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临床体会论文_孙瑶

孙瑶

(西安阎良630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89)

【摘要】 目的:对疤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方法以及效果进行研究,并对手术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0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30例疤痕子宫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传统剖宫产手术和新式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且术中粘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疤痕子宫产妇采用新式剖宫产手术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显减轻手术创伤,并且能够显著降低术中粘连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疤痕子宫;剖宫产手术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065-02

疤痕子宫主要是指发生于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穿孔或破裂修复术、子宫成形术等妇产科手术之后的子宫[1]。疤痕子宫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的难度较大,病情术后并发症也较多。为研究疤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方法以及效果,本文选取于2010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30例疤痕子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0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30例疤痕子宫患者,根据剖宫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患者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28.8±2.7)岁;二次剖宫产10例,三次剖宫产5例;孕周31-43周,平均孕周(36.8±3.5)周。观察组15例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29.1±2.5)岁;二次剖宫产11例,三次剖宫产4例;孕周32-42周,平均孕周(36.7±3.4)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因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连硬外麻并使用20U催产素以助缩宫。

1.2.1 对照组 于患者自脐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作一纵切口,将腹壁逐层切开并进入腹腔,如果有粘连情况则需将粘连分离,将子宫下段充分暴露;将膀胱返折腹膜稍下推并打开,切开子宫下段后分离子宫肌层约10cm,将胎儿娩出,并连续缝合子宫全层、腹膜及膀胱返折腹膜、筋膜层,间断褥式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2]。

1.2.2 观察组 剔除原下腹部的疤痕作横切口,进入腹腔,如果有粘连情况则需将粘连分离,将子宫下段充分暴露,作一约2cm的横切口于子宫浆肌层下段,然后将胎儿取出,子宫切口采用连续锁边进行逢合,前鞘采用分段连续缝合,间断褥式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3]。

1.3 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术中、术后指标以及术中粘连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30例疤痕子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且术中粘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证明,对疤痕子宫产妇采用新式剖宫产手术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显减轻手术创伤,并且能够显著降低术中粘连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短以及患者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蔚,何力,罗晓柳.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65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8):120-121

[2] 杜晓燕.180例疤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33):68-69

[3] 李前梅.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22):181-182

论文作者:孙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0

标签:;  ;  ;  ;  ;  ;  ;  ;  

疤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临床体会论文_孙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