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上市财务报告纠纷焦点分析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的启示_财务报告论文

中铁上市财务报告争议之焦点分析及对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准则论文,财务报告论文,中铁论文,启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12月3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以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然而在中铁上市时,就中铁财务报告所显示的收益情况是否合理,在有关人士之间产生了一场较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中铁在A股上市时,首次采用了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中国新会计准则,实施了准则中关于首次采用准则时的职工福利冲销,以及恢复公允价值计价这两部分的规定。中铁当期的报告净利润为15.45亿元,这其中有2.26亿来自于投资收益,并存在11.7亿的职工福利费转回冲减当期管理费用所产生的利润。两项合计数占到了当期利润的90.36%。然而在这个巨大的,来自准则变更所产生的利润背后,却是中铁上半年现金流为负值,主营业务收入减少的运营事实。

本文将从中铁争议的各方焦点为出发点,展开以下讨论:

第一,中铁报告利润是否真实,会计准则适用是否合理;

第二,准则中关于职工福利费在当期冲销的规定是否合理,是否为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利润操纵空间;

最后,文章探讨了中铁财务报告争议事件引发的更多深层思考。

一、中铁上市案例背景

(一)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以整体重组、独家发起方式,于2007年9月12日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中铁的主要运营范围包括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和其他业务。公司注册资本128亿元人民币。2006年中铁位列全球第三大建筑工程承包商。

作为中国内地最大的铁路基建公司,中铁先后参与了国内所有主要铁路建设,新建、改建、扩建铁路项目,所建设铁路占全国已建设铁路总运营里程的2/3以上。中铁除了本身在国内拥有强大的铁路建设垄断地位,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项目经验及人才,同时还有着极具优势的政策背景。到2010年为止,中国还将新增铁路1.7万公里,同时还将完善货运网络。根据其“十一五”规划,中国在铁路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将达到1900亿美元,这将会是有史以来投入最多的项目。而对于本文来说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总职工人数,中铁官方在招股说明中说明为272050人,说明公司具有相当大的员工规模。

(二)中铁公开募股情况

2007年12月3日,中铁在A股上市,发行价格4.8元每股,首日报收8.09元,涨幅68.54%。此次上市共发行46.7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6.75%,中铁此次IPO网上冻结资金高达3.38万亿,超过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等超级大盘股,创下历史最高。截至2008年4月6日,中铁收盘价为7.73元,港股收盘7.87元。同时,中铁上市在国内开了先A后H的先河。

中铁A股IPO的重要数据如表1。

二、中铁财务报告争议之焦点

(一)中铁2007年合并利润表及重要说明

1.采用新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利润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

一方面,中铁200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达到15.4亿人民币,2006年全年为23.2亿元人民币,假设忽略季节性因素:

以23.2/2=11.6亿人民币为近似的2006年上半年净利润。则(15.4-11.6)/11.6=32.7%。

也就是说,2007年上半年的利润同比增长了32.7%。

另一方面,200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56.8亿元,2006年全年为1595.2亿元,假设忽略季节性因素:

以1595.2/2=797.6亿人民币为近似的200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则(756.8-797.6/797.6=-5.1%。

这表明,2007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却减少了5.1%。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2007年中铁上半年净利润的高额增长并非来自于营业收入增长的结论。

通过继续分析报表可以得出,这部分增长的净利润主要来源于以下3个方面:管理费用的同比大幅减少,投资收益的同比大幅上升,同时还有一小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对于此,在中铁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可以找到解释:

关于管理费用:

“最近一期,管理费用的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如前所述,本公司对于原按工资总额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在2006年末的余额予以转回,并相应冲减2007年1-6月的管理费用1,173,633千元”。

根据计算,转回的职工福利占到当期净利润的75.9%(即1,173,633/1,544,915=75.9%)。

关于投资收益:

“2007年1~6月、2006年度、2005年度和2004年度,本公司的投资收入分别为226,024千元、188,644千元、-110,512千元和-79,026千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30%、0.12%、-0.10%和-0.09%,数量较小”。

而所谓的“数量较小”的这部分投资收益,则占到当期净利润的14.6%(226,024/1,544,915=14.6%)。

最后当期的公允价值损益变动同比激增了206.4%,虽然这一部分的收益数额不如以上两项大,但也占到净利润的2%,三者相加共同占据了当期净利润的92.5%(应付职工福利转回1,173,633千元,投资收益为226,024千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8,672千元,三者一共为1,428,329千元;当期净利润为1,544,915千元,14,283,29/1,544,915=92.5%)。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中铁2007年的现金流量表显示在2007年上半年,中铁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01.4亿元。

2.假定自2004年1月1日起采用新会计准则编制的备考合并利润表

备考合并利润表是按中国证监会会计字[2007]10号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7号——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比较财务会计信息的编制和披露》的通知 (2007年修订)进行编制。其目的是为了在过渡期间提供一个可供投资者比较的财务报告,以降低会计准则变更的影响。

在编制备考合并利润表时,公司假定自2004年1月1日开始全面执行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指南。

上表可知,中铁如果从2004年起就采用新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200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则陡降到7.1亿人民币。

从报表中获知2006年的净利润为24.6亿人民币,假设忽略季节性因素:

以24.6/2=12.3亿人民币为近似的06年上半年净利润。则(7.1-12.3)/12.3=-42.2%。

可以看到,2007年净利润同比减少了42.2%,这与我们前述按2007年1月1日执行新准则编制的合并利润表的结果截然相反,并且差距较大(按表2计算得出2007年上半年的利润同比增长了32.7%)。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会计准则的首次采用的确使得中铁200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大大的虚增。

(二)中铁财务报告争议焦点问题

在中铁上市之前,不少学者对于中铁的财务数据就产生了很多的质疑,特别是以中欧国际商学院会计学教授丁远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指出了中铁的会计报表中存在的许多令人担忧之处,针对这些质疑中铁方面作出了相应的回应,同时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对这些质疑提出了反驳意见。以下本文将对各方的意见作出有关分析归纳:

1.认为中铁净利润中水分太大的主要论点

(1)职工福利的冲销占到了当期净利润的75.9%,这一部分的收益并非来自当期的价值创造,而是纯粹来自于会计操作,并且无法延续到下一个会计期间,属于一次性的收益。

(2)投资收益占到了当期净利润的14.6%,这一部分的收益并非来自于联营、合营企业的业绩增长,而是来自于短期金融市场运作,可持续性较差。同时公允价值增长也占到了2%的净利润。以上三项加起来,一共占到了当期净利润的92.5%。

(3)在除去以上三块的收益情况下,中铁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及成长性堪忧。

①如果不考虑季节性因素,200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相对2006年同期下降了。

②2007年上半年现金流为负44.81亿元,同时存货大幅增长,未产生经营现金流,资产盈利质量很差。

③“总负债1420.87亿元与所有者权益108.55亿元的比率达到13∶1,而一般公司这个数字是不高于2”(丁远语),与中铁类似行业的上海建工,在同期这一比率为3∶1,中铁二局则为2.8∶1,由此可见中铁的资本结构相对于其他类似的企业而言属于高风险水平。

④虽然国家政策上从2007年到2010年将新建铁路1.34万公里,而从2010年往后的10年内却只增加1万公里,也就是说在2~3年之后中铁的政策优势将开始减弱。

⑤与国内相似的企业相比,中铁的坏账准备明显计提不足,在政策支持逐渐减弱的情况下,上海建工和中铁二局的坏账准备率都已经上调,而中铁却反而下降了。2007年上半年,中铁按账龄法计提坏账准备,整体坏账率约为2.8%,而同期上海建工为5%,中铁二局除合同期内应收账款,其余账龄的应收账款计提率均大于5%。可见中铁的坏账计提率低于同类企业不少。

2.对于以上观点的反对论点

(1)职工福利的影响并非所认为的有75.9%这么严重,由于费用造成的纳税减少,这部分职工福利实际上对于净利润的影响是7.87亿元,占净利润的51.1%。

(2)关于中铁所处行业,无论是从行业横向比较方面来看,还是从中铁的历史纵向来看,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季节性,所以纯粹数字意义上的同期比较价值并不高。

(3)以上的重大数据在中铁的财务报告中都做出了说明,各大证券认购商在路演时就已经注意到以上职工福利费转回的问题,并在实际认购决策中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该项调整对于投资者的误导作用有限。

(4)继A股上市之后,中铁在H股上市,由于在H股上市时依照的是国际会计准则,而市场反应依旧良好,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A股上市时的以上因素影响有限。

以上是关于中铁财务数据的各方主要观点,那么关于这一争议,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以下笔者将作出有关分析。

三、中铁财务报告争议之分析

(一)适用新会计准则分析

从有关分析中可以看到,中铁的当期收益中的确存在较大的非持续性收入成分,很多媒体由此戏称中铁为“人造美女”,暗指中铁利用新会计准则变更,采用会计操作来粉饰自己,那么中铁在相关会计的处理上是否合理呢?下面将从会计准则适用的角度来分析针对中铁争议较大的几个焦点问题。

1.职工福利的转回分析(占当期净利润的75.9%)

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在此之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对这一重要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框架,会计处理的规定也比较零散。新准则对于职工薪酬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并在职工福利的处理上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变革,即取消了原会计制度按照应付工资总额的14%来提取职工福利费的规定,企业可以按照实际发生额列支,与税收规定不一致时,作纳税调整。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对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实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并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时,除按照本准则第五条至第十九条规定要求进行追溯调整的项目外,其他项目不应追溯调整。

这一项规定意味着企业在之前的年度中已经按照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可以在采用新会计准则后一次性转回,而无须进行追溯调整。

实际上,这一准则的变更不仅仅对中铁2007年度的财务报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对于执行新准则的很多其他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而这一影响,则是由于中铁的庞大IPO广受关注而浮出水面,成为争议的焦点。

另一方面,职工福利对于中铁财务报告的影响也并不是大多报道所认为的11.7亿之多,在扣除了纳税调整之后,这一部分的数字其实是7.87亿元。

所以,本文认为由于职工福利处理方法变更所带来的财务结果变化,并不应该单独归咎于中铁在财务报告上采用了不合理手段,而应该从会计准则制定的层面上去考虑这条准则本身设计的合理性,它对于财务报告的影响以及如何去正确看待这一影响,本文会在后续深入探讨。

2.投资收益的分析(占当期净利润的14.6%)

在忽略季节性因素的前提下,2007年上半年中铁的投资收益同比激增了139.6%,这一部分的收益则与会计准则变更关系不大,而更多的来自于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的大牛市背景。

无论是按照新会计准则还是旧会计准则,虽然具体的科目名称存在差别,但是对投资收益的处理原理基本是一致的:投资收益包括长期投资收益和短期投资收益,一般而言,短期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短期金融资产投资收益。长期投资收益中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按照持股情况不同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分别进行核算,其收益主要来自于被投资企业的分配利润(成本法),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亏损的相应份额(权益法),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这三部分。

短期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只有在利润真正实现的情况下才计入投资收益,而由于股价变动所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未实现的情况下,并不计入投资收益项目而是计入公允价值收益项目。

以上所涉及的2项投资收益,虽然都会受到金融市场繁荣情况的影响,但是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由于有正常经营活动创造的价值支撑,相对于短期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而短期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则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具有更大的偶发性和不可预测性。

在中铁案例中,虽然投资收益同比激增139.6%,但是其中对于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却是亏损的,也就是说增长的这部分投资收益,绝大部分来自于金融市场行为。2007年是中国股市的大牛市,上证指数从年初的2675点一路飙升至6200多点,然后在5000点附近进行调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难理解投资收益如此大幅度的增长。

而这部分增长的可持续性却令人担忧。且不论中国的金融市场是否如同一些学者认为的存在大量的泡沫,单就A股市场在进入2008年后的一路熊市迹象,也让人怀疑这样的利润增长是否可以维持。

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析(占到净利润2%)

与投资收益不同,这一部分变动的影响则完全来自于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我国在2001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曾经取消公允价值计量,在当时的资本市场情况下,该做法具有其积极意义。而在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又重新得以应用。

中铁上市正值2007年中国大牛市,金融资产投资的价值自然随着大牛市水涨船高。2007年上半年,中铁仅公允价值收益就接近3千万,由于采用了新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这一部分的收益计入了当期损益,并占到了当期净利润的2%。

和投资收益一样,这一部分的收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内金融市场大牛市的背景,可持续性同样难以预测。

(二)分析结论

综合以上关于中铁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中铁IPO的财务报告中做出的会计处理是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职工福利转回,投资收益的确认,公允价值损益的处理都能够在新会计准则找到相应的依据。这说明中铁本身在采用新会计准则方面是合理的。

其次,虽然中铁财务报告的会计处理符合准则的要求,中铁A股IPO使用的财务报告中2007年上半年的利润的确存在较大的水分。职工福利的转回在净效果上占据了当期净利润的一半以上,而这些职工福利实际上是在旧会计准则体系下多年积累的结果,将这些累积结果在首次实施新会计准则时一次性在当期进行调整明显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和重要性原则,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

再次,金融市场繁荣所带来的短期投资收益以及公允价值损益可以认为是合理的,因为这部分收益的确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不能因为其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持续性就否认这部分收益代表的价值增加。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这部分收益的确存在偶发性和不可控性。所以在对公司长期价值作出评估的时候,要合理减少该部分的比重。例如中铁在2007年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了139.6%,公允价值损益同比增长了206.4%,如此巨大的增长率是不能预期它会长期存在的。而事实证明,中国A股在进入2008年后已经显示疲软姿态,上证指数更是一路下跌到2000点以下,在这样的金融市场大背景下,中铁还能保持如此高速的投资收益增长吗?显然很困难。

最后,中铁引起的争议实质并不是一个个体特别案例,而是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后在一部分上市公司引起的一个普遍问题。

按照旧会计准则,应付职工福利按照应付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由于旧会计准则实施多年加上国内经济形势发展迅速,企业的应付福利费的实际开支不断变小,这个提取标准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

2007年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对于应付职工福利取消了按应付职工工资总额的14%的提取要求,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1)首先确认执行当日的职工福利余额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作为期初余额;

(2)首个执行期间按照当期实际情况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余额作为期末余额,而这一数量的确定,企业存在较大的自主决定空间,这一自主决定空间就产生了企业操作利润的空间;

(3)两者差异调节管理费用。2006年末A股上市公司的应付职工福利余额达到212亿元,如果这一巨大的数额都在2007年一次转回,无疑将使得2007年众多公司的表面业绩非常可观。“2007年初,银星能源应付职工薪酬1614万元,而1季度末却突然骤减至919万元,减少695万元,减幅为43%;对此,银星能源季报中的披露是“主要系根据新《会计准则》将期初应付福利费转入期间费用所致”(《新理财》)。

由此可见,以前上市公司可以利用非货币性交易公允价值来操纵企业利润,那么,现在采用新准则下,同样可能存在利用职工福利费转回操纵利润的隐患。

上表为2006年末20家上市公司与应付福利费相关的一些数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应付职工福利/净利润的比率有高有低,这一般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企业的性质、历史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应付职工福利2006年末的余额占到了当期净利润的30%~50%,如上海汽车、格力电器、攀钢钢钒、安阳钢铁等都超过了30%,甚至存在100%比率的公司,如同方股份。

如果这些公司在2007年均执行新会计准则而将这些应付福利费余额大量转回,显而易见会产生大范围的报告利润上升。而即使企业选择不在2007年度转回,这一部分的利益也可存储到后续的财务期间去慢慢释放。可见其中存在很大的利润操作空间。

而在投资收益的问题上,在新旧准则交替和金融市场繁荣的情况下,很大数量的企业都有着和中铁一样的状况。中铁问题则是由于这起广受关注的IPO项目而被提上台面,成为争议焦点。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该尽量减少人为的利润操纵,使得报告利润尽量接近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即“真实与公允”。因此,笔者认为在中铁财务报告适用新准则方面是合理的前提下,我们应上升到从新会计准则制定的层面上去分析我国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设计是否合理。

四、中铁财务报告争议之启示

(一)新会计准则对职工福利的调整存在明显不合理性

2007年中铁上市财务报告引发的争议表明,新会计准则在新旧交替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着缺陷,会导致首次采用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当期利润的虚增。

对于职工福利的首次调整,一次性在当期转回明显违反了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将过去多年累积的问题全部积累到当期解决。当然,如果调整数额不大,不违反重大性原则,这样的调整方法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事实上,这一项调整影响范围很广,并且很大数量的上市公司在职工福利方面作出了极为重大的调整,中铁就是这样调整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这样的调整显然会对投资者决策造成影响,具有重大性。

面对如此大额的调整,更加稳健的处理方法应该是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追溯调整,降低准则变更对当期利润造成的重大影响,而不应该采用未来适用法,在当期一次性调整。

笔者认为,这一项准则的缺陷可能源自于制定准则时低估了职工福利的影响范围,所以并没有将它列入追溯调整的事项中。中铁案例是对这一缺陷的事后反馈。

借鉴西方经验,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的会计改革应该采取稳健的实施步骤,建议可以先从各行业选取一些企业首先作为试点,研究新旧准则交替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并从这些企业的实务反馈中不断地完善补漏。

这方面的一个突出例子就是美国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探索、争论的期权交易问题。1973年,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试行批准了一部分交易所期权交易以及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股票期权交易试点,而之后期权交易试点逐年增加,期间关于这项新金融工具的纷争从未停歇,直到1977,经过大量的深入调查和听证会,SEC才同意在有组织的交易所交易普通股票看跌期权。而同年由于出现一些期权的经济诈骗,SEC又暂停了新上市期权留待调查研究,直到1980年经过详细的考察,制定更完善的监管体制才取消该暂停。

可以看到,国外在会计准则的实行可能会造成大范围经济影响的问题上是相当的谨慎,并不断地通过实务来试验、查漏、补漏。这一点是值得中国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学习的。

(二)对个体投资者的保护不足

会计准则无法尽善尽美,企业在运用会计准则时永远存在操作空间,这些操作不一定都违法违规,但不同的处理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报告利润。因此对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不仅要看到报告利润,也要看到这些利润是通过什么方式计算出来的,包含了哪些方面,以及这些利润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

在企业上市过程中,会计利润操作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影响有限。因为机构投资者一般有着自己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式,并且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人才。他们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已经将值得关注的重大会计操作的影响考虑在内。

所以真正受到会计利润操作影响较大的,是广大的个人投资者。他们的信息渠道有限,分析的经验和专业程度有限,因此会比机构投资者更加依赖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告,而他们对于财务报告的深度分析能力与机构投资者相比往往非常有限。

以中铁为例,在长达345页的招股说明书中,关于职工福利转回虽然有着明显的解释,但也仅仅只是一小段话。很多缺乏报表分析能力的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决策时注意到这一点。

而在上市公司IPO时,个体投资者由于资金少,比较分散,所以申购时中签率小,能够成功申购到新股的投资者大多是机构投资者,中国股市一般公司IPO后股价普遍高涨,申购新股有着相当大的利益,于是机构投资者明知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有问题但并不张扬,而这些高估的价值,最终被传递给了处于信息地位不对等的广大个体投资者。

由此看来,要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增加公平与透明,首先监管机构必须充分意识到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等地位,针对个人投资者,给出更明确的信息提示,引导他们关注上市公司利润的质量。所以从会计准则改革的角度,对于个体投资者的保护也应该作为将来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值得更加广泛的关注。

(三)上市公司可持续性会计报告的创新

企业公开募股时,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是企业的价值,企业的成长性究竟如何,会计报告是关于企业运营状况最直接的资料,因此也成为募股公司最急于粉饰的地方。

我们在对股票估值的过程中,未来增长率预测是一个重要数据。而在财务报告的利润中,那些创造价值的可持续、可预测的利润则比偶发性的收益有着更高的预测价值。即使是当期收益在报表层面上非常完美的公司,其收益的可持续性也值得作出进一步的考虑。

所以将来在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的披露中,单独对于利润可持续性的证明与解释是非常有价值的,例如要求企业披露其最近5年内的每股收益,甚至单独做出利润质量分析报告,在其中详细说明企业各项重大利润来源,费用减少的可持续性等。这些披露不仅有助于提醒投资者关注企业的长期成长性,也有助于上市公司提高对利润可持续性的重视,降低报表中由于会计操作而导致虚增利润的影响。

(四)以实际案例为导向,以企业经验为出发点,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在中铁争议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会计准则在参考众多专家意见并学习西方会计准则之后,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回顾中国过去的会计准则变革历史,可以看到,准则的变更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由于实施不合理会计准则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1993年至1998年,国家先后颁布了“两则”和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但是在当时这些基本准则较脱离当时的财会实务,对实际工作并没有很大指导意义。

1998年的“琼民源”会计造假事件,在当时我国金融市场引起巨大反响,其后,我国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颁布。接下来的4年,多项具体会计准则先后出台。这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会计变革,其中包括公允价值的引入,资产重组、资产置换等收益确认为当期收益以及“四项准备”的计提等。

2001年的银广夏事件同样是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一枚重量炸弹,2001年开始,《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先后出台,废除公允价值,同时规定各项资产重组、资产置换等收益不得确认为当期收益,计入“资本公积”,计提“八项准备”等。

2006年1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其中除了对原有16个准则进行重大修改外,新增具体准则22个,并规定了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同时在2006年8月1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新会计准则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并且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正式开始实施。

西方的会计学,最初是由企业为了互相交流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民间惯例而并非官方法律规定,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是慢慢从企业的例常做法上升而来。这样的会计发展,扎根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具有高度的实用性。而会计准则在中国的发展,始终走的是“官定”的道路,即由政府规定,然后企业再实施,这样的方式,难免会出现会计准则和企业实际操作的脱节。以2007年的新会计准则为例,新准则对于职工福利转回的影响面估计就出现了偏颇,而导致了2007年众多企业利润虚增的情况。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新准则发布制度。在将来进行准则改革时,可以在颁布会计准则前,更加广泛的发布征求意见稿,获取更多实际意见,尤其是企业的反馈信息,来制定更加完备、更加实用的会计准则。

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工作流程标准中就给出了38页纸的非常规范的制定新准则流程:

第一阶段;制定工作日程。

第二阶段:讨论项目计划。

第三阶段;发布初步讨论稿。初步讨论稿将由SAC(准则咨询委员会),相关组织团体,准则制定者,以及邀请企业经济界人士进行最长120天的讨论研究。

第四阶段: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稿。经过讨论的意见稿将公开发布并征求公众意见,这一阶段应不少于30天,最长120天。收到意见后IASB将举行公开听证会和圆桌会议来讨论相关事项。

第五阶段:发布正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第六阶段:发布后相关事项。

这一系列的措施都保证了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并充分参考了广泛的意见。例如,制定IAS第39号以及IFRS第4号金融担保相关的准则细节时,IASB曾于2004年12月召开了3天的会议讨论相关征求意见稿的反馈信息,经过讨论仍然无法做出决议,在2005年2月又继续召开会议讨论相关问题并对相关准则做出了修改。可见其在制定准则过程中的谨慎态度。

而反观中国的准则制定体系,虽然我们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不断完善准则,也发布了很多的征求意见稿,但是实际成效往往有限。通过制定严格规范的新准则制定程序,更高效率地发布更高质量、透明的会计准则,并接受广泛的意见来修订会计准则。这些都是目前中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缺乏的,值得我们学习。

五、总结

2007年中铁IPO是金融市场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其财务报告争议也是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产生问题的一次集中体现。这次事件反映了新会计准则在首次执行准则的相关规定上的一些缺陷,也提醒我们思考对于新准则的制定,政府要充分考虑其影响面,谨慎做出决策。

在将来的会计准则改革中,我们应更多关注对于个体投资者的保护,并思考上市公司利润的衡量维度,做出更多的创新举措来完善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制度本身的制定要以实际的案例为导向,充分尊重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以使会计准则达到更加实用,更加完备的目标。

当然,会计制度无法解决金融市场上的所有问题,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同样也依赖于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通畅的信息披露渠道等,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坚持创新,我们的市场才能继续不断进步。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铁路上市财务报告纠纷焦点分析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的启示_财务报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