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数学游戏教学漫谈论文_贺慧梅

学前教育数学游戏教学漫谈论文_贺慧梅

贺慧梅 陕西省清涧县幼儿园 718399

摘 要:数学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学前数学作为步入小学阶段中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效果。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浅谈对幼儿数学游戏教学的见解,仅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 游戏 数学教学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而游戏具有情景性、趣味性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数学,既能调动幼儿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利用自身的内部机制去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内容,并且也体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理念,同时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一、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角色游戏。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幼儿很多时间都生活在游戏的环境之中,寓数学知识的学习于游戏之中,使整个教育过程极富情趣,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引导孩子们认识数字时,教师模拟一个“娃娃超市”,里面有各种商品,让幼儿给物品标价,按数“购”物,积累有关数、物对应的经验,在教学“元角分”时,认识了元角分是人民币单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后,根据教材要求,老师又模拟了一个商店,请一名小朋友当售货员,其他小朋友当顾客,用复印的人民币来买东西。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里,幼儿熟悉了“元角分”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在情景中提高了分类、组合的能力。

2.情境游戏。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创设的教学环境。在游戏情境中学数学,改变了以往的数学教育方式,更加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改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方式,实现了幼儿主动学习和同伴之间的充分互动,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活动贯穿于幼儿的生活、游戏、运动中,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3.体育游戏。如:在玩拍皮球的游戏时,在掌握了拍皮球的动作技术后,可以增加“拍一下”、“拍两下”、“拍三下”的要求,认识三以内的数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练习小兔跳时,让他们边跳边回答老师“你跳了几下啊?”“跳一下”、“跳两下”、“跳三下”,或者对小朋友提出要求“请小兔跳一下”、“跳两下”、“跳三下”的要求,改变后的体育游戏更加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学习数学知识。

4.语言游戏。如:儿歌《一二三四五》,我与学生一起伸出左右手,一边念儿歌,一边用右手数左手的手指。幼儿可跟着儿歌节奏数,儿歌结束,手指也数到最后;儿歌《拍手歌》,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和拍手位置知道前后左右上下等。

二、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

数学的逻辑性与缜密性对人有很大的帮助,幼儿时期数学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幼儿思维,提升幼儿智力。而数学的教育如果不采用合理的方法,效果会适得其反,反而影响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程度。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利用游戏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借助游戏教育数学。此时的游戏可以与情景教学相结合,以游戏的方式明白知识的有趣性,而且可以利用游戏解释数学比较抽象的概念。从而让小朋友们在学习中玩,在玩乐中学习。这是学前教育最好的方式之一。

三、开启心智,增长才干

数学游戏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幼儿在“玩”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例如,在教学中,设计富于思考启发性的“送信”、富有情趣的“击鼓传花”、“摘苹果”、“小白兔找家”、“钓鱼”等游戏,幼儿们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教学“加减法”时,可先让5个孩子上台来扮演小鸟飞,让“2只”飞走,同时,引导说:“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2只,现在还剩下几只?”不言而喻,孩子们能清楚地看出,减法就是减少、减小、不要的意思,自然学会了减法。

游戏深受幼儿喜欢,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游戏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游戏的童趣、充满了想象的活力。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数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多种,课堂不是孩子学数学的唯一地方,只要我们老师用热情的心去思考,让幼儿在游戏中寻找答案,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兴致勃勃地走进五彩斑斓的数学王国。对于幼儿来说,当孩子们能在玩中动手、动脑、动口,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时,他们就会感到学习活动是多么的有趣,让孩子们喜欢上幼儿园,让孩子们喜欢学习,这不就是我们的目的吗?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给数学教学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让数学教学“游戏化”,使每一个孩子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海英 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方法与作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25期。

[2]谢长巧 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案例评析[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年,21期。

[3]张莉 无处不在的幼儿数学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年,03期。

论文作者:贺慧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7月总第16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4

标签:;  ;  ;  ;  ;  ;  ;  ;  

学前教育数学游戏教学漫谈论文_贺慧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