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老龄化角度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与举措论文

基于人口老龄化角度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与举措论文

基于人口老龄化角度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与举措

王楚悦 云南财经大学

摘要: 当今世界,技术革新与经济增长极大程度的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着我国特有的人口红利优势,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全球拥有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财政、社保、公共服务带来新的冲击力,也对科技创新水平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探究其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经济增长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迅速腾飞。与此同时,我国的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应当清醒的意识到,劳动力人数大于非劳动力人数的状况并不会持续下去,伴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劳动力数量相对于非劳动力数量的占比持续下滑,其中老年人口数量占比不断上升,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逐步削弱,于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浮出水面。

2.研究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表示人口问题是仍是我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人口老龄化也通过各种传导机制来实现其对经济的影响。于是,本文在通过对现有的理论与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人口老龄化通过生产、消费、储蓄等途径产生影响,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展开深层次探析,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加可靠的分析,为我国制定合理的人口结构政策提出合理的措施,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1.适龄劳动力数量减少,经济增速放缓

以我国为例,人口老龄化势必会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产生波动,进一步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健康投资来解决老龄化问题,借此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提高社会劳动力生产率水平,增加社会劳动供给率,以此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1]。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2-3]。如果一方面增加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能优化我国的人口结构,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4],确也不能同时化解我国老年劳动力缺失给中青年劳动力的劳动时间造成的“挤出效应”,这同样也会使青壮年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下降[5]

2.劳动生产率水平持续降低,经济增长的质量下降

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群体的智商、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基本上与年龄成反比。显而易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会使得社会发展缺乏足够的适龄的劳动力资源。这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产生致命性的打击,对新兴技术产业也有类似影响,最终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由于老年劳动者身体素质情况与青壮年时期有很大不同,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卫生医疗保健时间。如果仅仅是通过延迟老年劳动者的退休年龄这一办法,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无济于事。同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基本上要求劳动者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与青壮年劳动者相比,老年人学习能力也较差,不能够及时实现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这也会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上世纪末以来开源软件(OSS)发展迅速,极大地影响了软件行业的市场格局,颠覆了一些经典软件工程理论.开源软件项目并没有传统软件工程项目中显式的组织结构和过程安排,也没有传统软件开发团队的过程成熟度等级,但所开发出的软件却可以与传统商业软件相抗衡,这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1,2].

3.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速度放缓

现如今,我国的面临经济发展方式向更好更快方向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加重,招聘青壮年劳动力的难度不断增加。面对近些年产业结构的转型,新兴高科技企业往往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意味着高科技人员需要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这同样表示老年劳动者很大程度会被拒之门外。当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时,这也势必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反过来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不利影响。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较多,从2010年起,我国人口老龄化增长率持续增加,这更是加重了家庭的赡养负担,所以人口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采取推迟退休年龄,当延长工作年限的方法,可以使大量非劳动力变成了劳动力。我国目前的老年人数量较多,采取这个办法后,会使其中一部分老年人口转变为劳动力人口,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我国劳动力数量,而且也减轻了赡养负担,大大减轻了我国养老事业的压力。

三、建议与措施

1.推迟退休年龄,返聘退休人员

首先是人才总量小,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缺乏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其次是先进设备少,缺乏开展各种高精尖医疗技术所必须的设施设备,资金投入不足,建设进度也相对迟缓;再次是管理不够好,促进医疗技术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约束性政策多,激励性措施少;此外,各个维度的管理手段缺乏统筹协调,没有针对技术进步形成聚焦效应,综合施策的管理局面还没有构建起来。

2.针对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制定差别化的退休政策

由于我国脑力劳动者人数远远少于体力劳动者,因此应制定差别化的退休政策。脑力劳动者一般代表着更高的智力水平与专业知识,体力劳动者往往代表更好的身体素质。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对我国产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由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工作性质与工作时间的差别,我认为可以因地制宜的制定有差别的退休政策,以期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要求,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20年达到20%,2030年达到30%。目前,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14.18%。

3.提倡适当提前消费,增加老年人产品市场

从对以往市场的研究结果可知,中年人、老年人前期与老年人后期对经济影响基本上为正值,其中老年人后期对经济的影响最大,但是各年龄段中对消费产生影响最大的是青年时期的人。对于老年人口来说,一旦进入老年后期,一般会有很多身体上的疾病和精神上的病痛,因此保健品、医药支出、保险费用成为其主要消费项目。在我国,老年人产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我们可以通过完善老年人产品市场,以期增加老年人口的消费支出,如拓展教育市场就不仅可以帮助老年人跟进时代发展,而且还能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08(3):27-39.

[2]胡鞍钢,刘生龙,马振国.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J].人口研究,2012(3):14-26.

[3]汪伟.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 ),2017(1):67-96.

[4]严成樑.延迟退休、内生出生率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6(11):28-43.

[5]周祝平,刘海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J].人口研究 ,2016(3):58-70.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8-0015-01

标签:;  ;  ;  ;  

基于人口老龄化角度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与举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