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的应用论文_郭丽秀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人民医院 675100

【摘 要】目的:分析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心脑血管病区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防跌倒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防跌倒在心脑血管病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心脑血管病区;临床护理

跌倒主要是指患者突然或者非故意的出现动作停顿,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足,因为失去平衡而生意外触及倒在地面或者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住院患者因为身体虚弱、疾病、环境陌生等原因,很容发生突然性跌倒,加上人口老龄化脚步的不断加快,老年住院患者比例不断提升,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发生率也在不的断升高[2]。本文主要就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作如下报告: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心脑血管病区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7例,女生20例;年龄在51—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8±6.4)岁;病程在5个月—10年之间,平均病程(4.8±2.3)年,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男24例,女生23例,年龄在52—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5.1)岁,病程在7个月—13年之间,平均病程(5.3±2.8)年,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防跌倒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病区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对病房进行通风、消毒处理,确保病房内无烟、无灰尘,并将调节室内调节到合适当温湿底度,确保患者住院环境舒适的度,患者病房门口尽量不要设门槛,确保病房内部人的照明充足,把桌椅等物品进行有序摆放,把患者的眼镜与拐杖等物品放到患者很容易拿到的地方。在病区的楼梯、走廊以及卫生间等位置设立对应的扶手,并确保地面始终保持干燥,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检查地面的干显度,一旦发现地面潮湿立该进行处理,以免患者跌倒,并在病房、走廊以及卫生间等标出“注意防滑”字样,以提醒患者注意防滑。

1.2.2防跌倒安全教育

护理人员需定期组织患者,参加预见性防跌倒护理讲座,增强患者的防跌倒意识,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讲解可能导致患者跌倒的各类因素,并提醒患者找到适当的处理方法,提醒患者做好防跌倒预防措施。并提醒患者在跌倒的时候,在怎么顺势跌下,减少损伤,并造成患者在跌倒之后,应该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

1.2.3用药后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严格依据医嘱服用药物,以免患者擅自增减药物,对于镇静、安眠等药物,应该提醒患者在上床后服用。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夜间巡视,对于夜尿较频的患者,应该在睡觉前之前,为其准备好夜间需要的物品与便器,实时观察患者白天是否存在嗜睡、迟钝、判断力下降以及意识模糊等药物后遗效应,以免患者跌倒。对于服用降压、利尿等药物患者,应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睡觉时让其床头抬高或者抬高上身30—40cm,变换体位时提醒患者尽量放慢动作,如果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时,应该马上让其采取平卧位或者头低足高位休息,以免跌倒。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获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共2例患者出现跌倒,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4.2%,对照组患者共9例患者发生跌倒事件,跌倒事件发生率为19.1%,观察组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一所示: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脚步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医院心脑血管病区的患者日益增多。跌倒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比较常见事件,跌倒极容易导致患者的皮肤、软组织受到损伤,严重着甚至可能会骨折,对患者的住院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3]。

跌倒虽然属于突发性事件,但是只要患者有较好的防范意识,就能够在一定程度预先提示与预防。预见性护理主要是指在护理问题发生之前,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除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大量研究显示[4],在心脑血管病区中执行预见性护理,通过加强患者的安全意识教育、对病区的设施进行改善以及用药后后观察护理等,提高高危患者与家属的跌倒防范意识,意识到跌倒可能会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后果,并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预防,以降低心脑血管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5]。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丽英.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病人跌倒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0:911-912.

[2]勾忠杰,李金林.前馈控制在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05:668-669+671.

[3]陆瑞珍,麦洁文,刘兰萍.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5:73-74.

[4]伍艳靖.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脑血管住院病人跌倒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11:110.

[5]王文妍,陈希霞,李婷,等.PDCA循环管理在防范患者跌倒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6,01:17-21.

论文作者:郭丽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预见性防跌倒护理在心脑血管病区中的应用论文_郭丽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