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99年股市小震荡中寻找新的平衡点_股市论文

展望99年股市小震荡中寻找新的平衡点_股市论文

展望’99股市小幅震荡中寻求新平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安,对国内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内需不足,出口受阻,再加上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基本面上的种种不利因素,使’98股市没有走出像前两年那样波澜壮阔的行情。1999年初,大盘承续去年末的调整态势。那么,全年将呈何种行情呢?基本面、技术面的各种因素又将怎样左右行情的演进呢?

基本面:经济持续增长会支撑股市的稳健运行

国内外经济形势仍是影响’99股市运行的最基本因素。

总体而言,1999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在调整中温和增长,在颠簸前行中蕴含着动荡风险。欧元将对中国的贸易、外汇储备、资本市场和外债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今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不会有很大改善。住房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使预期大额消费和应急消费增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即时消费;我国居民消费总体处于转型时期,旧的消费热点已经过去,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短期内难于收效;加上全球性的通货紧缩,消费需求很难有大幅度的增长。

我国重要出口市场日本的经济形势恶化,美国还是个不确定的“变数”,只有欧盟市场可能比较稳定。随着东南亚各国币值的稳定和生产秩序的恢复,其商品将抢占部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1999年我国的出口形势仍将严峻。

总的来说,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靠消费需求拉动的短缺经济阶段向靠科技推动的新经济时代转化的过程之中。这一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决定我国经济仍将处于调整期。但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刺激下,今年经济增长仍会维持一定速度。

经济的持续增长应会支撑股市的稳定运行。

从政策取向来看,政府将依法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预计将加大对涉及虚假包装、操纵报表、爆炒缺乏基本面支持的庄股等行为的违规机构和个人的处罚力度;将对扩容采取均衡有度的做法;政府将继续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维持适度增长的货币供应政策,央行将进一步增加货币投放量,至少M2的增长率会继续保持今年的16%—18%的水平;政策将力保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政府希望二级市场“稳中有升,涨幅有限”,不希望其大涨而增加金融风险、诱发泡沫经济、也不愿看到其大跌而拖累市场扩容。

从上市公司效益来看,第六次降息的滞后效应、潜在的再次降息的可能性、扩大内需和扩大出口退税等因素对上市公司提高业绩有帮助。

从与股市资金面有关的因素来看,货币供应量增加后,将有部分资金从银行和金融机构流出,分流到证券市场;新股发行方式改革会将长期以来积聚于一级市场申购新股的近3000亿元资金中的一部分“驱”入二级市场,但对其效果不应期望过高;经过六次降息之后,5.3 万亿元居民存款中的一部分可能流向股市,但其效果大小取决于居民是否看好明年的股市;以基金普惠“打头阵”的第二批证券投资基金启动,为股市导入新生力量,但其发行主要调整现有资金存量,并不能引入多少增量资金。

一直困扰券商发展的融资问题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存在调低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可能性。

以上构成了资金面利多的因素。同时,资金面利空因素也一定程度地存在:

全面清理整顿信托投资公司势在必然,信托业和证券业分离,信托投资公司原持有股票的清理套现,会对股市造成一定的压力。

若实施客户保证金与券商自有资金分别存放在不同银行帐户的做法,券商的可使用资金将更趋紧张。券商分为综合性券商和经纪性券商后,后者将失去自营资格。这两点都会从资金面上影响股市。

技术面:股市作箱形运动的可能性较大

从波浪理论来看,1998年年末股指下挫,大C 浪下跌有可能初步成立。这可能意味着一个完整的浪形态已接近完成,大盘可能在1999年初产生中期底。

从其他技术分析方法来看,两市下跌的能量已明显不足。市场在调整行情的底部获得了支撑。两市大盘在目前企稳的可能性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市大盘在结束调整之后,就能走出一波行情。这要取决于增量资金是否愿意入市。如有增量资金入场,两市可能反弹。若能形成反弹,由于沪深综合指数1300点和400点上方压力太大, 若无大规模增量资金进场,难于有效突破,而大规模增量资金入场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综上所述,用技术方法预测,明年股市作箱形运动的可能性较大。

市场展望:扩容压力可能较大反弹幅度不会太高

据统计,1998年新发行的A股,占用了1996年剩余的40 多亿股额度和1997年300亿股额度的一部分。估计还剩下250亿股额度可供1999年使用。至于明年将发行多少新股,取决于管理层态度、二级市场走势等多种因素。由于明年政府仍将设法增加投资以维持经济在较高的增长水平上运行,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运用空间不很大,因此,企业直接融资力度可能加大,从而可能加快新股发行速度,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使股市面临较大的扩容压力。

综合基本面和技术面两大因素来看,1999年二级市场不会有大行情,仍将以箱形运行为主,在温和、小幅震荡中寻求新的平衡。大盘可能在高科技板块和成长性较好的次新股板块的率领下走出反弹行情,但对反弹幅度不能期望过高。

市场热点注入民营概念

近三年的股市实际是一年一个题材地辩证轮回;1996年是价值发现年,1997年是绩优成长股年(理性投资年),1998年实是狂炒重组题材股的绩劣股年。按此规律,今年绩优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重获投资者关注。不过,目前绩优股存在四大缺陷:成长性受制于外围环境的不稳定:股本一般不小,难于进行持续的股本扩张;价位不低,想象空间有限;部分老牌绩优股老态毕现,难于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同。这些缺陷有可能使绩优股只能成为局部热点。

资产重组是证券市场永恒的主题。在我国,资产生组更具有特殊意义。我国目前正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明年,国企改革将进入攻坚阶段。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变国企困境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股市对企业进行重组,因此政府将在信贷方面等鼓励重组。由此观之,资产重组仍将是明年股市的主旋律和热门炒作题材之一。

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将向纵深方向发展;地域上,从上海等老上市公司较多的地区向全国各地拓展;行业上,从纺织、商业、机床等行业向更多的行业拓展;从企业来看,可能由亏损企业向各类型企业扩展。这将使重组题材孕育更多的投资和投机机会。

ST板块中的尚未摆脱困境的上市公司必将背水一战,奋力自救,因此其中也蕴藏着投资和投机机会。

我国经济正步入结构调整时期。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是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提高产业档次,鼓励和扶持高科技产业,促进资源向高科技产业流动。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将由靠消费需求拉动转为靠科技推动。这将使高科技类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日益凸现,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次新股可能凭藉下列优点成为今年的炒作热点:

(1)多为各省、各部委挑选出来的行业中的佼佼者, 企业素质较好;

(2)公积金普遍较高, 部分次新股还有多年的滚存利润未分配,因而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3)一般在最近一两年上市,募、 配股资金投入项目已经或即将产生效益,具有良好的成长性,业绩预期相对较好;

(4)部分次新股上市时,适值低迷市道,具有较大的炒作空间;

(5)不少次新股流通盘子较小,总股本也不大, 股本扩张潜力较强。

1997年9月以后上市的次新股宜予特别关注。

与民营概念相关的上市公司往往较具开拓性,同时也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因而有可能成为炒作热点。

新国企大盘股中相当部分个股行业独特,业绩增长稳定。

相信随着证券市场的日趋成熟、崇尚业绩这一投资理念的回归以及新基金的不断加盟,优秀新国企大盘股的投资价值终将被人认识,其中的一部分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的蓝筹股。

标签:;  ;  ;  ;  ;  ;  ;  ;  

展望99年股市小震荡中寻找新的平衡点_股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