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趋势:基于跨十年调查的比较分析_性别角色论文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趋势——基于跨十年的调查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女大学生论文,发展趋势论文,性别论文,角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反映着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不同期望。性别角色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个体的性别角色能否被所处的社会接纳和认可,关系到个体对社会的适应性。所以,性别角色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当代女大学生是未来女性人才的特殊群体,作为社会女性发展的代表力量,其性别角色的发展及性别角色意识表现被看成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风向标。本文根据2002年和2012年对在校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调查,尝试通过比较研究,探索发现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提出促进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与人格完善的对策。

一、理论背景与问题提出

性别角色历来是人格研究的重要部分,学者和专家就性别角色提出过诸多理论。1894年,Ellis出版了《男性与女性》一书。这标志着性别角色开始成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课题之一。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认为:性别角色的维度是单一的,即男性化—女性化,个体的性别角色处于该维度的某一点上;具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在心理上更为健康。1936年Terman和Mikes提出了一对用来描绘社会中男性与女性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性的且相对立的人格特征词——男性化和女性化,并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男性化—女性化量表(M-F量表)。在此之后,A.S.Rossi在1964年首次提出了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有的人格特质的双性化概念,并认为双性化是最适合的性别角色模式。[1]1974年,Bem编制了Bem性别角色调查表(BSRI),开始了双性化的实证研究。Bem's性别角色量表将人的性别角色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类。[2]双性化者指同时兼具了社会公认的男性正性特质(如有判断力、有领导能力)和女性正性特质(如温柔、善解人意);男性化者指在男性正性特质上占有优势却较少女性正性特质,男性化者情绪稳定、成熟、敢作敢为且忧虑水平低;女性化者指在女性正性特质上占有优势却较少男性正性特质,女性化者亲和力强、有爱心、善解人意,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未分化者与双性化完全相反,男性、女性正性特质表现都弱,被认为是最差的性别角色类型。

我国关于性别角色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采用Bem性别角色量表或其修订版,调查我国局部地区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分布情况。进行性别角色的相关研究,如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人际适应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目前,对大学生性别角色的研究多是进行类型分布的研究,较少对同一群体进行纵向发展的研究。如果能对同一群体进行跨越一定时间的纵向研究,则更能发现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在校女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类型调查研究,对照2002年对在校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研究结果,[3]考察随社会发展当代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及变化趋势。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在校大一至大四女大学生,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697份,有效回收率为92.9%。

研究工具,采用钱铭怡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与2002年进行的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研究工具相同。[4]该问卷有较高的信效度,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都在0.86以上,适合中国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的测量。本研究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具有良好的信度。该量表由男性正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男性负性量表、女性负性量表、中性干扰量表5个分量表组成。每个量表有20个项目,共100个项目。要求被试采用“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5个等级逐项评定量表中形容词符合自己的程度。本研究选取其中的男性、女性两个正性量表和一个中性正性量表,共由50个描述稳定人格特征,删除男性、女性两个负性量表和中性负性量表,避免社会赞许性对自评量表的影响,以获得性别角色的真实材料。采用SPSS19.0分析和处理数据。

三、研究结果

(一)在校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情况

采用中位数划分方法,以男性量表(M)得分和女性量表(F)得分的中位数为分界点,根据男性量表把学生划分为高M和低M两类,根据女性量表把学生划分为高F和低F两类。这样,根据M和F得分把学生划分为四种类型:高M低F为男性化类型,低M高F为女性化类型,高M高F为双性化类型,低M低F为未分化类型。结果显示,女大学生中双性化类型占73.0%,女性化类型占15.6%,男性化类型占6.9%,未分化类型占4.4%。在所有被试中,双性化类型所占比例最高,未分化类型所占比例最低。

(二)近10年在校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的比较

对照2002年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的研究,结果发现:近10年来在校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有很大的发展变化。经卡方检验发现,2012年的被试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与2002年的有显著差异,=10.35,P<0.05。由表1可看出,当代女大学生的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有很大的发展,显示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由传统的女性化类型向双性化类型转变,单性化(典型的男性化和女性化)与未分化类型均明显减少。

(三)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在各维度上的分布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在各维度上的分布见表2。

经卡方检验发现:性别角色类型在年级上的分布差异极其显著,=77.17,P<0.001。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年级上,大一与大二的差异极其显著,Z=-5.12,p<0.001;大一与大三的差异显著,Z=-3.36,p<0.01;大一与大四的差异极其显著,Z=-6.84,p<0.001;大二与大四的差异极其显著,Z=-6.74,p<0.001;大三与大四的差异极其显著,Z=-6.11,p<0.001;大二与大三差异不显著,Z=-0.75,p=0.45。

不同专业类别的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差异不显著,Z=-1.18,P=0.38。

来源于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差异显著,=7.71,P<0.05。在生源地上,城市与农村差异显著,Z=-2.76,p<0.01;城市与乡镇差异不显著,Z=-1.51,p=0.13;乡镇与农村差异不显著,Z=-1.21,p=0.27。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女性化类型明显多于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双性化类型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1.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成为当代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趋势

对在校女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很不均衡,双性化占73.0%,女性化占15.6%,男性化占6.9%,未分化占4.4%;双性化者最多,未分化者最少。这一结果与早些年的研究有很大的变化。对比2002年对在校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研究的结果看,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类型都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双性化类型却大幅升高。这说明,历经跨10年的社会发展变化,当代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已由单性化(典型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未分化类型向双性化类型转变,表明传统的性别观念在当代女大学生中已经淡化。很多研究都说明了双性化类型是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发展趋势:国内有些研究指出,“双性化”是当代女大学生性别角色意识的发展趋势.[5]国外研究也发现了同样的趋势,即近年来女性双性化者明显增多。[6]

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的变迁,双性化类型成为当代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女性思想意识观念的转变等因素导致的。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新科学技术的革命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职业更加接近。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基于生理差异的传统社会分工逐渐模糊,“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发生改变。在中国的现代家庭结构下,大多数家庭是由夫妻共同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这就要求女性形成与双重社会角色相适应的双性化人格特征,传统社会那种纯粹的女性化已无法再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及人们观念的转变,使现代女性从过去“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的传统生活模式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参与到与男性一起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个体的性别角色观念也逐渐发生了改变。黄会欣等人对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念的调查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对于理想女性的期待主要表现为“独立、事业心、坚强、聪明”等事业性的期待,颠覆了传统的“温顺、娴淑、安分、柔情”等理想女性模式;而男大学生对女性的传统女性特质的期待要高于女大学生。[7]女大学生对于女性事业性的期待恰好是当代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由女性化向双性化变迁的一个印证。

2.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在年级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各年级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除了大二和大三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年级之间差异都显著。这表明大二和大三的性别角色发展较稳定,而对刚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及大四的毕业生来说,性别角色发展有较大的起伏变化。双性化类型从大一到大三有随年级增长的趋势,到大四又有所下降;未分化类型从大一到大三有随年级下降的趋势,但在大四却急剧增多。男性化与女性化类型年级之间分布有起伏变化。这些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代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在各年级间的发展变化令人“喜忧参半”,从总体上看,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在不断优化发展,但令人忧心的是四年级女大学生的未分化比例高达30%,远高于女性化和男性化比例。未分化类型比例在四年级急剧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女大学生毕业的压力来源增多,面临多元化选择,如选择“干得好”还是“嫁得好”方面,会让面临毕业的女大学生产生困扰。加上媒体不断出现的反传统“中性”形象的宣传,也会误导学生向未分化发展。

不同专业女大学生在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刘电芝、付迎春[8]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发展受专业教育的影响不大。有研究认为,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发展更易受到社会标准和个体意识层面因素的影响。[9]

来源于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差异显著,=7.71,P<0.05。在生源地上,城市与农村差异显著;城市与乡镇差异不显著,乡镇与农村差异不显著。生长在农村的女大学生更趋于女性化,而生长于城市的女大学生则具有更多的双性化倾向。农村的人们观念与行为相比于城市来说,较恪守传统。农村大部分人都还是坚守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比较普遍。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对性别角色的态度,并习得相应的行为模式。家长的性别角色观念必然会影响家庭教养方式,农村的家长对男孩更多要求其独立、坚强、果敢,要成为家庭未来的顶梁柱,对女孩则要求温柔、文静、服从,以后能“相夫教子”。而城市生长的女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的父母可能还会把女孩当男孩来养,由于所处环境中自小就提倡男女平等,而且父母并不过分强调其女性的行为,促使城市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趋向于双性化。但不管是生长在城镇还是农村的女大学生,双性化类型所占比例都高达70%以上,这也说明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生长在局部环境、条件下的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发展趋势是一致的,符合社会环境及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启示与建议

1.重视双性化人格的培养

性别角色类型中的双性化,决非世俗社会中带有否定和贬义的所谓“不男不女”的同义语,而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社会公认的男性正性特质和女性正性特质。许多研究证明,双性化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双性化者比纯粹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有更强的自尊心和更积极、肯定的自我评价,有更高的创造性。[10][11]双性化是一种超越传统性别分类的、更具积极潜能的、理想的性别角色取向。性别角色的双性化,无论对社会的进步,还是对男性与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现实生活中已经有许多男女冲破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的束缚,显示出双性化的人格优势。

性别角色模式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习得的,环境的影响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关键。因此,要进行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就要改变关键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无性别化教育”、“消除教育中的性别刻板模式”。如韩国的小学教科书上的插图不再像以前那样,把母亲定位为“家庭主妇”形象,把父亲定位为“养家糊口”正在工作的形象,尝试对传统家庭角色分工进行颠覆,课本插图上出现了父亲在家与孩子一起玩、母亲在上班的景象。塑造双性化人格要注意营造两性平等的家庭环境,父母亲要共同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父亲可以适当地回归家庭,多陪伴孩子成长。研究表明,父亲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男孩4岁前失去父亲,会缺乏攻击性,倾向于女性化;而女孩5岁前失去父亲,青春期与异性交往更焦虑、羞怯或无所适从。当然,母亲也可以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要整天围着孩子、灶台转,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表现独立的人格特征。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将父母身上的优秀品质综合起来并得以继承。

塑造双性化人格要注意改善学校教育环境。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教师男女比例失衡的“阴盛阳衰”的现象,国家、政府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通过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等,吸引更多优秀的男性投身教育事业。此外,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观念,在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积极品质,如支持女生积极投身到带有顽强性、充满竞争性的活动;同时可以激励男生从事富于情感的、需要耐心细致才能完成好的活动。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父母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不大,角色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同辈群体。[12]因此,教师应鼓励男女同学正常的交往,在交往中促进男女同学智力互补,同时又能学习到异性身上优秀的品质,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2.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主动塑造自身的性别角色形象

随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人类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及终身发展的观念越来越被人接纳。过去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5岁以前是性别角色分化的关键期,而现在的心理理论普遍认为至少要到成人期。因此,大学是性别角色塑造的关键期,大学生应该重视对自身性别角色的塑造与人格的自我完善。本研究结果令人“喜忧参半”,从总体上看,被认为最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双性化占73%,但令人忧心的是,被认为最差的性别角色类型——未分化在四年级女大学生中高达30%。未分化人数在大四的急剧增加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这可能与大四面临毕业与就业压力及媒体的负面宣传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塑造女大学生良好的性别角色,应内外合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与发展。

社会与学校应对性别角色进行正确宣传和教育。目前媒体流行的对反传统的“中性”形象的宣传,会误导青少年向未分化发展。“超女”、“伪娘”现象更多是媒体利用其反传统的形象制造轰动效应,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媒体在对中性进行宣扬时,往往仅依据外部特征对青少年进行导向。兼有两性正性特征的双性化,绝不是简单的外在表现上的“雌雄莫辨”。媒体的渲染很大程度上误导了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大学生群体,使他们在盲目追逐“中性化”的过程中误入未分化的歧途。所以,政府应对相关媒体进行引导和约束,专家也可以利用媒体为双性化正名,使双性化与所谓的“中性化”区别开来,为整个社会营造出科学、健康、积极的价值取向,给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我认知因素在性别角色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自我期待和调节处于核心地位。个体通过对自我的认知,形成自我期待,并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不断完善自己的性别角色。大学生要对自己性别角色的双性化发展形成期待。[13]譬如,女大学生如果觉得自己男性正性特质不足,存在无主见、依赖性强等缺点,可以多参加需要意志才能坚持下去的活动,大胆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团队活动中主动承担责任或担任领导的角色;如果发现自己缺乏女性正性特质,则可以迫使自己更多亲近和倾听他人,学会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等。从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到处世为人的方式方法,都可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积极践行,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自身性别角色的良性发展。

标签:;  ;  ;  ;  ;  ;  ;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趋势:基于跨十年调查的比较分析_性别角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