗老年人排便困难5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05):1167.

[2]刘芳宜,方秀才,王智凤.生物反馈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评价[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09):874-877.

[3]周志刚,张程,吴焕淦,竺益芳,黄艳,王思瑶,吴璐一,刘慧荣,陆嫄.代谢产物相关技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0):1131-1135.

[4]蒋楠,余跃,陈凤琴,袁莉莉,王巧民.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J].安徽医学,2013,34(07):869-872.

[5]于丰彦,黄绍刚,张海燕,迟宏罡,邹颖,吕汝西,郑学宝.溃疡性结肠炎外周血RORC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黄芩苷的干预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02):225-229.

基金项目: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2012-011)

通讯作者:胡芳 湘南学院医学影像系 讲师

论文作者:张盛甫1,胡芳2(通讯作者),王海蔚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3

标签:;  ;  ;  ;  ;  ;  ;  ;  

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张盛甫1,胡芳2(通讯作者),王海蔚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