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患者的中药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论文_何翠芳

南县中医医院 湖南南县 413200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进行中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10.0%),其中肠道不适反应3例、脱水1例,停药后上述症状均自行消失。观察组无显著不良反应(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且无毒副作用,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肾结石;中药;临床效果

泌尿系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多发于膀胱、输尿管、肾脏等部位,临床症状有腰部酸胀不适、腰腹部疼痛、尿道疼痛等。近年来随着饮食安全问题频发加上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导致泌尿系结石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肾结石属于泌尿系结石的一种,临床症状为尿血、痉挛性疼痛等。肾结石属于中医“石淋”范畴,症见小便不利、尿道刺痛。中医认为肾结石的发病机制为膀胱湿热并肾虚,因此治疗应以通淋排石为目的。研究证明[1],肾结石患者应用中药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无副作用。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应用中药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肾结石并蛋白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静脉肾盂造影(IVP)及超声检查确诊为肾结石,结石直径为10-42mm,平均直径(24.8±15.0)mm。其中,单侧肾结石37例,双侧肾结石43例;男51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47.5±1.8岁,病程5个月-3年;女29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45.4±2.0岁,病程8个月-3年。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药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要规律饮食和作息,戒烟酒等刺激性食物,进行常规基础治疗稳定病情。静脉滴注500ml的10%葡萄糖溶液,肌肉注射20mg速尿,注意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在基础治疗上加以中医辨证论治,2 次/d。实证型:金钱草25g、15g蛤蟆草、12g车前子、35g泽泻、15g盾翅藤、15g胡桃仁、15g土茯苓、10g蝉蜕、25g党参g、20g益母草、12g熟地黄、续断12g。虚实夹杂型:45g金钱草、20g威灵仙、20g鸡内金、15g牛膝、15g泽泻、10g当归、15g枸杞子、10g山萸肉、8g法半夏、20g黄芪、20g海金沙、10g乌药、杜仲10g、桑寄生10g。

两组患者每日要大量饮水,饮水量达到2000ml以上,要避免摄入较多的钙质和草酸盐。指导患者多跑动促进结石排出。

1.3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的症状消失,结石数量、体积明显降低。有效: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结石数量、体积有所降低。无效:患者症状、结石数量、体积未消失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3结论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结石,结石的行成是因为积存了大量的草酸、嘌呤代谢失常、尿量减少、感染等原因[2]。结石直径较小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将结石排出体外,目前保守治疗肾结石有中西医两种方式,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时将病情控制住。西医治疗肾结石仅适合短期服用,若长期服药,则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3]。肾结石属于中医“石淋”范畴,症见小便不利、尿道刺痛[4]。中医认为肾结石的发病机制为膀胱湿热并肾虚,因此治疗应以活血补肾、解毒清热为目的。研究发现中药对于肾结石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缓解患者病情,同时该药用于临床治疗中产生不良反应较少,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以中药治疗肾结石。方中所用金钱草、车前草经过现代药理学证实,能够起到增加尿量、抑制结晶行成的作用。以上诸药合用可以起到清热利尿、止痛活血的功效。方中所用处方杜仲、续断、桑寄生等可以起到强肾之功效,能够扶正祛邪[5]。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10.0%),其中肠道不适反应3例、脱水1例,停药后上述症状均自行消失。观察组无显著不良反应(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利用中药治疗肾结石期间,患者每日要大量饮水,饮水量达到2000ml以上,要避免摄入较多的钙质和草酸盐。患者可以多跑动促进结石排出。

由此可见,中药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且无毒副作用,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应用中药治疗肾结石必须在症状早期进行治疗,越早介入则效果越好。在使用中药治疗肾结石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中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肾结石带来的腰酸、疼痛症状。经过诊断发现结石形态完整,直径≤0.5cm时使用中药治疗效果最佳。中药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由于本次研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样本基础,因此对于一些方面的研究仍比较粗浅。今后研究时,要把样本量尽可能扩大,提高数据准确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李文官.中药方剂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3):143-144

[2]李惠志.B超评估中药排石汤进行肾结石治疗的实际价值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46(1):77-79.

[3]万志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术式术后残留肾结石的临床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6):76-76

[4]娄海静.手法按摩配合中医护理对肾结石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0):11793-11794

[5]汪利平,严晓.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峡医药,2016,23(7):142-144

论文作者:何翠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肾结石患者的中药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论文_何翠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