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许海东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许海东

摘要: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具象的学科,初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调整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为他们提供独立的探索与实践空间,激发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围绕生活化的数学现象探索高效、正确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与水平,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实践。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著名的教授学者杨振宇曾经说过:“中外学生之间的差距,主要来源于缺乏创造性思维,而具有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因素之一。创新能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对自然界中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并以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的一系列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所说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指:“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探索,并能够从思考与探索中总结出数学定理、公式,并能够对这些定理、公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扩展”。不难看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探索性、开放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通过开放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分析

(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通过对示例问题的规范讲解可以起到分析并解答问题的演示作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有效的解题思路和明确的解析方法,还能形成标准化的解题格式,进而开展有效的数学课程教学,实现数学思维的培养。一个经典的例题通常意味着多种解决方法,如果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探索、解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将得到提高。例如,“有一块面积为160平方米的等腰三角形草地,测得一边长为20m,为保护环境,现要给这块草地围上栅栏,那么栅栏的长度为多少米?”,在这道题中,学生可以思考20米边长属于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还是腰长,进而探索两种解题过程,通过一题多解的教学,变通训练,让学生自主探索、总结规律。另外,借助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为了开展“四边形内角和”的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首先使用量角器测量四个角的度数,然后组织学生用两个三角板拼接出一个四边形,发现两次实验的结果证明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引导学生添加辅助线进行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索,在实践操作中找到答案,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积极应用数学活动

众所周知,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是数学学科的典型特征,因此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此种被动型的学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将传统教育模式进行转变,使其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数学活动转变,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数学模型制作、数学知识竞赛、几何图形制作比拼、数学测量、数学知识板报设计等都是典型的数学活动,数学教师要在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对上述各数学活动进行应用,进而使得学生的思维可以与知识教学保持协调统一。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提升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创新性思维得到不断提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进行数学比赛,以分小组答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使知识活学活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在运用数学的过程中再次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熟练掌握。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使其进行思维碰撞,并且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对其创新思维进行锻炼。

(三)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当下的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不仅仅起到引导作用,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能能力进行培养。在之前的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对于学生的思维和主动性严重抑制。然而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加深,还能够发散自身思维,在进行数学思维培养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对每道试题认真分析,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有困难的题目进行钻研探讨。在老师的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在对知识加深理解的同时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思维模式,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函数图像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先注重学生对函数关系进行重点理解,然后依据变量和数值的变化情况,将其图形在直角坐标上描绘出来,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函数的理解,加深学生的逻辑思维,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积极地引导,保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稳步进行。随着教育的进行,数学的特性致使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不一定低于老师,那么如何才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激发,就要看老师的教学能力。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论辩,交流想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与延伸,最终突破传统思想限制提高思维能力。

结束语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贯彻和落实,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观念,逐渐形成,成为主导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其中深受学生喜爱的创新教学,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主旋律,唱响在不同学科课堂教学的各个角落里,影响着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思路,真正扭转传统课堂的被动局面,开创出新的教育教学空间。让学生真正领会出知识的真谛,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和创新,从而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地不断攀升。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从各个教学维度和渠道出发,立足教学实际,针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效果不佳,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的状态,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思路和模式,更新和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全面打造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银东.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142-143.

[2]王小林.初中数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之我见[J].情感读本,2017(32):37.

[3]王陇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7(36):87.

论文作者:许海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_许海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